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以龍

白以龍

白以龍(1940年12月22日)出生於雲南省祥雲縣。是力學家。196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得到了熱塑剪切模型方程、不穩定性條件、局部化演化規律和剪切帶結構等重要結論,以及剪切帶控制延性極限的機理。針對真實材料受載產生大量微損傷的問題,建立了亞微秒和多應力脈衝技術,發展了統計細觀損傷力學,提出了損傷局部化準則、演化誘致突變、跨尺度敏感性等概念和模型。

人物簡歷


1940年12月22日 出生於雲南省祥雲縣。
1958—1963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學習。
1963—1966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
1979—1980年 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
1980—1981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
1966—1978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79—1981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2—1985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6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1987年 博士生導師。
1987—1994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
1984—1988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室副主任。
1984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
1988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連續介質力學開放實驗室副主任,1993年任主任。
1990年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
1991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改稱院士)。

個人概述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非線性連續介質力學開放實驗室主任。突破國際慣用的對變形局部化的經驗描述,領先建立了熱塑剪切模型議程,得到關於熱塑不穩定條件、局部化演化規律和晚期剪切帶的創新結論,一些文獻稱之為“白氏模型”、“白氏判據”。
白以龍
白以龍
根據塑性變形局部化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延性極限的不穩定性機理、剪切帶對延性破壞的作用,闡明了長期未能解釋的現象。針對真實材料受載產生大量微損傷的難題,創立了亞微秒應力脈衝技術,建立了微損傷的非平衡統計演化和實驗基礎。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70年代參加爆炸法製造金剛石的工作,研究了應力波的衰減機理,解釋了核爆炸波的傳播。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職業


主要從事爆炸力學和非線性連續介質力學的研究。
80年代初,突破當時國際慣用的最大應力經驗描述,領先建立了熱塑剪切模型方程及變形局部化演化的一系列創新結論,被國際一些著名實驗室證實和文獻引用,一些文獻稱其為"白模型"、"白判據"。
根據變形局部化的分析,提出延性極限的不穩定性機理,闡明了長期未能解釋的變形極限圖。針對真實材料受載產生大量微損傷的問題,建立了亞微秒應力脈衝技術和微損傷非平衡統計、成核、演化和臨界突變的理論。

社會經歷


白以龍,1940年12月22日出生於雲南省祥雲縣的一個職員家庭里。原籍天津市。他的小學生活,輾轉南北,1946年至1950年,先後在昆明、杭州讀書。
白以龍
白以龍
1950年遷到北京。
1950年至1952年在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上學至初中畢業,1955年至1958年在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讀高中。其間,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58年9月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得到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教導。在大學5年的學習中,學習成績一直優秀,是品學兼優的學生。
1963年7月,大學畢業后,根據錢學森教授建議,校方同意全班同學繼續留校深造,於1964年2月,經推薦與考試,錄取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鄭哲。

