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掖平

李掖平

李掖平,女,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師範大學傳媒學院副院長、山東師範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電影學博士碩士學位學科帶頭人;女性文學研究所所長;山東師範大學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兼任山東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和女性文學研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科研成果


李掖平
李掖平
目前獨立主持的科研項目:山東省社會科學重點項目〈中國當代大眾文化研究〉(2003年立項),山東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研究〉(2003年立項)。

出版專著


(1)《現代作家新論》,海天出版社1998年4月版;
(2)《新時期文學綜論》,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4月版;
(3)《天教歌唱 徐志摩》,山東畫報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4)《洞徹人生的悲涼一一張愛玲創作論》,五洲傳播出版社2001年3月版。

學術合著


(1)《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5 年6月版
(2)《中國現代文學史實用教程》齊魯書社1999 年8月版
(3)《中國現代文學精選作品導讀》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 年6月版
(4)〈兒童文學概論〉山東友誼出版社1996 年12月版
(5)〈畢業論文的撰寫與答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
(6)〈山東新時期文學鳥瞰〉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年12月版

主編叢書


(1)〈創世紀文論〉(10冊)海天出版社1998 年12月版
(2)〈新視野批評文叢〉(12冊)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3)〈愛與愛的訴說——古今愛情詩對照鑒賞〉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4)〈現代中國文學作品導讀〉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9月版
(5)〈20世紀中國新詩名作解讀〉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代表性論文


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當代作家評論〉、〈山東社會科學〉、〈山東師範大學學報〉、〈文藝報〉等國家級、省級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代表性論文如下:
(1)《論葉靈鳳的小說創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3年第3期
(2)《中國現代新詩審美品格辨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第6期
(3)《徐志摩研究綜述》,《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第4期
(4)《象徵詩美的追求與創造》,《北京師範大學學報》96年第1期
(5)《論張愛玲的女性意識》,《揚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6)《當前女性詩歌的解讀與剖析》,《揚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7)《李金髮、戴望舒詩歌比較論》,《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7)《為現代都市繪態畫魂》,《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8)《洞開女性生存的悲劇真相》,《理論學刊》2004年第3期
(9)《忠於地的歌吟——山東作家小說創作綜論》《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第2期
(10)《民族歷史的傳奇敘事》《文藝報》2004年6月16日

獲獎情況


1、論文《中國現代新詩審美品格辨析》獲第13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論文《象徵詩美的追求與創造》獲1998年山東省首屆劉勰文藝評論獎;
3、專著《洞徹人生的悲涼一一張愛玲創作論》獲第17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4、教改立項〈以教材改革為龍頭推動教學改革的全面發展和深化〉(第3位主持人)獲2000年山東省教委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5、此教改立項2001年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6、論文《論張愛玲的女性意識》1998年獲國家“九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優秀論文獎
7、教學方面先後獲1995——1996學年、1996-1997學年、1998——1999學年、2000-2001學年、2002-2003學年5項山東師範大學教學優秀獎;
8、論文和專著先後獲1993年、1995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3年山東師範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三項、“五個一”精品工程獎一項;
9、2001年獲山師大首屆大學生“良師益友”榮譽稱號
10、2004年獲山東師範大學“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筆名夜平。女。山東淄博人。1982年畢業於山東師大中文系,並於1985年在該校獲文學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師大女性文學研究所所長。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現代作家新論》、《新時期文學綜論》、《洞徹人生的悲涼》、《天教歌唱》、《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專題研究》,論文《論葉靈鳳的小說創作》、《中國現代新詩審美品格辨析》、《徐志摩研究綜述》、《象徵詩美的追求與創造》、《論張愛玲的女性意識》、《當前女性詩歌的解讀與剖析》、《李金髮、戴望舒詩歌比較論》、《為現代都市信息畫魂》、《洞開女性生存的悲劇真相》。作品多次獲國家級和省級社科優秀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