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

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

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1962年8月30日生於俄羅斯城市沃羅涅日(Voronezh)。

1980年完成當地中學課程,其後被徵召入伍加入蘇軍,服役期間因表現良好獲得嘉許,並晉陞為中校。1988年,利特維年科加入克格勃,負責反間諜等工作。1991年加入俄聯邦安全局,進行反恐及有組織罪案滲透工作,期間曾參與莫斯科罪案調查局(MUR)的滅罪行動,獲得MUR的嘉許。至1997年,利特維年科被委派往俄聯邦安全局的最秘密部門,從事有組織罪案分析工作。利特維年科曾供職於俄聯邦安全局,被開除後於2000年到英國尋求“政治避難”,2006年10月獲得英國公民身份。

2006年被俄羅斯特工毒殺。

人物介紹


變節
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專長打擊有組織罪案,在1998年,他聲稱鮑里斯·阿布拉莫維奇·別列佐夫斯基(Boris Abramovich Berezovsky)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列入暗殺名單之中,別列佐夫斯基與當時的總統葉利欽私交甚篤。利特維年科也聲稱當時已遭FSB開除,其後曾兩次被捕。
2002年的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
2002年的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
至2000年,利特維年科因提供假證而再度被捕,他在入獄前以偽造護照逃到土耳其與妻子及兒子會晤,同年11月偕同妻兒以政治庇護為由申請移居英國,2006年10月成為英國公民。其間曾就車臣問題上,大肆批評總統普京政權,因而被列入莫斯科當局的通緝名單中。
利特維年科在2005年7月接受波蘭報章《Rzeczpospolita》的訪問當中,指基地組織的艾曼·扎瓦希里連同其他組織人物,曾於1998年在達吉斯坦(一毗鄰車臣的俄羅斯自治共和國)接受FSB的特訓。
中毒身亡
中毒后的利特維年科
中毒后的利特維年科
2006年11月1日,利特維年科突感不適送院。在接受訪問期間,他指入院前一天曾與兩名前克格勃人員會面,當日下午曾與義大利朋友斯卡拉梅拉(Mario Scaramella)在倫敦一家日式壽司店用膳,這名義大利人聲稱知悉2006年10月於莫斯科寓所遇害的48歲女記者安娜·波里科夫斯卡婭(Anna Politkovskaya)案件內情。他懷疑食物遭下毒,其後感到不適被送院治理。
據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利特維年科所中的毒為一種名為“鉈”(Thallium)的金屬,這種金屬既無色也無味,且能溶於水,曾廣泛用於毒鼠藥當中,但至1970年代開始被限制,現時已難以取得。報導指出,利特維年科服下的鉈毒已超過致命水平。其後利氏的鉈中毒說法被排除。
經過多日醫治后,他最終於11月23日被宣告不治身亡,終年43歲。
有不少報導稱下毒主謀為俄羅斯當局,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06年11月24日,於赫爾辛基出席歐盟峰會後回應了這次事件。他說:
“遺憾的是,像死亡這種悲慘的事情被用作政治挑釁。”...... “策劃這次事件(指普京懷疑西方媒體之前發表的利特維年科臨終前寫的筆記)的人不是神,不幸的是,利特維年科先生也不是拉撒路。”(原文:"It is a pity that tragic events like death have been used for political provocations."......"Those who did it [concocted the note] are not God, and Mr. Litvinenko is unfortunately not Lazarus.")
調查
2006年11月24日,英國衛生防護局宣布,利特維年科的尿液里發現了釙-210,且含量極高。這表明利特維年科曾被人下毒。英國警方也宣布,已在利特維年科的家中和他發病當天光顧的兩個地方找到了釙-210的殘留物。
11月29日,英國航空公司3架波音767客機發現釙210而停飛接受調查。有兩架停在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另一架則停在莫斯科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和利特維年科死亡事件有關的人士搭乘了這3架飛機。英航與10月底以來曾搭乘過這3架客機的乘客聯絡,英航工作人員也接受檢查,確定是否受到污染。

宗教信仰


利氏生前曾為俄羅斯正教信徒,及至臨終前兩天,他向父親表示自己已改信伊斯蘭教,這是在利氏知道自己將要病逝之前所做的。住在利氏隔鄰的車臣流亡政府外長艾哈邁德·扎卡耶夫指,利氏在臨終前一天讀過可蘭經,並向其妻及家人要求在自己死後以穆斯林的傳統辦理其身後事。前蘇聯異議人士步科夫斯基指,利氏接受伊斯蘭的主要原因,是他不屑看到俄羅斯對車臣的殘酷打壓,並顯示出他是站在車臣人的一邊。在舉行葬禮前,不少信眾於倫敦的中央清真寺為利氏禱告。利氏皈依回教及要求採用穆斯林喪禮儀式的遺願為他的父親所同意,但他的遺孀及摯友Alex Goldfarb則對此表示反對,並要求在喪禮不行使任何宗教儀式。

