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當代藝術家

張利,當代藝術家,北京人,1962年生。1986—1990年就讀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班。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

主要展覽


· 1988年首都師範大學美術館“三人聯展”
· 1989年新中國成立四十周年畫展
· 1989年新時代畫展
· 1990年第二屆體育美術作品展
· 1993年第二屆中國油畫展
· 1994年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 1999年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 2003年炎黃藝術館“虛擬與現實”個展
· 2004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開門”
· 2004年首都師範大學校慶展(中國美術館)
· 2005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2005年北京798藝術區協民國際藝術畫廊個展
· 2006年art beijing 藝術北京
· 2007年北京798藝術區“開包”聯展
· 2013年北京798藝術區三木國際藝術“淬冷景觀”個展

主要作品


《標誌線》、《窗外的中式風景》、《made in china》、《虛擬的槍手》、《一平米》、《一兵一卒》、《角落系列-社會現象》、《桌子系列-可口可樂》、《我也喜歡》、《角落系列-麥當勞與狗》

作品拍賣


· 2005年5月/中國嘉德拍賣/作品<桌子-33可口可樂>
· 2005年7月/上海保利拍賣/作品<桌子-18國際標準>
· 2006年11月/中國嘉德/<中國當代藝術20年專場拍賣>/作品<一兵一卒>
· 2008年6月/台北中誠/拍賣/作品<我就喜歡>

作品評論


《影子與虛擬的世界》——易英

繪畫對象的物品化暗示著人的物化,繪畫的消解如同對自然經驗的消解,張利還不是用純粹的繪畫方式來表現的,他在物化的畫法中直接表現物化的主題,物是實的,人是虛的,現實彷彿被顛倒了,在商品社會中,人為消費而存在,人的價值也被金錢所左右,人不能感覺自己,人的身份是以對物的佔有來體現。
張利的作品表面上看是很形式化的,但實質上是敘事的,他是把實際生活中的感受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他只是心平氣和的訴說…… (摘錄自2005年世界美術第三期)

《虛擬中的真實世界》—— 錢文雷

處在當代藝術幾乎泛濫的年代,多數當代藝術作品均以無哩頭的內容及朦朧的繪畫技巧方式一帶而過。張利的作品卻獨排眾意,以自己的腳步走自己的路,創造出另一番氛圍,明確的語境,自我標榜的格調,作品中原始的訴求與呼喚均表露無遺。從張利的每一幅作品中,都能見到張氏用心之深,亦能見到其對社會每個突出議題之關注。所以張利乃是一種有意識狀態下的創作,所謂<意在筆先>頗為符合我們中國人傳統繪畫的意境;前後因果均有交代,故感性與理性應是處於一種頗為平衡的狀態自然其作品亦四平八穩,似隨時準備接受觀眾的檢驗。(摘錄自當代藝術家張利畫集2006年4月/台灣出版)

