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天津大學的結果 展開

天津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

天津大學(Tianjin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天津,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Tianjin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天津市,是由教育部直屬的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副部級大學,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中國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之一,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國家“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建築老八校之一,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與中歐國家科技創新大學聯盟創始成員。

天津大學原名北洋大學,前身是1895年由光緒皇帝批准、盛宣懷出任學堂首任督辦的“北洋學堂”,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后更名為“天津大學”。

截至2020年12月底,衛津路校區佔地總面積136.2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佔地總面積30.9萬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38158人,其中本科生19337人,碩士研究生13729人,博士研究生5092人;有教職工5069人;下設27個學院(部);有75個本科專業,4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21年,天津大學在2022QS世界大學排名第334位。

歷史沿革


● 清末/北洋大學堂時期
欽字第壹號文憑
欽字第壹號文憑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後。甲午戰敗,舉國圖強,洋務運動實業派代表人物盛宣懷意識到:“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1892年盛宣懷上任津海關道后,開始籌備辦學。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
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學堂。
1899年,天津北洋學堂的第一屆學員畢業。1900年元月,學堂頒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由於成績最優,香港學員王寵惠成為“欽字第壹號”文憑獲得者。
北洋大學堂按照美國近代模式辦學,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1903年4月,學堂在天津西沽武庫(今河北工業大學紅橋校區東院)正式複課;同年,北洋大學堂第一批畢業生留學美國。
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複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採礦冶金三個學門,后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1907年開辦師範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範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1910年,北洋大學學生馮熙敏獲殿試第一名。
● 專辦工科時期
1912年1月北洋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中華民國教育部,1913年又奉令改稱國立北洋大學。1915年,校長趙天麟頒布校訓:“實事求是”。
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北洋大學改稱“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於1933年開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組織章程經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開始招收研究生,首屆研究生於1937年“七·七”事變前畢業,並授予碩士學位。
● 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範學院和西北醫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又名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即天津大學)與北平大學工學院、焦作工學院(中國礦業大學)、東北大學工學院(即東北大學)合組而成,學院設在陝西城固縣古路壩。
1941年10月,各屆北洋校友就復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在此壓力下,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英士大學,將其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地處浙江泰順,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同期,李書田於1944年春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下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系,並以北洋治學精神主持西京分院。
● 理工結合時期
北洋大學堂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天津收復。北洋廣大師生校友提出了恢復國立北洋大學的強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復國立北洋大學,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學原址復校。此後,泰順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四校師生先後返津參加復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學正式復校開學,並增設了理學院,進入理工結合時期。復校后,北洋大學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為宗旨,制定了“決不忽視窮究學理,同時注重科學應用,使理工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學方針,並積極付諸實施;同時,成立土木、水利、採礦、冶金和化學工程等五個工程研究所,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科學研究,並著手招收研究生。
● 建設多科性工業大學時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學在原校址正式開學複課。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學隸屬中央教育部直接領導。此後,北洋大學進行了增強教師陣容、課程改革、管理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改造后的北洋大學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學校設立理學院、工學院。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之前,天津大學設土木、水利、採礦、紡織、冶金、機械、電機、化工、地質、數學、物理共11個系。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開大學工學院、津沽大學工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化學工程系,北京鐵道學院的建築工程系等院系併入天津大學;天津大學數學系、物理系併入南開大學。此後,從天津大學調出的科系還有:
抽調地質組參與組建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
抽調冶金系、採礦系金屬礦組為主體組建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
採礦系採石油組併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現中國石油大學);
航空系併入清華大學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採礦系採煤組調至中國礦業學院(現中國礦業大學);
水利系農田水利及土壤改良專業調至武漢水利學院(現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土木工程系測量專業調至武漢測繪學院(現武漢大學測繪學院);
礦冶工程系調唐山成立河北礦冶學院(現華北理工大學);
紡織工程系調出成立河北紡織工學院(現天津工業大學);
化學工程系造紙專業調往天津輕工業學院(現天津科技大學);
抽調電信係為主體組建北京郵電學院(現北京郵電大學);
院系調整后,天津大學遷入南開區七里台新校址。
1955年,學校重新招收研究生。
1958年又從天津大學抽調力量重新組建河北工學院(現河北工業大學)。
1959年,天津大學被定為首批16所重點大學之一。
1966年文革爆發,學校正常的教學、科研工作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影響了學校事業的正常發展。1977年全國恢復統一高考後,天津大學全面撥亂反正、整頓教學科研秩序,並於1978年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學第一批恢復了文革前直屬教育部領導的重點高校地位。
1978年,天津大學陸續建立了天大一分院、二分院、三分院、四分院。后四分院(天津大學建築分院)成為了天津城市建設學院(現天津城建大學),一、二、三分院成為了天津理工學院(現天津理工大學)。
1979年,天津大學提出了把學校辦成理工結合的綜合性大學的建設目標,調整系科設置,興辦理科專業和理工結合的新專業,加強基礎理論和技術基礎。
1981年10月,國務院決定高等學校實施學位制並授權天津大學為學位授予單位;同年,開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
1983年學校成立了人文社會科學系。
1984年,教育部批准學校為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高校。
