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師樓
歷史遺跡
會師樓位於甘肅省會寧縣城西,即原城門樓“西津門”。1936年10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會師,1958年,會寧縣人民政府為紀念紅軍會寧會師,將此樓改為會師樓,”西津門”更名為”會師門”,並多次維修加固。
會師樓
會師樓
會師塔
會師塔
會師樓及古城牆,始建於明代洪武六年(1373)。1936年10月2日凌晨,紅一方面軍15軍團直屬騎兵團在團長韋傑、政委夏雲飛帶領下,打進“西津門”,攻克會寧城,打響了紅軍三大主力會寧大會師的第一槍。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勝利會師;
1952年,會寧縣人民政府將“西津門”更名為紅軍“會師門”,命名城樓為“會師樓”;
1962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改“西津門”為“會師門”,城門樓為“會師樓”,並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會師樓及古城牆原為會寧古城西城門,也稱西津門。為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會師樓為歇山頂樓閣建築,城樓由二層樓亭組成,為磚木結構,面寬三間,南北開門,下層為革命文物陳列室。樓高7米,木樓飛樓重檐,龍脊獸瓦,飛檐翹角;城牆及城門保存完好,城牆高10米,南北兩側城牆均用青磚包面。城牆兩端各向下延伸30米,南面磚砌階梯可登城牆。城門為拱卷頂,高7.5米,城門洞深6.4米,口闊4米,拱高5米,南北兩側城牆均青磚包面,南側長30米,北側長45.8米,基寬6.4米,高8米,頂寬3米,有女牆,高1.3米。
1986年、2006年兩次維修,現存建築是在原址上依原貌維修的;
會師樓被評為“大國印記:1949-2009中國60大地標”之一;
會師門被譽為“中華第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