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競賽
勞動競賽
勞動競賽又稱“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社會主義勞動者之間為完成和超額完成國民經濟,推動社會經濟的進步而開展的競賽活動。是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產物,也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表現。
社會主義制度下充分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首創精神,進行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方法。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可以增強廣大勞動者的集體主義精神,創造和推廣新的生產技術和操作方法,改善勞動組織,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於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社會主義經濟效益,完成和超額完成國民經濟計劃,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勞動競賽
蘇聯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
蘇聯在各個歷史時期勞動競賽表現為不同的形式和特點。蘇維埃國家建立初期,勞動競賽的形式為共產主義義務星期六。1919年 5月10日,莫斯科—喀山鐵路工人第一次舉起了共產主義義務星期六的旗幟。同年6月,列寧在《偉大的創舉》一文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指出共產主義義務星期六是比推翻資產階級更困難、更重大、更徹底、更有決定意義的變革的開端。在恢復時期,勞動競賽的形式為生產會議,最先出現在列寧格勒的企業當中。1925年召開的聯共(布)第十四次黨代表大會把它確定為工人參加生產管理的一種主要形式,並一直沿用下來。30年代初期,勞動競賽的形式為突擊手和突擊隊運動,特點是充分利用工作日,提高產品質量。這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增加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1935年產生的斯達漢諾夫運動,是影響最深遠的勞動競賽形式。1935年 8月30日,頓巴斯“中央-伊爾明諾”煤礦採煤工Α.г.斯達漢諾夫(1906~1977)在一個工作班的時間內採煤120噸,超過定額13倍,創造了當時世界上採煤的新紀錄。斯達漢諾夫運動的特點是在工人文化技術水平提高的基礎上,採用新技術,改善勞動組織,革新工作方法,以保證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聯共(布)中央在1935年11月17日專門召開了全蘇斯達漢諾夫工作者第一次會議,同年12月並在中央全會上確定了各部開展斯達漢諾夫運動的具體措施,從而使這一社會主義競賽運動得到推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勞動競賽的新形式為共產主義勞動態度運動。它要求勞動者既要爭取達到較高的生產指標,又要養成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以利於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多方面的任務。
中國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
勞動競賽
在中國,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所採取的措施是:①加強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教育,提高廣大勞動者的思想政治覺悟。大力表彰先進人物、先進集體的模範事迹,為群眾樹立學習的好榜樣。②從實際的需要和可能出發,確定恰當的競賽形式和內容,不斷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提高競賽的水平。③堅持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使勞動者從物質利益上關心自己的勞動成果。④加強競賽的組織領導。勞動競賽的任務要切實落實到企業,由企業行政、工會、共青團分工負責,並做好評比獎勵工作。
列寧:《怎樣組織競賽》,《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斯大林:《群眾的競賽和勞動熱情的高漲》,《斯大林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組織廣大職工開展勞動競賽,是中國工會的優良傳統。那麼,在當前新的形勢下怎樣科學地運用好這個載體來充分調動、保護、發揮好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各級工會組織面臨的新課題。一、當前開展勞動競賽面臨的困難及原因。勞動競賽一直以來受到各級黨政工的重視,然而隨著形勢的發展,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勞動競賽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目前主要表現在職工對參加勞動競賽的積極性不高、要求不強烈、參賽面不普遍上。
究其原因,一是認識偏差。有的人認為勞動競賽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現在強調的是人本管理,追求的是經濟效益,搞勞動競賽不合時宜;二是勞獲分離。對在勞動競賽中的有功人員物質獎勵甚微,精神鼓勵不多,勞動競賽缺乏必要的內動力;三是流於形式。
二、創新理念,賦予勞動競賽新活力。在新的形勢下開展勞動競賽,要突出重點,大膽創新,這樣才能激發廣大職工參與的積極性。
一要抓住三個層面。即勞動者、管理者和監督者三個層面。競賽的主體是勞動者,沒有勞動者積極參與的競賽是沒有生命力的。要啟發勞動者的覺悟,抓住勞動者最關心而又是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把競賽轉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管理者要把現代化科學管理方法和手段引進競賽,把勞動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關心企業、搞活企業上來。監督者要通過監督機制來確保競賽活動的公平、公開、公正。
二要把握三個結合。首先,勞動競賽要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勞動競賽必須貼近企業的實際,把勞動競賽的成果體現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體現在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其次,勞動競賽要與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勞動競賽可以涵蓋的活動內容比較豐富,要真正取得實效,必須緊扣中心工作,按照黨政不同階段的中心工作確定勞動競賽活動的重點或主題,為中心工作服務;另外,勞動競賽要與職工素質工程有機結合起來。要通過群眾性崗位技術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提高職工的崗位技能;要通過引導職工樹立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職工學習知識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改革創新的能力。
三要實現三個轉變。通過勞動競賽,要努力實現企業、職工和機制的“三轉變”。一是發展模式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傳統勞動競賽由於計劃經濟的因素,往往把眼光盯在產量、數量、速度上,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生產經營要圍繞市場轉,勞動競賽也必須跟進市場,瞄準市場變化來開展。各行各業在開展勞動競賽過程中,要以質量、技能、安全、效益、管理、文明等綜合目標的評價來比高低。通過競賽,促使企業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行業由大向強轉變,服務由以我為主向以人為本轉變;二是職工素質結構由體力型向智力型轉變。在新形勢下,職工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科技日新月異進步的要求,就要加強學習,就必須用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充實自己;三是激勵機制由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向精神、物質獎勵並重轉變,實現精神激勵與物質獎勵的統一。這既體現市場經濟的原則,也是勞動競賽能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