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森

抗日英雄

張樹森,抗日英雄,出生於1928年6月,桓台縣石橋區果里鄉馬家莊人。

人物簡介


張樹森,8口之家, 依賴父張濟元耕種3畝薄地和外出扛活維持生計,常年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張樹森8歲時就牽著母親的衣襟沿門乞討。 12歲時經人介紹到周村裕德池澡堂打雜,因受不了老闆的虐待跑回家,13歲又跟人學打鐵,苦難的經歷磨鍊了他堅毅頑強的品格。1942年,他秘密參加了抗日游擊隊,任情報員,1943年正式入伍。1944年因其機智勇敢,調任渤海軍區警衛員,後任偵察排副排長、排長。解放后,曾任邊防公安檢查站副站長、團教導隊副隊長、代理連長、連長、三十九師教導營連長等職。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 張樹森奮不顧身,英勇善戰,先後參加戰鬥160多次,立大功18次。
參加的戰役有:孟良崮戰役、濰縣戰役(立特等功)、濟南戰役(立大功)、萊蕪戰役、淮海戰役、張店戰役(立特等功)、桃村戰役。解放后,在雲南地區參加剿匪,立大功兩次。

人物經歷


1950年,他被評為全國二級戰鬥英雄,參加了全國戰鬥英雄表彰會。
1956年4月,授予解放勳章一枚。 英雄張樹森為人豪爽,膽量超群,又加上機智多謀,眼明手快,在他擔任的偵察工作中,多次化險為夷,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48年春,解放山東首府濟南前夕,偵察英雄張樹森奉山東軍區司令部的命令,帶領偵察排,負責偵察濟南敵軍的兵力部署、火力配備情況。他和偵察排的戰友兩闖濟南城,在強敵的巢穴里鬥智斗勇,三次捉“舌頭”。從活捉的吳化文的警衛團長口中,獲取了大量的重要軍事情報,為解放濟南做出了貢獻。張樹森同志的戰鬥事迹,曾在《攻克濟南》一書中作了詳細介紹。 濟南戰役后,張樹森又參加了多次戰鬥。後來隨軍南下,打過長江,直指大西南,在雲南邊境剿匪鬥爭中又屢立功勛。
1965年9月,張樹森脫下戎裝,告別了22年軍事生涯,轉業到地方工作。
1966年2月調回山東,任墾利縣勝坨工商所所長。 張樹森同志在部隊曾3次負傷,被評為3級殘廢,解放后曾因肺病住院療養,加之工作勞累等,致使身體越來越差。
1977年6月7日,因病經搶救無效,在勝坨病逝,終年49歲。 張樹森生前曾在墾利縣許多機關、學校、工廠及勝利油田、軍馬場等單位講述了自己和戰友的英雄業績,對廣大人民進行了革命傳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