● 向綜合性大學發展時期
1995年5月,天津大學通過國家“211工程”部門預審;10月2日,天津大學舉行建校一百周年活動。
天津大學從1997年始推行學院制改革,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將原有的辦學系和所組建為11個學院。同時,從1985年起學校即開始試行有計劃、有指導的學分制,在此基礎上,學校又進行了專業結構調整,注重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學科交叉與綜合。
1999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0年,入選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1年,首批獲准試辦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
2009年,天津大學化工專業通過“Master Level”國際認證,天津大學化工專業成為國內高校首家通過IChemE認證,也成為亞洲僅有的兩所通過“Master Level”認證的高校。同年,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成立。
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同年,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名單。
2011年,教育部與國家海洋局簽署協議共建天津大學。
2012年,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
2013年,由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為牽頭單位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同年,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開工建設,2015年一期投入使用。
2014年,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的MBA、EMBA、MPA專業學位教育項目通過世界三大商科教育認證機構之一AMBA的認證,成為國內首所三個項目均通過認證的高校。同年,以天津大學應用數學中心為基礎的天津應用數學中心獲批成立,成為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上海數學中心之後第三個以省市命名、設在高校的數學中心。同年,天津大學相繼成立天津市能源研究中心、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青島海洋工程研究院、國際工程師學院。同年9月,國家能源局倡議、天津大學牽頭的“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在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一屆能源部長會議上正式成立。
2015年2月3日,天津大學聯手中科招商集團掛牌成立“宣懷學院”。
2016年12月29日,學校在北洋園校區召開大會宣布重新整合理學院、成立數學學院。
2017年5月25日,加入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7月2日,學校與天津市天津醫院簽署全面合作關係協議,並掛牌天津大學天津醫院。8月23日,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同簽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和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備忘錄。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11月,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中心揭牌儀式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9日,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中心揭牌成立,此為全球首個新工科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交流基地。4月19日,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天津大學成為首批20所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之一。5月16日,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揭牌成立。10月,《2017-2018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發布,天津大學在高校社會影響力榜單排名第九,高校媒體影響力榜單排名第九,高校新媒體影響力榜單排名第六。11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1月29日,天津大學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2月1日,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市政府、福建省教育廳在福州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落戶濱海新城。12月9日,天津大學醫教聯合體成立,學校與天津市海河醫院、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市環湖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和天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簽署全面合作關係協議,合作共建附屬醫院。
2019年2月,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8月,學校牽頭成立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與天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古建築研究院在天津大學揭牌成立。9月27日,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與天津大學召開啟動會,依託天津市泰達醫院、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中新國際醫院,共建天津大學濱海直屬醫院體系,打造醫教協同、醫工融合的高水平三級甲等醫院集成示範區。10月17日,聯合成立“圓明園研究高校聯盟”。10月,參與與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政府簽署紅橋區“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聯盟”。10月20日,聯合成立高校“城鄉規劃扶貧聯盟”。2020年11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和天津大學共同擔任天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人才)聯盟主席單位。11月,被確定為第二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
2020年11月,《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關於表彰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表彰天津大學審計處為“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
2021年3月25日,天津大學社會主義學院揭牌成立。
2021年5月15日,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深圳管理學院揭牌成立。
2021年5月,獲批教育部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506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雙聘院士17人,“973”首席科學家有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8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7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19人,具有正高以上職稱的教職工762人,教授697人。有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教育部創新團隊8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
● 兩院院士
類別姓名簡介姓名簡介
中國科學院院士余國琮化工蒸餾專家周恆流體力學專家
彭一剛建築學家張春霆生物物理學家
姚建銓激光與非線性光學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楚生水利工程學家王靜康化工工業結晶專家
沈家祥製藥工程專家葉聲華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家
陳予恕一般力學專家余貽鑫電力系統分析、規劃與模擬專家
鍾登華水利工程學家鄒競感光材料專家
蘇萬華內燃機專家--
雙聘院士(部分)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世楞海岸動力及海岸工程專家鄔賀銓通信工程專家
時銘顯化學工程與設備專家劉昌孝葯代動力學專家
王浩水利工程專家韓其為水利工程專家
--侯立安環境工程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汪忠鎬血管外科專家曾毅病毒學專家
饒子和分子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家吳祖澤實驗血液學專家
● 國家級教學團隊(14個)
序號團隊名稱帶頭人年份
1化學工程教學團隊王靜康2007
2光學與光電子技術教學團隊郁道銀2007
3力學教學團隊亢一瀾2008
4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教學團隊葉聲華2008
5工科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田宜靈2008
6精細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學課程教學團隊馮亞青2009
7製藥工藝學教學團隊元英進2009
8中國古建築測繪教學團隊王其亨2009
9化工專業實踐教學團隊張金利2010

