長柄油丹

樟科油丹屬植物

長柄油丹(學名:Alseodaphne petiolaris)喬木,高達20米,胸徑約10厘米。產於南部;生於乾燥疏林或常綠闊葉林中,海拔620—900米。印度、緬甸也有,是樟科油丹屬常綠喬木,高達20米。枝條粗壯,近輪生,淡褐色。頂芽卵珠形。葉寬大,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厚革質。圓錐花序多花,近頂生,多數聚生於枝梢。

介紹


所屬卷:Alseodaphne Nees
所屬科:Lauraceae
中文名:長柄油丹

文獻來源


:Alseodaphne petiolaris(Meissn.)Hook.f.(1886);Gage(1893);Gamble(1912); Brandis(1906);Lace(1912),(1922);Ridley(1924);Liou Ho (1934);Fischer(1938);Kanjilal et al.(1940);Bor(1953);Kosterm.(1973).
Nothaphoebe?petiolaris Meissn.(1864);Persea petiolaris(Meissn.)Debarman(1962).

描述欄位


:喬木,高達20米,胸徑約10厘米。枝條粗壯,近輪生,淡褐色,略具稜角,散布近圓形栓質皮孔,除幼部外幾無毛。頂芽卵珠形,芽鱗緊密,密被褐色微柔毛。葉寬大,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14—26厘米,寬6—15厘米,先端圓形或鈍形,驟然短尖或微缺,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兩側常不相等,厚革質,兩面褐色,但幼時下面呈綠白色,上面光亮,下面晦暗,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側脈每邊約11條,上面略凸起,下面十分顯著,斜伸,末端弧狀網結,橫脈與小脈網結,脈網兩面明顯凸起;葉柄粗壯,長1.5—2.5(5)厘米,腹面具槽,背面圓形,無毛。圓錐花序多花,近頂生,多數聚生於枝梢,長(10)15—30厘米,總梗長6—13厘米,沿序軸尤其是節上被銹色短柔毛,分枝,最下部分枝長達10厘米。花小,長約2.5毫米,花梗長約2毫米,被銹色短柔毛;花被筒寬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片6,圓狀卵圓形,先端鈍,外輪長2毫米,寬1.8毫米,內輪長2.5毫米,寬2毫米,兩面密被銹色微柔毛;能育雄蕊9,第一輪雄蕊長約1.2毫米,花絲極短,被疏柔毛,花藥寬卵圓形,先端鈍,長約0.8毫米,4室,上2室較小,下2室較大,葯室均內向,第二輪雄蕊長2.2毫米,花絲與花藥等長,被疏柔毛,近基部有成對圓狀心形具短柄腺體,花藥橢圓形,先端截平或中央略凹陷,4室,上2室較小,下2室較大,均外側向,退化雄蕊微小;子房卵珠形,長0.8毫米,無毛,向上漸狹成長1.6毫米的花柱,柱頭盾狀,具3圓裂。未熟果長圓狀卵珠形,長2.8毫米,直徑約1.3厘米,先端渾圓,肉質,果梗粗壯,長約5毫米,頂端膨大,直徑達4毫米。花期10—11月,果期12月至翌年4—5月。
分佈及生境:產南部;生於乾燥疏林或常綠闊葉林中,海拔620—900米。印度、緬甸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