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靜秋的結果 展開

張靜秋

民國教育家

張靜秋女士(1908~1991)清光緒34年1月17日生於江蘇省銅山縣。父親張岐鳳,字文修(1863—1910),曾任張集楊窪村的圩董,47歲早逝。靜秋兄姐五人:大姐仁甫、二姐仁榮、哥哥仁序(號雁秋)、三姐仁合、靜秋最小。父親去逝時僅兩歲,靠其母高太夫人養育長大;又靠其兄仁序栽培上學。

學生時代


民國15~18年(1926~1929)在徐州上中學,就讀於江蘇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受到進步教師吳亞魯(中共黨員)等人愛國思想的熏陶。民國18年(1929)考入北平女子師範大學教育系,英語專業。民國22年(1933)5月畢業;成績優異,獲學士學位。
張靜秋在上大學時其兄張仁序(雁秋)正在黑龍江省工作(1927~1932),並曾任張學良部萬福麟軍部秘書、省府高等法院書記官、科員及東興、通河、木蘭三任縣長。由他供給四妹上大學。他去北平辦事或經過都要去女師大看望靜秋。靜秋的許多同學,特別是徐州籍的三位同學(後來和他一道創辦徐州立達女中的丁少蘭、卜惠蓂、尹耕琴)都如同親姐妹,官稱張仁序為“老大哥”, 因為張仁序作風正派、清政廉明。東北人稱張仁序為“窮黨”即“老毛子”,共產黨。為此,這些同學常常支助靜秋生活。

教學貢獻


張靜秋上大學時正值“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妄圖全面侵佔中國。她看到國家落後挨打,特別是婦女沒有地位。認為是中國教育落後所致,應該堅持“教育救國”思想。畢業后回到徐州即與徐州籍同學丁少蘭、卜惠蓂、尹耕琴等人創辦了“徐州私立立達女子中學”(四女士遂被徐州人贊為“四女傑”)。立達女中之命名,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之意。該校董事會董事長王公玙(丁少蘭之丈夫,時任銅山縣縣長);董事:張仁序、尹聘三、尚雲亭等,皆為徐州知名人士。當時私立中學需有3萬元基金方准立案。卜惠蓂捐田130畝,張仁序贈《萬有文庫》及《二十四史》等全套書籍,加上其他人的捐助……共折款3萬元,學校始得創辦。丁少蘭任校長,張靜秋任訓育主任。師資不足,四人親自任教,不拿薪水,並與學生同吃一月4元的伙食。地方名儒韓席籌、王肯堂等為他們所感動,亦來校任教或兼課。
學校初辦時租用石牌坊街三女師舊址,後由隴海鐵路局捐助,在徐州西郊獨立建設校園。共佔地42畝(校內12畝、校外30畝)——即今徐州立達路部隊干休所院址。院內建造教學、宿舍樓各一幢;兩樓上層有天橋相通。南邊有一條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橋,河岸柳樹成蔭。校園外全是菜園地,向南開了一條小路——“立達路”。如今的“立達路”、“立達小區”、“立達小商品市場”皆因“立達女中”而得名。“七七事變”抗戰爆發,民國27年(1938)學校被迫停辦。
當年1月,張靜秋帶領全家逃難至廣西桂林,任桂林女中教員。1940年轉至重慶,在沙坪壩重慶女子職業學校任教員。1942~1943年,在重慶嘉陵江東岸的柏溪村台灣中央大學任教。1944年在北碚與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結婚;在史地輿貢學社任職。
抗日戰爭勝利后,受江蘇省教育廳委託回徐州恢復“江蘇省立徐州女子師範學校”(校址:彭城路北頭,後為市政府機關北院),任校長。民國36年(1947)立達女中在原址復校,由卜惠蓂任校長。張靜秋仍對立達女中從師資、教學等多方面給以大力支持。
民國37年(1948)因家務繁重,為支持顧頡剛先生的歷史教學和研究而辭職,住蘇州、上海。1954年顧先生調至北京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她隨家遷至北京。
顧先生多年來患有高血壓、失眠症,每天都得服藥,靜秋對他照顧無微不至。在北京30餘年相夫教子,精心照料丈夫的生活和工作,撫養和教育四個子女的成長,以使他(她)們都能為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她在上世紀50年代參加中國民主促進會,在北京分會工作。
張靜秋在青少年時曾受張仁序的栽培和影響。她在北平女子師範大學讀書時,看到哥哥做官多年兩袖清風,廉潔奉公,更激發自己努力學習,嚴於律己,在教學中誨人不倦。她在抗戰最困難時期支持家庭生活
張靜秋顧頡剛夫妻
張靜秋顧頡剛夫妻
,帶領甥、侄逃難至四川重慶,並盡到教養之責。靜秋老母在去重慶途中,因患白內障一目失明;再返回家鄉時,又一目失明。她協助兄嫂孝順慈母,直至在蘇州老母82歲送終,她的孝心受到鄉親們的好評。
張靜秋熱愛祖國,酷愛教育事業,是優秀的女教育工作者。她愛護青年,在抗戰時期儘力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宣唱抗日救亡的歌曲。她教學生唱的“流亡三部曲”和“黃水謠”情感動人。在她的學生中培養了不少愛國志士和教育界及社會各界建設國家的骨幹力量,革命烈士潘琰就是徐州立達女中的學生。徐女師的畢業生中如王振華、張松溪、朱石鱗等,都成為徐州各中學的優秀教師和領導。她在徐女師任內曾掩護在校內從事地下工作的兩名共產黨員脫險。

晚年生活


顧頡剛張靜秋夫婦及其子女
顧頡剛張靜秋夫婦及其子女
張靜秋堪稱賢妻良母,為了支持丈夫顧頡剛先生的事業,她在1948年毅然辭去徐女師的校長職務,犧牲了個人的事業,成全了顧先生的教學和歷史研究事業。毛主席、周總理請顧先生負責校點《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從1971年開始《二十四史》的“總其成”工作,至1979年即告出版完成。顧先生能在78~86歲高齡中,順利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為祖國歷史學做出重要貢獻,是與夫人張靜秋的全力支持和犧牲分不開的。
1980年顧先生去世后,張靜秋及子女遵照顧先生的遺囑,將顧先生的遺體捐獻給北京協和醫學院做醫學研究之用。1981年又將家中藏書6萬冊,全部贈送給中國社會科學院,對人民做出無私的貢獻,並擔任顧頡剛先生遺著整理小組顧問。
張靜秋女士於1991年2月12日在北京病故,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