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君山

護君山

說起護君山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山下有泉,狀如馬蹄,直徑10餘米,深不可測,傳說為劉秀所騎白馬奮蹄刨出,故名白馬泉。唐代,山上建有護君廟,因漢光武帝劉秀征戰時身著白衣、騎白馬,故又改名為“白衣寺”。

正文


護君山處於西王莊鄉西王莊南村2公里,海拔約130米。
驅車順著棗台公路南行不遠,在公路東側便可見一處低矮的山丘,這便是被稱為“魯南神山”的護君山。說起護君山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被篡權的王莽追殺至護君山中,這時沒有了退路的劉秀軍隊兵困馬乏,走投無路。山上棗樹眾多且針頭彎曲,睏乏的劉秀被掛住衣袍,無法走動,劉秀惱怒之下脫口而出:“樹針張直多好啊!”,說來也怪,棗樹針立刻由曲變直。劉秀帶著兵馬踉蹌逃到位於山上西南方的一座破廟,這時聽見追兵就在身後,劉秀手下建議到破廟裡躲避追殺,無路可逃的劉秀兵馬剛躲進廟裡,只見一隻大蜘蛛開始在廟門口織了一個大網,把廟門封的嚴嚴的,好像已經有多年沒有人進過廟了。王莽的追兵趕到廟后開始到處搜,也沒有搜到,王莽要手下搜廟,手下看到廟門蜘蛛網完好無損,斷定劉秀不會躲在廟中,王莽便要求手下快速下山追趕,待追兵遠去后,躲過一劫的劉秀出廟便跪謝蜘蛛營救。此山也因此而得名“護君山”。

傳說


地處西王莊村南2公里處,海拔僅有130.7米,松柏周蔭,果樹遍野,風景尤佳,又因傳說中的劉秀避難處,更增添傳奇色彩。山下有泉,狀如馬蹄,直徑10餘米,深不可測,傳說為劉秀所騎白馬奮蹄刨出,故名白馬泉。唐代,山上建有護君廟,因漢光武帝劉秀征戰時身著白衣、騎白馬,故又改名為“白衣寺”。明代,楊樓村舉人楊起鳳在白衣寺旁建起詠珠樓、文昌閣、大土閣,“一時選勝者多往游焉”。清代,嶧縣詩人雷亨坤、李公門等常來此遊歷,並留下詩詞數首。抗戰期間,嶧縣僧官褚本和主管白衣寺,寺內殿、閣、樓、廳增至30餘間,廟田200畝,成為縣內較大寺院。
護君山地勢南高北低,落差較大,植被茂密,清泉眾多,有的從岩石縫中滲出,積少成泉,形成滴水泉;有的順著石頭的紋路從山下草地湧出,形成一汪清泉。在眾多泉中有名的就屬“白馬泉”了,白馬泉的名字也與劉秀有關,相傳躲過一劫的劉秀兵馬又飢又渴,策馬來到西南山邊,白馬見狀,奮蹄刨向地下,一股清泉汩汩而出,又救了他一命,因此得名“白馬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