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我們仨的結果 展開
我們仨
楊絳創作散文集
《我們仨》是當代作家楊絳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03年7月。
該書講述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作品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第一部 | 我們倆老了 |
第二部 | 我們仨走散了 |
(一)走上古驛道 | |
(二)古驛道上相聚 | |
(三)古驛道上相失 | |
第三部 |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
附錄一 | |
附錄二 | |
附錄三 |
錢鍾書一家合影
1998年,楊絳的丈夫錢鍾書逝世。一生的伴侶、女兒相繼離去,楊絳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味。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家庭63年的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楊絳:出身世家,善良溫柔、寬容敦厚。自幼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使得楊絳在自己家庭文化構建過程中,成為丈夫的賢內助。丈夫獲獎學金遠赴重洋留學,她也中斷了清華的學業,陪丈夫遊學。學習之餘的楊絳幾乎攬下了生活的一切雜事,做飯制衣,租房置家,在家庭雜事之餘更跑去錢鍾書就讀的學校去旁聽。作為一個妻子,一位母親,她為丈夫和孩子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付出了所有的愛。楊絳在醫院生產期間,“拙手拙腳”的鍾書一個人在家總是做了壞事,但她依舊會說“不要緊”。
錢瑗(乳名圓圓,原名錢健汝):她思維靈活,視野開闊,為人也非常較真,注重格物致知。女兒圓圓一向孝順父母,對父母百般體貼。圓圓也肯委屈,能忍耐。小時候,圓圓十分乖巧、聽話。長大了,她會照顧、陪伴父母,會像“媽媽”一樣管著母親,她始終是父母的安慰和驕傲。
錢鍾書:在家人心目中,他是家裡最需要照顧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細膩的,他對待妻子和女兒是溫存體貼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妻子一起學做菜,一起去“探險”——在散步中尋找生活的樂趣。他與妻子、女兒一起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他是女兒最好的“哥們”。他深愛著妻子,兩人不在一處生活時,他給妻子寫信很勤,還特地為她記下詳細日記。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版本備註 |
---|---|---|
2003年7月 | 三聯書店 | 第一版 |
2009年9月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楊絳文集系列 |
2012年7月 | 三聯書店 | 噹噹定製精裝版 |
2012年9月 | 第二版 | |
2013年5月 | 中國盲文出版社 | 大字版 |
2014年2月 | 三聯書店 | 三聯文庫系列 |
2015年4月 | 精裝版 | |
2018年6月 | 第三版 |
作品主題
《我們仨》自始至終彰顯著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識分子人文情懷:一是摯愛親情的濃墨抒發;二是愛國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識分子人格精神的寧和凸現。作品用樸實的語言和生活化的態度,向讀者講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灣。該書從女性視角出發,以平實而細膩的語言,揭示了一個善良美好的家庭世界,深刻地表達出作者對親人的深深不舍。作者在作品結尾所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寓所與驛站,古驛道和醫院,虛虛實實,相互交錯。而虛實交錯中,更使讀者親歷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藝術特色
一、虛實相生
錢鍾書一家合影
此外,作者在書中運用現代派手法以求意識流動的自由和主觀感受的真實,但情感的表法依然是節制含蓄的。楊絳通過情景交融營造夢境的邈遠迷離,分載過於深重的死別的悲情,把豐富複雜的情感寓於景中,通過意象比喻、象徵、暗示,盡顯古典文化的韻味。夢開始,楊絳虛構了客棧、小船和古棧道,對應於現實中的家、醫院和兩地間的路途。煙霧迷濛,楊柳成行,雜樹叢生,野草滋蔓,蒼松翠柏的場景描寫暗示通向死亡的荒涼、迷離,是作者內心傷感悲涼之情的外射和物化。
二、象徵手法
錢鍾書一家合影
古驛道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意象。在虛寫死亡的部分中走上古驛道、古驛道上相聚、古驛道上失散,楊絳與錢鍾書以及錢瑗的一切聚散都在古驛道上演繹。古驛道不僅僅如同古書中象徵著離愁別緒,更是象徵著人生旅程的結束。這一段古驛道是人生的必經旅途,不可逃避。在這古驛道上,楊絳將錢鍾書送了一程又一程,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船遠去。即便是自己如何想變成山上的石頭守望著已經看不見的小船也不可得。最終只變成了一片黃葉,風一吹,就從亂石間飄落下去,落在三里河的家裡。古驛道上的一切都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該離開的最終會離開,該留下的最終會留下。
三、古典意味
《我們仨》含有濃郁的古典意味,一是淡泊功利的人格精神,表現於“我們仨”對家的相聚相守以及酷愛讀書勤奮治學,這三者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推動他們走向高遠超凡的境界。二是平和樸素的語言風格,平和即和諧、中和,楊絳最善於把各種對立的因素和諧的統一起來,達到恰到好處的理想狀態。三是和哀而不傷的抒情筆調,通過情景交融古典手法,分載過於深重的死別的悲情,把豐富複雜的情感寓於景中,通過意象比喻、象徵、暗示、盡顯古典文化的韻味。
第二部分以“夢”的形式表現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歷。寫夢是我國古代悼亡詩常用的形式,以此描寫幻境,抒發真情。楊絳用此手法,從心理上看,女兒和丈夫先後病重去世,情感深受刺激,恍如夢中,亦幻亦真。心理學認為,情感到了極至,無論悲喜都會幻以為夢。從創作上看,以夢入書並結構全文,易於情感的自由流動和主觀真實感受的表達。可以達到多層次和自然流動的狀態。同時,以藝術手法敘述描繪,緩解自然情感的強度,可使其升華為“詩的感情”。
從全文看,楊絳散文平和的風格更體現為緩急有致、悲喜相濟的結構。解放后,諸多政治運動給知識分子許多壓抑和苦悶,每寫至此,便會轉寫一段趣事,以緩激憤之情。寫鍾書病重,語速急速迫促,轉寫普通人家的溫情,緩緩道來,語調溫柔平靜。緩疾交錯,悲喜相濟,最終達到“和”。其實現實生活中並無單純的快樂和苦惱,兩者總是雜糅在一塊,中和一體。楊絳以平和之心去認識生活和采頡生活的時候,自然切中了生活的自然規律,也切中了“以和為貴”的古典思想。
《我們仨》共推出普通本、珍藏版、圖書館文庫本以及小精裝本四個版本,至2016年銷量已經超過100多萬冊,而楊絳先生將這筆不菲的收入全部捐出。
人民網:讀過《我們仨》的人,當忘不了裡面漫長得揪心的夢,“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她內心綻出的血泡像一隻又一隻“飽含著熱淚的眼睛”。
《法制晚報》:這本書由楊絳回憶她和錢鍾書、女兒錢瑗一家三口,溫暖動人,文筆哀而不傷。
中國青年網:作品講述了“我們仨”共同走過的一段悲愴而溫暖的旅程,和一個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
騰訊文化:《我們仨》寫盡了她對丈夫和女兒最深切綿長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