院系概況

截至2017年12月,天津大學設有21個二級學院、64個本科專業。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工程力學、智能製造工程、工業設計
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
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天南大合辦)、生物醫學工程
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
微電子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固體電子與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管理(第二學士學位)
建築學院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環境設計
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學)
分子科學與工程(天南大合辦)、應用化學(工)、食品科學與工程、製藥工程
管理與經濟學部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保密管方向)、工業工程
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物流工程、金融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
理學院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
外國語言與文學學院漢語言文學、英語
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藥學
教育學院教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職教師資班)、公共事業管理(第二學士學位)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動畫
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海洋技術、海洋科學
法學院法學
數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智能醫學工程

學科體系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天津大學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覆蓋21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天津市重點學科27個;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有2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共有25個一級學科參評,進入A類學科數達到14個;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4個學科進入A檔(2%-5%)、9個學科進入A-檔(5%-10%)。
●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
建築學水利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
流體力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動力機械及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結構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技術經濟及管理--
註: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未列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已覆蓋的21個二級學科
天津市重點學科(27個):教育學、數學、化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 一級學科碩士點
類別學科名稱
人文社科類哲學應用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
理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
工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船舶與海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
軟體工程----
管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藝術學美術學設計學---
醫學藥學----
● 一級學科博士點
類別學科名稱
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
工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船舶與海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
軟體工程----
管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人文社科類法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職業技術教育學
博士后流動站(23個)
化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數學城鄉規劃學-
● 學科排名
在2014年6月《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公布的亞洲大學排名中,天津大學位列內地高校第11名。
學科名稱第三輪排名學科名稱第三輪排名
化學工程與技術1環境科學與工程8
管理科學與工程2力學9
儀器科學與技術3生物醫學工程12
光學工程3材料科學與工程14
建築學3軟體工程16
船舶與海洋工程4工商管理17
水利工程5電子科學與技術17
風景園林學5控制科學與工程1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6機械工程18
城鄉規劃學6信息與通信工程20
電氣工程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6
土木工程8--

