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森

青藏鐵路勘測設計的總工程師

張樹森,是上個世紀70年代主持青藏鐵路勘測設計的總工程師。

簡介


用雙腳踏勘青藏鐵路
今年已經75歲的張樹森,是上個世紀70年代主持青藏鐵路勘測設計的總工程師。談起青藏鐵路,老人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張樹森說:“青藏鐵路和三峽工程一樣,都經歷了太多的曲折和期待,在多少人的努力下,如今都實現了,不容易啊!”他感慨地對記者說。
由於受國力和客觀條件的限制,青藏鐵路的勘測設計工作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經歷了“三上兩下”。張樹森主持了第二次勘測階段。“我們在上世紀50年代第一次勘測資料的基礎上,繼續完成勘測,為第三次勘測又積累了大量數據和資料,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一次。”
1974年下半年,國家決定再次啟動青藏鐵路的勘測設計工作,43歲的張樹森被任命為青藏鐵路勘測設計總工程師。
由於青藏鐵路經過特殊的地質結構,世界上沒有可以參考的對象。作為總工程師,張樹森最擔心的就是勘測數據的準確性。為了保證野外調查的基礎性資料數據的準確,張樹森制定了嚴格的勘測制度,並且帶頭親自跑到每一個工點,現場核實數據。在唐古拉山口,由於缺氧,張樹森的手指甲慢慢變紫,呼吸也越發困難。在隊友的幫助下,張樹森在工點稍作休息,指甲的顏色才慢慢恢復正常。
“作為總工程師,必須一個工點一個工點看,樁基必須一個挨一個核對。幾年下來,走通了青藏鐵路全線1000多公里。”用雙腳踏勘青藏鐵路令張樹森感到自豪,而更令他欣慰的是,由他主持的第二次青藏鐵路勘查設計,數據和資料沒有出現任何差錯。

採訪感言


“青藏鐵路的建設,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張樹森告訴記者,當年受到國力限制,在設計鐵路時,僅僅能保證鐵路修通,火車能安全通過,對於列車運行速度等問題都沒能顧及。張樹森自豪地對記者說:“現在修通的青藏鐵路,充分考慮了列車速度和安全的要求,列車最低時速都要求100公里以上,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採訪即將結束,記者要求看看當年勘查人員奮戰在青藏鐵路的資料照片。張樹森告訴記者,當年勘查隊只有工程地質的技術人員有相機,但作為工程工具,張樹森規定,嚴禁為私人拍照。就這樣,作為總工程師的張樹森也沒能留下一張當時的照片。“雖然當時沒有留下照片,但是如今鋪就在青藏高原上的鐵路已經承載著我們太多的記憶,並將成為我們永遠的驕傲!”張樹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