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絲
珠寶製造技術工藝
累絲(Filigree)工藝是有記錄可查的最早的珠寶製造技術工藝之一。又名“花作”或“花紋”,為金屬工藝中最精巧者。它是將金銀拉成絲,然後將其編成辮股或各種網狀組織,再焊接於器物之上,謂之累絲。立體的累絲作品製作最難,須事先經“堆灰”的手續。
累絲名稱來歷
金累絲首飾——發簪
累絲簡介;
所謂“堆灰”,即把炭研成細末,用白芨草泡製的粘液調和作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獸等所要製作的物象,然後再在上面進行累絲,用焊葯焊連,之後置於火中把裡面的炭模燒毀,即成立體中空剔透玲瓏的精美藝術品。
明。口徑6.5—7.5厘米,重146.25克。冠由圈、蓋、檐和舌四部分組成。圈為一帶狀小金片構成的鏤空環,平面呈橢圓形。圈上覆置形和半橢圓形的蓋,蓋外中線飾寶石九顆。其下各有一小孔。孔內各插金簪一枚。簪柄壓印“銀作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月造金五錢”字樣。寶石前後兩邊各有橫筋一條,縱筋九條分別穿過橫筋,使冠蓋向上拱起。檐與舌均鑲嵌寶石。其製作特點,全用金葉剪成長約4毫米,寬約1毫米的小段繞成“四”形,然後逐個焊接成行,再按所需要大小和輪廓焊接成片,作為冠的部件,最後以繩形金絲焊於表面。製作精工,綺麗壯觀,為當時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1985年江西南城明益庄王朱厚燁墓出土。現藏江西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