人才培養

● 質量工程
學校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6門;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個;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特色專業2個。
天津大學擁有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項;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0個;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13種(參編2種);並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入選學校。2011年,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入選教育部15所國家試點學院之一。
2021年5月17日,天津大學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6個)
批次專業名
第一批電子科學與技術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
第二批化學工程與工藝建築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工程管理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數學與應用數學--
第三批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製藥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
第四批應用化學信息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力學
第六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通信工程軟體工程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第七批生物醫學工程環境工程--
國家級精品課程(42門)
序號課程名稱課程負責人序號課程名稱課程負責人
1電工學王萍22材料力學性能王吉會
2材料力學亢一瀾23理論力學賈啟芬
3製藥工藝學元英進24工程振動與測試劉習軍
4通信原理侯春萍25無機化學(工科)崔建中
5化學工藝學米鎮濤26弧焊電源及控制胡繩蓀
6精細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學馮亞青27工程成本規劃與控制王雪青
7質量管理何楨28機械製造技術基礎張世昌
8金屬工藝學楊玉虎29測控電路張國雄
9基礎工業工程齊二石30化工分離過程姜忠義
10光電圖像處理劉文耀31中國古建築測繪王其亨
11精密機械設計基礎裘祖榮32鋼結構丁陽
12建築設計基礎彭一剛33生物醫學光子學趙會娟
13電視原理侯正信34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陳樹昌
14化工原理及實驗賈紹義35管理統計學劉金蘭
15運籌學吳育華36合金固態相變趙乃勤
16電路基礎孫雨耕37有機化學(工科)張文勤
17工程光學郁道銀38光電子技術姚建銓
18國際工程合同管理張水波39化工設計王靜康
19大氣污染控制陳冠益40材料現代研究方法杜希文
20計算機網路基礎孟昭鵬41水工建築物張社榮
21物理化學周亞平42反應工程辛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6個):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力學工程實驗中心、電氣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實驗中心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實踐教學中心(註:上述6個中心2012年又獲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天津大學-石家莊四葯有限公司、天津大學-天津渤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心、天津大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大學-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學-北京京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0年度)
天津大學力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個)
序號負責人項目名稱年份
1葛寶臻理工科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創新實驗區2007年
2余建星理工類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07年
3黃田機械與力學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2007年
4徐可欣光電與測控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2007年
5王成山電氣與自動化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2007年
6曾堅建築與規劃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2007年
7元英進化工與生物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2007年
8侯春萍工科高層次班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2007年
9練繼建水土與環境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2007年
10崔振鐸材料與化學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2007年
● 教學成果
2001年-2009年,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9項,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21項。
2019年8月5日,天津大學打造“兩制兩驅動”模式將國防教育融入學生軍事技能訓練》入選教育部首屆全國學校國防教育典型案例。
天津大學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覽表(2001-2009年)
序號項目名稱等級年度
1工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一等獎2009
2化工類多元化和國際化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的構建一等獎2009
3化工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改革的研究與實施一等獎2005
4獨立辦學、緊密合作,創新辦學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一等獎2005
5高等化學資源共建共享平台*一等獎2005
6面向21世紀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一等獎2001
7面向21世紀熱工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一等獎2001
8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一等獎2001
9理工複合型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二等獎2009
10“三三”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二等獎2009
11《工程光學》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實踐二等獎2009
12材料類複合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綜合改革與實踐二等獎2009
13國家“十五”規劃教材《水工建築物》(教材)二等獎2009
14強化化工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改革與實踐二等獎2009
15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二等獎2009
16學研互動的大化工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二等獎2009
17面向21世紀兩套工科精品教材—《物理化學》與《無機化學》(教材)二等獎2005
18工程實踐教學新體系和機械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二等獎2005
19電路網路課程的建設二等獎2005
20實驗教學實施體系的建構與管理二等獎2005
21製藥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研究二等獎2005
22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高質量創新型人才二等獎2005
23高職高專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二等獎2005
24國際工程市場學(教材)二等獎2001
25面向21世紀工科基礎化學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二等獎2001
26面向二十一世紀培養高素質儀器儀錶類人才二等獎2001
27全面提高綜合質量爭創更大社會效益的中國古建築測繪實習改革二等獎2001
28工科基礎課程化工類系列CAI課件的研究與開發二等獎2001
29工科基礎力學系列課程創新體系改革與建設二等獎2001
在各類競賽中,天大學子相繼獲國際基因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GEM)2007年總決賽金牌,與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名校同獲大賽最高獎;2012年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亞洲區決賽金牌;2010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決賽中獲得國際一等獎;2011年世界總決賽與麻省理工學院並列全球第27名;201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冠軍(非數學專業類)。

科學研究


學術交流

截止2015年12月,天津大學有各類留學生2423人,來自122個國家和地區。與世界上35個國家和地區的152所高校、研究機構及公司簽署協議。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學院,分別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和法國尼斯大學孔子學院。學校為“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秘書處所在單位,“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
天津大學牽頭籌建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並受中國國家能源局委託負責中心管理。APSEC於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寫入《北京綱領》,是亞太地區能源可持續合作與發展的機制與平台。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與天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古建築研究院在天津大學揭牌成立。

