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盜狗的結果 展開

盜狗

詞語

《盜狗》(dào gǒu)[典源]《三國志·魏書·曹爽傳》,本比喻偷吃東西的狗,后常用為貶義,指稱貪鄙之人。

目錄

正文


[典源]《三國志·魏書·曹爽傳》:“於是收爽、羲、訓、晏、謐、軌、勝、范、當等,皆伏誅,夷三族。”裴松之注引《魏略》:“初,斐(丁斐,丁謐之父)隨太祖,太祖以斐鄉里,特饒愛之。……建安末,從太祖征吳。斐隨行,自以家牛嬴困,乃私易官牛,為人所白(告發),被收送獄,奪官。其後太祖問斐曰:‘文侯,印緩所在?’斐亦知見戲,對曰:‘以易餅耳。’太祖笑,顧謂左右曰:‘東曹毛櫞數白此家,欲令我重治,我非不知此人不清,良有以也。我之在斐,譬如人家有盜狗而善捕鼠,盜雖有小損,而完我囊貯。’遂復斐官,聽用如初。”
[釋義]東漢末,丁斐跟隨曹操征東吳,因私換官牛被告發入獄。曹操知其既貪得財貨,又能防盜守業;雖有小損,卻得大益,故為他復職。
[謂喻]“盜狗”,本比喻偷吃東西的狗,后常用為貶義,指稱貪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