中毒事件


事件始末

英國於2007年7月16日宣布,由於俄羅斯拒絕向英國引渡涉嫌毒害俄前特工利特維年科一案的盧戈沃伊,英國將驅逐4名俄外交官。俄方隨即表示,英國的挑釁行為將給兩國關係帶來最嚴重的後果。
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
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
利特維年科曾供職於俄聯邦安全局,因批評政府被開除后,於2000年到英國尋求政治避難,2006年10月獲得英國公民身份。同年11月1日,利特維年科在倫敦市中心一家日本餐館用餐后感到身體不適併入院治療,11月23日不治身亡,死因不明。11月24日,英國衛生防護局宣布,他們在利特維年科尿液中檢測到放射性元素釙-210。英國警方隨後宣布,利特維年科死於放射性元素釙中毒,屬於謀殺案。此後,英國警方在利特維年科出入和可能出入的12處地點檢測出釙-210。
俄羅斯特工安德烈·盧戈沃伊(右)以及德米特里·科夫通
俄羅斯特工安德烈·盧戈沃伊(右)以及德米特里·科夫通
案件發生后,英國外交部召見俄羅斯駐英大使,請求俄方在該案的調查中提供幫助。俄方表示可以協助調查,但反對將此事政治化,以免影響兩國關係。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英警方將俄商人、特工出身的盧戈沃伊列為頭號嫌疑人。英警方透露,利特維年科2006年11月1日曾與盧戈沃伊等人在倫敦千年飯店的酒吧會面。英警方還在盧戈沃伊住過的旅館房間和乘坐的飛機上都發現了釙-210痕迹。
2007年5月23日,英國檢察部門指控盧戈沃伊在英國下毒殺害利特維年科,要求俄將盧戈沃伊引渡至英國受審。俄總檢察院7月5日以俄憲法規定本國公民只能在本國受審為由,拒絕了英方的引渡要求。英國外交部7月10日表示,俄拒絕引渡盧戈沃伊是不可接受的,英政府將考慮對此採取相應的措施。11日,俄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俄拒絕向英國引渡盧戈沃伊是憲法賦予的權利。他說,即使英方能夠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盧戈沃伊有罪,俄羅斯也有權對其進行審判。12日,俄外長拉夫羅夫說,俄方拒絕英國的引渡要求是合法行為。如英國外交部介入,就是將這一事件政治化。

事件影響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英國檢察機關再次提出“利特維年科案”,不僅導致俄英之間的法律糾紛,而且還破壞兩國本來就不和睦的政治關係。俄總檢察院在得知英國檢察機關的決定后表示,俄不會向英國引渡盧戈沃伊。根據俄羅斯憲法第61條規定,俄不能將作為本國公民的盧戈沃伊移交給外國司法機構進行審判,只有俄護法機構有權對其進行偵訊。英國方面則指出,既然俄羅斯批准了《歐洲憲章》,就要履行該憲章有關規定將殺人嫌疑犯盧戈沃伊引渡到英國。與此同時,俄英關係也倍感緊張。22日英國外交大臣貝克特召見俄羅斯駐英國大使費多托夫,異常嚴厲地說,俄羅斯應對我們的合法要求予以正面、積極回應,儘管兩國存在重要的政治、經濟聯繫,“但任何情況下不應蔑視國際法” 。
俄英關係緊張已遠非停留在高層,自“利特維年科中毒案”發生以來,報業發達的英國已將這一事件當做吸引讀者的看點。事情一發生,英國主要媒體似乎都被注射了興奮劑,爭先恐後地報道案情進展。先是在未有準確醫學鑒定的情況下就匆忙認定利特維年科體內有劇毒,為重金屬元素鉈,並且“根據醫療報告”言之鑿鑿地聲稱其體內鉈含量超標3倍。接下來,所有媒體變相稱毒物是“只有核國家才有資格擁有的”放射性物質釙—210。如此一來,俄特工暗殺政治流亡者的揣測“愈發接近事實了”。英國《每日電訊報》甚至還給文字新聞配上了普京手持手槍的照片。在主流、非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下,英國社會幾乎很少有人不懷疑兇手受克里姆林宮指派。

人物原型電影


電影名稱

《叛變:利特維年科案》 Bunt. Delo Litvinenko (2007)

影片信息

導演: Andrey Nekrasov
編劇: Olga Konskaya / Andrey Nekrasov
主演: Alexander Litvinenko, Boris Berezovsky and Andre Gluckmann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 英語 / 法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2007-08-31
片長: 104分鐘
又名: Poisoned by Polonium: The Litvinenko File
IMDb鏈接: tt1038914

劇情簡介

這部紀錄片是關於被謀殺的俄羅斯前特工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片中利特維年科的遺孀瑪婭娜接受了長時間的採訪,影片暗示,俄政府應該為利特維年科的死負責,而不應該把責任歸到恐怖分子身上。
利特維年科的觀點,也就是這部影片導演想表達的中心意思,就是俄羅斯的聯邦安全局只是克格勃的變身而已,FSB參與金融醜聞和政治謀殺的所作所為顯示俄精英階層內部貪污腐敗現象比民眾想像得還要嚴重。思想意識可能已經變化,但有權勢的還是同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