《消費時代的生存切片》——王海濤

不可否認,現今人類的物質生活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豐富和滿足。為了消費而消費的“后消費時代”已然到來。張利的藝術創作以此為切入點,他獨自站在一個特殊的角度,用自己的那雙冷酷而極具批判性的目光審視著現代商品社會中,人的價值觀的變化。同時也在深刻地反思,在物慾橫流的后消費時代,什麼才是人類最終的所需,在這種生存狀態下又最終走向何處。張利屬於有著豐厚的知識構架和人生經驗的成熟藝術家,他對於任何事態的看待都會從政治背景,經濟情況,人性品德三個方面進行剖析。從而進行批判性的創作。但是批判不僅僅是手段,更不是目的,而是以自己獨特的創作方式闡述自己對社會、經濟事件和狀態的態度。這種有意識的指向性和明確的創作方式,源於張利強烈的內心責任感。內心的責任感的驅使使他關注商品消費時代的人們價值觀的改變,反思經濟發展后,物質與人的相互挾持關係。
當今社會,消費行為貫穿於人們生存的各個環節。張利的作品在宏觀視角的審視中選取了多重角度的細微滲透的敘事手法。畫面中的一些充斥大街小巷的LOGO、字母,褪掉了原有背景下的普遍意義,通過藝術家的再加工,在反思性創作思路的指導下,為後消費時代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張利的作品包含內斂氣質的同時也有一針見血的爽快,作品中多次出現“人民幣”形象,直擊當下物慾橫流的社會現象,人作為這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身份認知體現的方式是以自己物質財富的擁有和支配的多少決定的。張利這種表現方法是對這種普遍的行為扭曲,價值觀錯位的社會現象的針砭。同時他的作品還是對全球化時代背景下飲食、文化等入侵和消費共通等問題的探討。張利的作品的主題色調都帶有冷峻的色調,以審慎的態度來表達個人思想。大面積“灰色”的運用,不難想到人類在對金錢,權力、學歷、名牌等等物化的表象的追逐,而黑色的大面積用在人的面部表現,重在凸出以人為中心的當代社會,已經被物質、權力等挾持,而退居到了次等位置,這種顛倒的現象,使人更多的對消費時代的利弊進行自我分析和解讀。 (摘錄自“淬冷景觀”張利個展畫集2013年10月)

《消費時代》——張利

從飲食快餐到文化快餐與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匹配的,飲食快餐的配方與科學養豬所配的飼料原理上一樣,它對應的是人維持生命所需要的熱量與營養物質,方法看似科學,但卻吃不出健康,面對於此,人們也有無奈的一面,快速變化的時代造就了這樣的快餐飲食,文化易如此。
西方歷史中曾出現過短暫的未來主義,“快”就是未來主義最為突出的“觀念”,我們似乎也無須回顧歷史,更多的是展望未來,物質與精神是相互對應的,什麼樣的土壤,長什麼樣的文化,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也必定如此,這與好壞無關,類似於地質上的快速沉積層,人 們也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生活和思維,快速沉積,可能沒有較厚的沉積層出現,但也會沉積出這個時代應有的地層面貌 ......(摘錄自“淬冷景觀”張利個展畫集2013年10月)

《在虛擬與現實之間》——張利

科技與經濟的發展, 放大了人們對物質追求的慾望,人的價值體現似乎直接對應的是現實中的存在物,人們在精神與物質之間尋找著平衡,當物質不能滿足時,人們常常用精神去填補物質上的缺失,於是精神似乎得到了暫時的滿足。這就像網路中的虛擬,虛擬可以是現實中的任何物質,在虛擬中人們也得到了滿足,現實中的各種轉換,猶如繪畫中的二維與三維空間的轉換;物象與影子的轉換,在轉換中使畫面不斷的達到某種內在結構的平衡狀態。我的作品是以簡約的敘事方式,單純的構圖,平實的色彩以及削弱到極致的繪畫語言展現給共同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人們。...... (摘錄自“虛擬與現實”炎黃藝術館,張利個展,2003年9月)

作品發表


《今日中國》CHINATODAY 2004年第5期 ISSN 1003-0905
《世界美術》2005第三期 ISSN 1000-8683
《中國圖畫》2006年總第1期 ISSN 1990-8164
《中國油畫市場》2006年11月號 ISSN 1662-1796
《美術焦點》2007年12月 ISSN 1995-0195
《庫藝術》2009年第9期 ISSN 1997-020X
《ART-BEIJING 2006》ISBN 988-99265-8-X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2007 ——湖南美術出版社ISBN 978-7-5356-2799-5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09 ——中國文聯出版社ISBN 978-7-5059-6377-1
《當代藝術家張利畫集》ISBN 957-30325-2-X
《璀璨與卓越》ISBN 957-30325-3-8
《中國當代藝術20年》中國嘉德2006年秋季拍賣會
《張利藝術作品2008—2013》“淬冷景觀”張利個展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