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翠洲

點翠洲

點翠洲位於平湖的西南,是平湖最大的一個洲渚。這個綠色的寶島,被碧波蕩漾的平湖包圍著,並由一條美麗的彩帶——九曲橋將它與孤山連接起來。從宋代開始,點翠洲就是西湖有名的洲島了。點翠洲內紅牆綠瓦,綠樹成蔭,就好像西湖裡的一塊翠玉

簡介


跨進古色古香的拱門,穿過假山和花草簇擁的小道,便來到了九曲橋頭。橋身共有九曲,似蛟龍貼水,遊人走在橋上,如同在湖面遨遊。橋上,還建有兩個格調雅緻的涼亭,讓遊人歇腳小憩。點翠洲在宋代已有名,陳偁首先在這裡築孤嶼亭。明代嘉靖年間改為點翠亭,後幾經興衰。1913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惠州“馬鞍之役”的死難烈士,在洲上建了留丹亭(又稱烈士亭)。“留丹亭”正門有對聯一幅:“殿閣生微涼,呼吸湖光飲山綠;天地有正氣,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後人集東坡、文山的詩句而成。亭的正門右前方,豎著一方石碑,碑刻我國已故領導人廖承志副委員長(惠州人)在1984年瀏覽西湖點翠洲留丹亭的題詞。

景色


點翠洲
點翠洲
亭的瓦、牆、廊、柱,具有濃厚的民族古建築特點,顯得莊重典雅。洲中樹木蒼翠茂盛,遠望整個洲只露出亭的屋脊,可謂名副其實的“綠洲”。
在留丹亭的東北面,有一道亭廊立在湖面上,與留丹亭相對。從點翠洲通過石拱橋,便到枇杷洲。枇杷洲上古樹蒼翠,花草蔥蘢。亭館紅牆綠瓦,朱紅圓柱,四面碧波蕩漾,人稱“留丹點翠”。可以說,“留丹點翠”這個景點是將惠州的革命歷史展現在遊人面前。這裡不僅有自然景觀還有人文景觀,它與今天的九曲橋、偃龍橋、“芳華秋艷”連成一體,成為西湖景點最集中、人文內涵最豐富的景區。

記載


明代才女孔少娥在《點翠洲詩》中曰“西湖西子兩相儔,湖面偏宜點翠洲,一段芳華描不就,月灣婉轉似眉頭”,是西湖島景一勝。宋時,惠州太守陳稱在島上築孤嶼亭,明嘉靖年間改點翠亭,後幾經興廢。辛亥革命后,為紀念“通情馬鞍之役”犧牲的烈士,改建為“留丹亭”。後人集東坡、文山句聯曰:“殿閣生微涼,呼吸湖光飲山淥;天地有正氣,留取丹心照汗青。”1924年,浚湖積土於亭西,增築琵琶洲,洲上建有琵琶亭。由於洲渚古樹蒼翠,亭館紅牆綠瓦,朱紅圓柱,挺拔屹立,四面碧波千頃,人稱“留丹點翠”。現在亭榭增輝,綠樹成蔭,還有九曲回橋相渡,風景更加幽靜宜人。宋治平三年(1066年),惠州太守陳偁開始有計劃地經營西湖。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時陳經等十五位烈士建“留丹亭”。陳經為當時惠州中學高材生,讀書時好游點翠洲,常留連忘返,在學時參加同盟會,在孫中山先生領導下開展革命活動,曾在惠州響應三月二十九日起義,后參加惠州“光復之役”,在馬安被擒不屈就義,惠人哀之而築此亭,后又改建為閣。

相關


網友視點:英雄美景相搭配
今日惠州網”網友“平安幸福”認為,點翠洲可以說是西湖裡最美的景點之一,如畫廊般的九曲橋引你入綠樹蒼翠的島內,引你去看紀念辛亥革命烈士的“留丹亭”,引你去看千奇百怪的榕樹秋楓木棉紫荊,想必陳經也是貪戀這些“美色”吧。英雄不問熱血何所出,風骨卻因故土有所留。不知這位擲筆從戎的書生,在就義之際可有憶起在此流連的時光?“殿閣生微涼,呼吸湖光飲山綠;天地有正氣,留取丹青照汗青。”恐怕,他是最懂得這副楹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