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王瓚的結果 展開

王瓚

清末最後的秀才

王瓚(1881~1960),男,字獻珍,號翠雲。福建清流城關人,清光緒七年(1881)生,為清末最後一科秀才。

基本介紹


生平事迹
王瓚從福建省立全閩師範學校畢業后,回縣創辦清流縣立豐山高等小學,他廢除體罰,把注入式教學改為啟髮式教學,開闢操場,注意體育活動。首屆學生畢業后,學生人數倍增。遂在書院旁新建教室、膳廳、宿舍等,充實學校設備。以後該校幾經易名為縣立第一小學、縣立中心小學、城關小學,王瓚仍在該校執教。共教畢業班級30多期,畢業學生2000餘人,有的學生考入連城寧化長汀、福州等地的中學或師範,或由中學而升入北大、廈大、音專、暨南、同濟等大學,為清流造就一批人才。
軍閥混戰時期,受軍隊騷擾,學校被過境軍隊佔為駐所,設備屢遭破壞。除大部隊過境無法上課外,其餘小部隊佔住時,王瓚均親自向其長官交涉,要求軍隊他遷駐所,讓學生能照常上課。
民國12年(1923)暑期,應漳州道尹開運動會的號召,王瓚選拔10餘名學生親自率領到漳州參加運動會,獲田徑賽第二名,為清流運動員首次外出參賽奪得榮譽。
民國時期的教育經費,常被縣長挪用,甚至半年不發工資。為不誤兒童學業,他一面向縣長交涉支付積欠,一面自行張羅借貸,克服困難,照常上課,用熱心教育的實際行動,迫使縣長清發積欠,使得師生更加團結。
民國31年,王瓚獲省優良教師的獎勵。同年,本縣創辦簡易師範,他負責籌備,后改任簡師教員。由於工作積極,民國34年間,由省教育廳派任為簡易師範學校校長,該校共畢業兩期學生,為清流培養一批師資。
民國36年,簡師改辦為清流縣立初級中學,以暨南大學畢業的鄒聖基為校長,王瓚仍任教員。鄒在小學就讀時,王瓚是他的老師,今日師生同校辦學,更加同心同德,致力家鄉的教育事業。
1950年春,清流解放,王瓚受聘任初中教員直至1952年。1960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