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竹鄉

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轄鄉

濂竹鄉位於遂昌縣城東部,駐地距縣城約24公里。東和北與武義縣交界,南與松陽縣毗鄰,西北與雲峰鎮相靠,鄉人民政府駐村治嶺頭村,海拔535米。全鄉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363畝,林地面積72798畝,茶園面積723畝,果園面積716畝。礦藏資源豐富,華峰尖南麓為遂昌金礦礦區,金銀品位高,被譽為“江南第一礦”,黃岩坑(古地名)有銀礦洞遺址,長151米,深138米,空間7至8萬立方米,對研究我國古代採礦技術和工藝水平有一定價值。

全鄉轄行政村13個,自然村18個,生產隊71人,總人口1914人(2017年)。

歷史沿革


濂竹鄉 2張
濂竹鄉
1949年解放初沿用崇聖鄉名,屬蕉川區。1950年崇聖鄉分為長濂、大竹兩鄉,劃歸城關區。1952年建設分區,兩鄉改屬社後區。1956年社後區撤銷,長濂鄉的庄山劃歸三川鄉;長濂、毛田、岩里、劉塢劃歸雲峰鄉;經省人委批准將梧桐口、龍下、大嶺腳劃歸松陽縣;長濂、大竹兩鄉合併稱濂竹鄉,縣直屬。1958年葉家田、千義坑(原屬松陽縣)兩生產隊划入,稱曙光公社濂竹管理區,1959年稱城關公社濂竹管理區。1961年改屬社后公社,同年社后公社撤銷,濂竹管理區改稱濂竹公社,屬城關區。1983年10月政社分開,改稱濂竹鄉,屬城關區。

行政區劃

所轄行政村是:
序號名稱
1治嶺頭村
2千義坑村
3葉家田村
4劉坑村
5安門村
6瓦窯崗村
7橫坑村
8小岱村
9黃玄村
10大竹村
11龍岩頭村
12蘇旺村
13柘坑村

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濂竹鄉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自1984年以來,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以上,在校學生鞏固率達99%以上,全鄉已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近幾年,學校布局進行了調整,到2004年,全鄉只保留一所中心小學,在校生共184人,教職工1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鞏固率達到100%。2003年,該鄉全面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參保率達85%。隨著社會的發展,該鄉人民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人均收入逐年攀升。1980年85元,1988年人均收入354元,1995年為1206元,2004年人均收入達到2561元。家用電器如彩電、洗衣機、冰箱等正逐漸普及;住房條件逐步改善,由泥瓦房逐步變為小洋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水泥路代替了爛泥路。濂竹鄉人民的生活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正逐步向小康水平邁進。
瓦窯崗偶劇團由瓦窯崗鄭根成出資建團,由5、6人組團,木偶劇採用線索提位演變動作、表情,自演自唱,唱腔採用婺劇曲調,也有松陽高腔,曲調分徽戲、亂彈。

旅遊

黃岩坑古礦址
在濂竹鄉治嶺頭村附近,今遂昌金礦礦區內,1966年發現古礦洞,1978年實測,礦床類型屬金銀低硫物石英單位,礦石為金銀共生體,礦洞長150米,垂直深度137米,計5個開採段,被采空間7—8萬立方米,此礦即《宋史》所
岱古松樹長廊
在濂竹鄉小岱村口,沿石階而下有百米左右的古松樹群,約有177棵,高大參天,此路是以前治嶺頭到小岱的必經之路,前人為了遮陽辟日而種,已成了濂竹鄉的一道風景線。