研究成果


白以龍的主要學術成就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熱塑剪切模型方程熱塑變形局部化是材料非線性變形並導致最終破壞的重要形態。在70年代就引起學術界和工程界的關注,但一直沿用經驗性的最大剪應力準則,使研究無法深入。80年代初,白以龍突破國際慣用的這種經驗描述,領先建立了描述這類現象的熱塑剪切模型方程,打開了從機理和演化過程進行材料破壞研究的道路,並用穩定性分析得到了失穩條件。他指出最大剪應力準則是熱塑失穩的近似表示。這個模型和失穩判據,被國外一些文獻稱為Bai模型,Bai判據。這一工作成為該領域後續文獻常被引用的一個基本文獻。如:SandiaLab、MIT等單位的文章指出:“這個模型是這些物理現象的典型代表”,是“典型模型問題(Prototypical)”。國際上圍繞Bai模型和理論展開了許多工作,這些工作或者稱用他們的方法“導出Bai氏不穩定性判據的一種特殊情況”,或者稱他們的工作是對上述工作做“三維推廣”。一些綜述文獻則指出:“用該判據給出了一些材料對絕熱剪切敏感性的分類,這個分類與實驗結果符合得很好”,“能更正確描述”。
白以龍
白以龍
(二)澄清了不穩定性和局部化之間的關係。表明絕熱剪切帶,是由非線性變形功和熱擴散共同控制的變形晚期准靜態耗散結構,從而闡明了這類剪切帶為什麼在多類材料中廣泛發生的機制。在此基礎上,首先給出了剪切帶寬度的公式,這一工作隨即被美國海軍武器中心等幾個實驗室證實。特別是被美國Brown大學用微米微秒精度的瞬態溫度和變形場測量,分別在幾種材料上證實。他們總結寫道:“計算值與實際觀測值的符合是相當令人滿意的”。近幾年,白以龍進一步研究給出了模型方程的標度化形式,指出非線性功和兩類不同耗散——熱耗散和動量耗散的共同作用,是剪切帶花樣形成的控制機制。
(三)將上述材料不穩定性、剪切帶等概念,用於延性破壞,特別是加工中的延性極限。英國鋼鐵公司指出:“用該方法已能夠定性地解釋冷墩中一些過去無法解釋的現象”。對總結這方面工作的專著,塑性力學權威R.Hill寫道:“在航海圖上還沒有標記的水域中,有一個可靠的領水員,將是件幸事。”“您的書將揭示在這類假說和數據擬合的混亂海洋中的某些真正的科學內容。” (四)為進一步揭示大量細觀局域性損傷的演化和機理,創造了亞微秒脈寬的應力波技術。從實驗上揭示了大量細觀損傷的成核規律,發現了損傷臨界現象,同時提出了微損傷統計演化的模型方程和早期解,建立了微損傷非平衡統計演化的理論和實驗基礎。
(五)將上述微損傷演化研究用於解決我國導彈抗核加固工作,在他負責承擔的材料熱激波響應的研究中,所提供的短應力脈衝方法、臨界損傷標準和層裂判據,為我國新一代戰略導彈突防設計,提供了有效的材料篩選方法和設計依據。航天部門評價,這對“抗核加固設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70年代初,他和同事一起在國內首先用爆炸法製成金剛石微粉。70年代末,他提出地下核爆炸應力波衰減機理。這項工作內容被納入“流體彈塑性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方面的應用”的成果中,此成果於198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白以龍積極參與國內外多方面的學術工作。他是《中國科學》的副主編,歷任中國力學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力學學報》常務編委。他還是英國《Internationa1JournalofImpactEngineering》的編委,美國《AppliedMechanicsReview》的評論員,法國《DYMAT》顧問委員會的委員。

主要論著


1、白以龍 應力波在線性磁滯體中的衰減 力學學報,1978,4:135.
白以龍
白以龍
2、Bai YL.ACriterion for thermo-plastic shear instability.shockWaves and High Strain Rate Phenomena in Metals,ed.by MeyersMA.and Murr L E.Plenum N Y,1980.277~284.
3、Bai YL.and Johnson W.The effects of projectile speed and mediumresistance in ricoshet off sand.J Mech Engng Sci,1981,23:69~75.
4、Bai YL.Thermo—plastic instability in simple shear.JMech PhysSolids,1982,30:195~207.
5、Bai YL Cheng C M.and Yu SB.On evolution of thermo—plastiCshear band.(lecture presented at 16th Int Cong of Theo and ApplMech,Denmark,Aug.1984).Acta Mech Sinica,1986,(2):1~7.
6、B.Dodd Y.L.Bai.Ductile Fracture And Ductility—withApplication to Metalworking,Academic PreSs,London:1987.
7、白以龍,鄭哲敏,俞善炳。熱塑剪切帶後期演變的準定常近似。固體力學學報,1987,2:153~158.
8、Bai Y L.Ke Fujin and Luo Limin.Statical modelling of damageevolution in spallation.Journa1 de Physique,1988,49(9):215~221.
9、Bai Y L.A diabatic shear banding.ReS Mechanica,1990,31:133~203.
10、白以龍,柯孚久,夏蒙棼。固體中的微裂紋系統統計演化的基本描述。力學學報,1991,23(3):290~298.
11、Bai Yilong,Ling Zhong,Luo Limin and Ke Fujiu.Initialdevelopment of microdamage under impact loading(Presented at11th U.S.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Mechanics,Tucson,U.S.A.,May,1990).Trans ASME,J Appl Mech,1992,59,622~627.
12、BaiY.L,Dodd B.adiabatic shear localization.Pergamon.Oxford: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