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賢書院,全國共有三所,分別是台灣彰化縣員林鎮興賢書院,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鎮興賢街興賢書院,江西省上饒市德興縣興賢書院。
興賢書院
興賢書院,位於台灣彰化員林鎮中正里三民街1號。原名文昌祠,創立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由當時
武東堡、
武西堡、燕霧下堡(今
員林鎮、大村鄉、
埔心鄉、
永靖鄉、
社頭鄉)計程車人合力捐建,為員林地區最早的教育設施。道光三、四年(1823-1824)間,廣東惠州饒平稟生邱海來台,后遷員林,為首位來院講學者,並將所得修金用以重修祠堂、購置學田8甲余,設月課,獎以
膏火。邱卒后,其財產皆捐贈書院。當地鄉紳追思其義行,於
文昌帝君神位旁置“邱海先生靈位碑”以資紀念。光緒七年(1881),地方秀才勸募3000圓,重新整修已逐漸頹傾的
屋宇。1924年侵台日本當局強行割借院產地約二甲作公園(即今之
員林公園)時,
張清華、賴咸熙等為抵制其禁止教學漢文,意圖消滅中國之文化,乃聘請黃溥造在書院堅持講授漢文。1999年因受到921地震災害,興賢書院倒塌過半,並經“內政部”災后統計判定為“
全毀”。次年由泰南營造公司
承包動工,並將早年的員林公園設施拆除,於2005年底完工,所見的興賢書院是經過完全重建的建築。
興賢書院[台灣彰化縣員林鎮書院]
新建完成的興賢書院,盡量保持原先的風貌,建築物坐北朝南偏東十五度,整體空間配置為三合院式的對稱 組合形態,采兩進建築格局。在主軸中心在線中間為三開間的正殿,其次為獨立的
後堂,現存規模七開間,在主軸兩側為對稱的齋舍,皆為三段七開間的平面格局,在圍牆入口有惜字亭一座。正殿內有點
金柱雀替的四隻
鰲魚,而牆上有四維及忠孝節義等美德典故的彩繪。正殿內神龕奉祀著文昌帝君,左護法
諸葛孔明、右護法
趙子龍,各執著祝福文辭。文昌帝君與
關聖帝君、朱衣神君、
孚佑帝君、
魁斗星君合稱
五文昌。後殿的“
聖賢堂”,奉祀著至聖先師及制字先師倉頡聖人、經始先師邱海香座。左廂房辦公室和會議室,右廂房提供藝文展覽及教學活動。興賢書院雖然完全重建,有些過去建築物所留下的文物,依然出現在新的建築中。如龍陛石的石階登上佾台,四蝠拱衛的匾額,
三川門的柱聯、方形門印和多幅彩繪;正殿內神龕的對聯,是
大正十四年(1925)山長
黃溥造先生撰句書寫的;“瑞光聯斗”是大正十四年(1925)林天爵先生書寫的古匾;殿內布置著“
孔子問禮”、“
關公明義”、“大禹尚廉”、“句踐知恥”,及忠、孝、節、義等彩繪;三門的門楣上有方形門印,左門是“科甲聯登”,右門是“福祿壽全”;又有“
楊震辭金”(廉)、“北海牧羊”(節)的彩繪。為台閩地區三級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