經濟


2011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可達3160萬元,比2006年2428萬元增長20%,年均增長4%。其中,工業總產值達1000萬元;農業總產值達2160萬元,比2006年增長52%,年均增長10.4%;農民人均收入達7322元,比2006年增長105%。
(一)致力增收,全鄉經濟建設穩步發展
1、農業結構調整日趨合理。2006——2011年,我們努力加快產業調優步伐,做足生態特色產業文章,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寬農民持續增收渠道,全鄉經濟保持了較強勁發展勢頭。一是努力確保糧食總產穩定。認真落實農田保障要求和種糧直補扶農政策,確保了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每年達到4000畝以上,年均產量達2000噸左右。二是大力發展山地蔬菜產業。充分發揮我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積極引導廣大農戶發展山地蔬菜產業,及時為農戶提供技術、信息、市場拓寬等服務,解決生產和銷售方面出現的問題,實現了以四季豆、甜玉米為主的山地蔬菜種植面積達2000餘畝,實現總產值825萬元,人均產值達2000元左右,成為農民持續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三是培育多元化增收產業基地。依據本鄉的地理環境優勢和農戶意願,堅持“山地蔬菜、毛竹茶葉、乾果種植、生態養殖”齊頭並進格局,著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元化農產業基地,有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經過五年的努力,全鄉發展吊瓜種植基地500餘畝,金銀花種植基地200餘畝;發展了以葉家田為龍頭20餘個黑番茄種植大棚,種植面積達30餘畝;進一步擴大名優茶種植規模,全鄉發展茶園面積780餘畝,新發展毛竹基地2000餘畝;積極引導農戶發展生態豬、生態牛、土雞、山羊等家畜養殖。同時,大力推進來料加工業發展,舉辦來料加工技能培訓班,精心培養來料加工經紀人,發展形成了300餘人來料加工隊伍,來料加工費發放突破了年收入200萬元。
2、休閑旅遊產業發展初具規模。2006——2011年,我們有效藉助全縣休閑旅遊名城建設的有利契機,帶動了一部分農戶由一產向三產發展轉移,拓寬農戶增收的空間和渠道。積極協助遂昌金礦做好礦山公園二期工程的土地徵用工作,藉助金礦黃金旅遊的輻射,著力挖崛“古樹、古墓、古倉、古俗”組成的“四古”文化資源,並於2009年9月29日成功舉辦了“小岱生態文化節”。加大小岱古松長廊和全鄉境內古木資源的保護力度,並將每年的9月29日確定為“古樹保護日”。同時,進一步引導廣大農戶綠化造林,五年完成造林面積1670餘畝,幼林中林撫育面積4200餘畝,全面實行木材限額採伐,落實了41860餘畝生態公益林保護,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憑藉文化資源、古木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爭取報刊、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對濂竹特色休閑旅遊資源進行廣泛宣傳,不斷提高濂竹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並以此為契機著力推進農家樂產業的發展,全鄉發展農家樂10餘家,從業人員40餘人。全面落實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惠民工程建設。一是村莊整治工程建設得到大力推進。爭取資金210餘萬元,完成了原13個行政村村莊整治啟動村項目和原8個行政村提升村項目的建設,通過改欄改廁、路燈安裝和村莊道路硬化,進一步改變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生活環境。二是全面加強水利建設工程,有效提高小流域防洪抗災能力和良田防汛抗旱能力;積極爭取上級水利部門的幫助和支持,完成了覆蓋全鄉9個行政村的山區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審批、招投標、前期政策處理等各項工作,確保了總投資612.3萬元的山區中低產田改造項目,於2011年10月份開工實施,該項目實施后將極大改善廣大農戶的農業生產條件。三是紮實推進千萬農民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完成了全鄉原13個行政村飲用水的工程建設,切實解決了農民用水困難的問題。同時,投資23萬元完成鄉所在地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生產和生活用水污染環境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四是積極爭取宅基地整理和旱地開發的項目實施。結合本鄉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推進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投資60餘萬元完成了18餘畝的宅基地整理(礦山復墾)項目建設,投資220餘萬元完成了370餘畝旱地整理項目建設,完成了葉家田旱地整理項目的申報立項工作和路基配套工程建設,為下步項目實施奠定了基礎。五是殯葬改革工作有序推進,完成了原12個行政村生態公墓建設,啟動了小岱自然村公墓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