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齒,漢語詞語,比喻排列整齊之物。亦作“鴈齒”。比喻排列整齊之物、橋的台階,草名。
1.比喻排列整齊之物。
北周庾信《溫湯碑》:“秦皇餘石,仍為雁齒之階。”
倪璠註:“雁齒,階級也。《白帖》:‘橋有雁齒。’”唐
白居易《
答客問杭州》詩:“大屋詹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2.常比喻橋的台階。唐白居易《
答王尚書問履道池舊橋》詩:“虹梁雁齒隨年換,素板朱欄逐日修。”宋
張先《破陣樂·錢塘》詞:“
雁齒橋紅,裙腰草綠,雲際寺、林下路。”清
金農《十五夜對月有懷淮上舊遊》詩:“西風一桁秋河路,涼笛三更鴈齒階。”
3.草名。《
爾雅·釋草》“綿馬,
羊齒”晉
郭璞註:“草細葉,葉羅生而毛,有似羊齒,今
江東人呼為雁齒。”《梁書·沉約傳》:“雁齒麋古,牛唇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