科研成就

2019年10月,天津大學上榜深度學習技術領域專利申請量排名前十的公司機構,排名第10。
2001年-2013年,學校有3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3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415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
2006-2010年,天津大學科技總經費達到37.7億元,比“十五”期間翻了一番;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有14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011年,學校科技總經費達15.05億元;2012年科技經費總量18.08億元。
2012年,學校簽訂千萬元以上大項目達到30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19項,總資助額度達到21114萬元,授權專利622項(其中發明540項)。2011年-2013年,學校取得千萬元大項目74項,其中億元級項目3項;獲批“973”計劃項目10項;獲得國家科技獎勵14項;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6.4%,2013年達到1716項,2項發明專利獲2013年度天津市專利金獎,1項發明專利獲得第十五屆中國專利優秀獎。2015年,科技經費總量22.15億元,新立千萬元以上大項目18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12項,獲批直接經費20195.90萬元,間接經費3518萬元,授權專利916項,其中5項發明專利獲得第十七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全國排名第一。5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天津大學均為第一完成單位,1項成果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7項成果獲天津市科學技術獎,17項為第一完成單位,其中7項一等獎。1項成果榮獲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科研平台

截止2018年12月,學校建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30個,天津市工程中心23個,天津市國際合作基地31個。
自“2011計劃”實施以來,天津大學把握機遇、統籌規劃,以學校優勢創新資源為依託,在建設好首批“2011計劃”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的同時,又相繼牽頭組建了中國傳統村落與建築遺產保護協同創新中心、測量科學與高端儀器協同創新中心、高效環保內燃動力協同創新中心等協同創新中心。
天津大學國家級、省部級主要科研機構一覽
“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
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能源局科研機構
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APECSustainableEnergyCenter-APSEC)(天津大學牽頭)
天津市科研機構
天津應用數學中心天津市能源研究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
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水利工程模擬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
國家工程實驗室
多晶硅材料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港口水工建築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精餾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工業結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文物重點研究基地
文物建築測繪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綠色合成與轉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電力系統模擬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港口與海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定量系統生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微光機電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機構理論與裝備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濱海土木工程結構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智能電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燃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中低溫熱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形狀記憶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輕型動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綠色精製過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水利工程模擬與安全監測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微納製造與測量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電力系統模擬控制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生物分子與製藥工程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港口與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應用催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現代工程力學重點實驗室天津市低維功能材料物理與製備技術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過程檢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生物醫學檢測技術與儀器重點實驗室天津市建築物理環境與生態技術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土木工程結構及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材料複合與功能化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現代連接技術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膜科學與海水淡化技術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現代藥物傳遞及功能高效化重點實驗室天津市非線性動力學與混沌控制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裝備設計與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天津市室內環境質量監控重點實驗室天津市複雜管理系統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認知計算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12月,天津大學圖書館館藏紙本263.91萬冊,電子資源資料庫189個,電子圖書112萬冊,中外文期刊8251種。引進中外文資料庫46種,涵蓋中文全文電子期刊近萬種,西文全文電子期刊8000餘種;建成了教學參考書資料庫、中國古建築圖片資料庫等49個特色文獻資料庫。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
● 學術期刊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CSSCI收錄
《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月刊,Ei收錄
《天津大學學報(英文版)》雙月刊,Ei收錄
《管理科學學報》月刊,CSSCI收錄
《系統工程學報》雙月刊
《燃燒科學與技術》雙月刊,Ei收錄
《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雙月刊,Ei收錄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內燃機學報》
《小型內燃機與摩托車》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楊賢金
校長、黨委副書記金東寒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孫廣平
黨委常委、副校長元英進、胡文平
黨委副書記雷鳴
副校長張鳳寶
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樹新
黨委副書記趙美蓉
黨委常委、副校長鞏金龍

