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常超的結果 展開

常超

清華大學博士、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得者

常超,1983年4月出生於山西省太原市。國防科技創新特區太赫茲生物學主題首席科學家、太赫茲主題專家。發表SCI論文44篇,其中2篇PRL、7篇APL。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項獲2017 IEEE NPSS Early Achievement Award,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授予。獲2016年度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1)、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人物生平


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2011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2013年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完成博士后工作。現任軍科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前沿交叉中心副主任兼太赫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天津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特聘教授。主要從事高功率微波等離子體、太赫茲生物學研究,是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曾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有關成果


周期性表面和諧振磁場抑制電子倍增、提高HPM窗擊穿閾值的方法和技術。
高功率微波(HPM)在科研、民用和國防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HPM源須工作在真空狀態,輸出窗用於隔離內部真空和外界大氣並輻射微波。HPM產生幾十億瓦峰值功率的微波傳輸至輸出窗時,微波強場在窗真空側觸發電子倍增和等離子體雪崩,微波被吸收和反射、傳輸終止,窗材料擊穿破壞。HPM輸出窗擊穿限制了HPM系統的最大輻射功率,已成為HPM技術進步的瓶頸和國際性挑戰。
常超建立了HPM輸出窗二次電子倍增、氣體脫附層中等離子體雪崩理論模型,提出了周期性表面和諧振磁場兩種抑制電子倍增、提高HPM窗擊穿閾值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發明的超高功率容量窗,在幾十億瓦功率HPM實驗中,證實可顯著提高功率容量達4倍,突破了HPM系統功率容量瓶頸。

獲得榮譽


2020年1月10日,於2019年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高功率微波擊穿機理及抑制方法,第一完成人)。
2020年10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2020年11月3日,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青年創新獎。
2020年11月14日,獲得2020年科學探索獎(信息電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