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術才

山東大學副校長

李術才,男,1965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李術才是山東大學岩土與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理事長。

個人履歷


李術才,男,1965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1996年獲中科院武漢岩土所岩土工程博士學位並留武漢岩土所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施工過程知識創新小組組長和中科院武漢岩土所“岩土力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和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1年調入山東大學工作,任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院長,岩土與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獲得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的中青年專家。主要從事斷續節理岩體力學特性和錨固機理及不良地質超前預報研究,承擔了包括國家863項目、973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及海外青年合作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0餘項,企業委託國家重大工程項目20多項。
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領域


學科專業:岩土工程、工程力學
研究方向及內容:
地質災害超前預報與治理
海底隧道最小頂板厚度研究
斷續節理岩體力學特性及加固機理

承擔項目


承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港澳青年合作基金1項。完成了小浪底、三峽、溪洛渡、龍灘、琅琊山、錦屏、廈門海 底隧道、滬蓉西高速公路分岔隧道、淮南煤礦等國家重大工程科研項目30多項。目前承擔國家863計劃“隧道施工期大涌水等地質災害超前實時預報系統裝備”1項、973計劃“突水前兆信息演化規律及實時監測理論”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岩石及裂隙岩體本構關係及計算技術”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壓大流量岩溶裂隙水與不良地質情況超前預報和治理”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企事業委託項目20餘項,在研科研經費1000餘萬。

學術成果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21篇,EI收錄122篇,出版專著3部,獲得專利6項。

個人榮譽


2020年5月30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狀獲獎者。

學術兼職


1、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
2、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3、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編委
4、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TUST)編委
5、岩土力學編委
6、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編委
7、山東大學學報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