歷任領導

時期姓名職務任期姓名職務任期
北洋大學堂
1895.10-1912.1
盛宣懷督辦1895.10-1896.10丁家立校長1895.10-1896.10
李岷琛督辦1896.10-1903唐紹儀督辦1903-1904
梁敦彥督辦1904-1907梁如浩督辦1907-1908
蔡紹基督辦1908-1910錢明訓督辦1910-1911
王修植總辦1897-1902蔡紹基總辦1902.8-1903.6
錢嶸總辦1903.6-1903.8沈桐總辦1904.9-1905.1
丁惟魯監督1905.2-1906.1徐德源監督1911.12-1912.1
蔡儒楷監督1906.1-1911.12---
北洋大學校時期
1912.1-1913.2
徐德源校長1912.1-1913.3---
1913-1928.7蔡儒楷校長1913.2-1914.3趙天麟校長1914.3-1920.1
馮熙運校長1920.1-1924.8劉仙洲校長1924.9-1928.7
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茅以升校長1928.7-1929.6---
國立北洋工學院
1929.7-1938.7
茅以升院長1929-1930.6蔡遠澤院長1930.7-1932
李書田院長1932-1938.7---
西北工學院李書田籌委會主任1938.7-1939.2賴璉院長1939.2-1943.10
潘承孝院長1943.10-1946.5---
泰順北洋工學院
1942.12-1946.5
陳藎民院長1942.12-1946.5---
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
1944-1946.5
李書田院長1944-1946.5---
國立北洋大學時期
1946.5-1951.9
茅以升校長1946.5-1948.8張含英校長1948.8-1949.4
劉錫瑛校長1949.4-1951.9---
天津大學時期劉錫瑛校長1951.9-1952吳德校長1952-1957
張國藩校長1957-1966臧伯平校長1977-1978
李曙森校長1978-1982史紹熙校長1982-1986
吳詠詩校長1986-1993李光泉校長1993-1997
單平校長1997-2006龔克校長2006-2011
李家俊校長2011-2016.9鍾登華校長2016.9-2019.02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校訓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校訓為“實事求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學原校長、著名法學家趙天麟首倡。趙天麟任校長期間(1914-1920)總結北洋大學辦學經驗,概括出“實事求是”四個字,以之教導學生,遂成為校訓。
“實事求是”一詞出於《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文中說劉德“修古好學,實事求是”。趙天麟以這四個字首倡於北洋大學。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對待科學技術知識,端正學風。
趙天麟堅持嚴字當頭,以講求高質量為教學目標。他在1925年北洋大學三十周年校慶祝詞中寫到:
形上形下,聚精會神。人文淵藪,日新又新。
猥長其曹,改制伊始。一得之愚,實事求是。
憶當髫稚,蛾術於斯。歸自海外,乃辱皋比。
教學相承,淵源接續。從事此間,厥情最篤。
別來數稔,時復念茲。達材成德,與有榮施。
雲霞蒸蔚,盛會欣逢。洋洋學海,萬派朝宗。
這一段祝詞是趙天麟辦學思想的回顧和總結,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和集中精力從事教學工作,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的抱負。
天津大學在繼承這一優良校訓的基礎上賦予了新的內涵,即辦事求學,要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誠實守信,並注重求索真相,開拓創新,把握規律。天津大學繼承了北洋大學的優良校風和學風,恪守“實事求是”的校訓。
校慶
天津大學以每年公曆10月2日為校慶日。
校歌
《天津大學校歌》,又稱北洋大學校歌,誕生於1935年,為紀念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建校40周年而譜寫。校歌作者蕭友梅、廖輔叔。校歌總結了北洋大學興學育人、實業救國的歷程,激發北洋學子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精神與優良傳統。
歌詞為:
花堤藹藹,北運滔滔,巍巍學府北洋高。
悠長稱歷史,建設為同胞。
不從紙上呈空談,要實地把中華改造。
窮學理,振科工,重實驗,薄雕蟲。
望前驅之英華卓犖,應後起之努力追蹤。
念過去之艱難締造,願一心一德共揚校譽於無窮。
百廿郵票
2015年10月2日中國發行《天津大學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紀念郵票1枚。

形象標識

校色
天津大學校色為“北洋藍”(C100,M80,Y0,K30),代表理性、沉穩、效率、科技。
校徽
天津大學校徽於1990年確定,設計者為設計院郭泉。
校徽外形為圓形,取自《淮南子·主術訓》“智圓行方”之意。校徽中間“1895”字樣為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創建時間,盾形為原來北洋大學校徽的概括,二者說明了天津大學前身為北洋大學,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學。英文為“TIANJINUNIVERSITY(PEIYANGUNIVERSITY)”亦為天津大學(北洋大學)的英文翻譯。校徽外為齒輪,象徵天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的綜合性大學。
天津大學校徽原北洋大學校徽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特別獎。
2021年5月,天津大學扶貧工作辦公室獲得甘肅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21年8月,天津大學的馬新賓擬授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成就獎,黃守瑩擬授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青年獎。
2021年8月19日,天津大學榮獲2021年華語辯論世界盃總冠軍,成為唯一一支兩度問鼎華語辯論世界盃總冠軍的隊伍。

大學排名


● 軟科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151-200位。
2021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榜第151-200位。
● THE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501–600位。
● QS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387位。
2021年,天津大學在2022QS世界大學排名第334位。
● U.S.News
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02名。
● QS世界大學排名
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334名;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387名;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29名。

知名校友


● 政界
姓名姓名
吳德茅以升
張太雷王寵惠
唐紹儀徐謨
王正廷陳立夫
鍾世銘錢永銘
曾養甫王世傑
葉秀峰孫越崎
李榮融聶璧初
儲波王雲坤
蔣心雄陳冀平
張元龍孫寶樹
散襄軍陳質楓
陳全訓王治平
任學鋒高勇
賀化劉卓慧
武四海楮平
胡振鵬李居昌
李振東庄公惠
鄒廣嚴張濤
曹秀榮程貽舉
張修學何國模
王德惠朱培康
吳敦夫江國鎮
張士儒秦朝鎮
徐達本楊輝
齊璧亭姚建銓
袁心湖程明升
恆玉珊郝執齋
周傳典李天相
林子亮王之泰
張海國楊新成
張順臻方曉宇
程士范徐赤文
譚振雄馬龍翔
韓純德李永安
安朝俊張含英
付志方景春華
聶辰席田向利
宋璇濤李亞力
孫海麟侯磊
紀正昆李勇庫
王波蔣旭光
許永盛陸煥生
馬興瑞黃超雄
楊曉波范修芳
丁巍徐光
張文深夏立華
楊慧王愛民
王治昌何勇
● 科研界
姓名姓名
黃汲清馬寅初
秦汾吳自良
姚建銓姚樹人
謝克昌趙天麟
劉仙洲李恆德
侯德榜張含英
張國藩李署森
崔愷師昌緒
顧佩華靳樹樑
周志宏魏壽昆
陳俊勇王之璽
張維葉培大
高景德史紹熙
張沛霖彭一剛
高鎮同母國光
屠海令謝禮立
梁維燕陳克複
陳國良張壽榮
余建章傅恆志
王崇愚梅自強
胡仕新-
湯騰漢吳承明
何振亞揭曾佑
李建勛張子林
劉穎劉光文
劉肇禕李海文
周楫張文奇
張劍霄何振
華澤澎呂方潤
李含善王之泰
劉光棟徐仲榆
李儒新鄭剛
汪仁樹李忠獻
楊賢金張廣軍
李國強胡敏強
王岳森張宏偉
李軍戎賢
梁英華付志峰
魏克新滕建輔
張樺張維
阮雙琛范曉偉
張順頤楊紹普
成旦紅夏長亮
張瑾葛寶臻
王延吉栗文義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天津大學擁有青年湖、敬業湖、友誼湖、愛晚湖四個大型湖泊,北洋廣場等三個休閑廣場;擁有26座教學樓,兩個國際標準的綠茵足球場,國際標準的游泳館以及嶄新的大型體育館。
每年四月,天津大學會啟動“天大·海棠季”活動,舉行校園開放日及海棠季系列活動,邀市民、各地遊客入校賞海棠花。
天津大學建築群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於2013年1月10日正式獲批成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天津大學建築群包括主樓(九樓),第一、三、四、五、六、七、八、十一教學樓,土建館、內燃機大樓、圖書館(北館)、體育館、第三學生食堂,1950-1960年代建成的學生宿舍區、六村教職工宿舍等。
天津大學建築群的主樓是1954年由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創始人徐中教授設計的。該建築坐北朝南,分台基、主體、屋頂三段,建筑前的月台台階直通位於第二層的主入口。山頂、屋脊及比例精確的門窗等建築風格洗鍊端莊,奠定了該建築為天津大學群樓之首的地位。在總平面布局上,該樓位於第五和第六教學樓之間偏北方向,三建築呈“三足鼎立”之勢。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