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

嚴歌苓創作長篇小說

《芳華》是當代作家嚴歌苓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17年4月。

該小說以20世紀70年代為背景,圍繞男兵劉峰因“觸摸事件”被處理這一情節,講述了以劉峰、何小曼等人為代表的一代文工團人的命運變遷。小說用四十餘年的跨度,展開眾人命運的流轉變遷,講述劉峰的謙卑、平凡及背後值得永遠探究的意義。

2017年12月15日,根據該小說改編,由馮小剛執導、黃軒領銜主演的電影《芳華》上映。

內容簡介


20世紀70年代,一些有文藝才能的少年男女從大江南北挑選出來,進入某部隊文工團,擔負軍隊文藝宣傳的特殊使命。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蕭穗子在這個團隊里朝夕相處,她們才藝不同、性情各異,碰撞出不乏黑色幽默的情境。嚴格的軍紀和單調的訓練中,青春以獨有的姿態綻放芳華。
劉峰,是這個文工團里最不起眼的男兵,比起那些才華橫溢的男樂手、英俊瀟灑的男舞蹈隊員,他個子不高相貌平平也無才藝。他自覺地承包了團里所有的臟活累活,慢慢的,他成了每個人潛意識裡的依靠,大家有了任何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劉峰”。他被大家公推為“模範標兵”,得到了各級表彰。他在這樣的被需要中活得心滿意足,並深深地愛上了獨唱演員林丁丁。當他經過幾年漫長的等待,在他認為恰當的時機向丁丁表白時,他萬萬沒有料到,得到的是跟丁丁以及大傢伙兒平時對他的推崇完全相反的驚恐的拒絕。
事情引起了組織的注意,劉峰遭到公開批判,然後被下放伐木連當兵。中越邊境發生衝突,劉峰迴到了他的老連隊,野戰部隊的一個工兵營,這次戰爭讓劉峰失去了靈巧的右臂,剝奪了他安身立命的能力。從此劉峰只能靠著冰冷的塑料假肢過著貧困潦倒的日子。了解到劉峰的境遇后,蕭穗子和郝淑雯踏上了尋找劉峰的路,她們付小費給站街的妓女打聽消息,找尋有線索的地址,郝淑雯還央求丈夫給劉峰一份工作。何小曼先找到了患有腸癌的劉峰,陪伴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創作背景


《芳華》內封
《芳華》內封
《芳華》故事源於2013年馮小剛和嚴歌苓的一個約定——因為兩人都曾在文工團服役,成長的年代也差不多,所以約好創造一個貼近親身經歷的文工團故事。2016年4月,嚴歌苓寫完了初稿,當時該書還叫《你觸摸了我》。馮小剛建議改名字,嚴歌苓便提供了幾個選項:《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馮小剛選中了《芳華》,他解釋道:“芳”是芬芳、氣味,“華”是繽紛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氣息,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嚴歌苓坦言,她用了四五年時間一直在解構、打磨《芳華》,她甚至將自己想象成“穗子”。而穗子寫過的情詩、做過戰地記者都是嚴歌苓的親身經歷,實際上《芳華》是對他們那代人的青春做了批判式的懷念,她在書里做了許多懺悔。

人物介紹


劉峰:熱情善良、真摯誠懇。他無怨無悔地承擔了文工團大大小小的臟活累活。文工團的年輕士兵給他起了個諢號“雷又鋒”(又一雷鋒),他默默地做著一顆螺絲釘,妥帖地嵌進“集體”這塊木頭裡,併當選為全軍學雷鋒標兵。但一次自以為時機成熟的表白和情不自禁的“觸摸”,讓人們心中的劉峰跌落神壇,變成了口誅筆伐、檢舉批判的對象,凄惶地下放連隊。
何小曼:她是個“拖油瓶”,和母親一起進入一個老幹部家庭。母親委曲求全如寄人籬下,何小曼的少年生活十分不幸。進入文工團后,她的屈辱遠未結束。後來,她鬼使神差地上了前線併當了英雄,每天接受崇拜,但何小曼知道自己是怎麼成為英雄的,她難以超越這個巨大的痛楚,於是得了精神分裂症。三年之後,她痊癒留在軍區醫院當宣傳幹事,還找到了劉峰。
林丁丁:文工團獨唱演員,劉峰的暗戀對象。她來自上海,一心想攀高枝嫁給高幹子弟,還周旋於鰥居的內科醫生和油滑的攝影幹事之間,接受他們的示好與追求。但面對劉峰的求愛,她卻驚慌失措地大喊救命。
蕭穗子:故事的敘述者,作家。她親歷了何小曼與郝淑雯等人在文工團里的爭執,也見證了劉峰坎坷的命運起伏。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芳華》書寫了一群正值芳華之年的男兵女兵們的青春軼事。小說展示了特定年代,主流意識形態和公眾輿論對異性之間交往的嚴格規約,這與青春期特有的荷爾蒙衝動和性成熟階段的身體覺醒構成激烈衝突。“曲線言情”的含蓄晦澀和“隔空示愛”的身體禁忌,成為這種根深蒂固的“潛意識”支配下,異性之間流露好感和愛意的權變之策,常常發生詞不達意、言不盡意,甚至“表錯情”“會錯意”的尷尬局面。小說的核心情節——“觸摸事件”,便是引發當事雙方及一眾旁觀者劇烈的心理震蕩的極端事例。這一“觸摸”引發的身心傷痛不僅改寫了劉峰的人生走向,也波及與之相關的何小曼、林丁丁、郝淑雯、蕭穗子等人,“觸痛”深植於每個人心靈最隱秘的角落,需要用漫長的未來歲月去反芻、去認知、去審視、去消化,撫平創傷。
《芳華》是人到中年的嚴歌苓再次向青春歲月的回眸凝望,也是對蘊含在家國歷史之中的個體記憶的再審視——對它的“山山水水”展開一次深度開掘和打撈。作為“有我”寫作的又一次傾情試驗,《芳華》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回到了成長的“原點”,從“身體”出發,追溯悲劇的根源,既呈現了權力和公共意識對人的本能慾望的塑造和規約,也喻示了這種“塑造”和“規約”如何造成個體人格的扭曲和殘缺。“觸痛”既是劉峰、何小曼等人成長的代價,也是迫使他們走上自我確證和救贖之路的出發點和轉折點。
藝術特色
《芳華》中70年代文工團的故事,與嚴歌苓的人生經歷重合,且小說又採用第一人稱“我”來敘事,加之“我”的作家身份,因此讀者常會不由自主地將小說中的“我”等同於嚴歌苓本人,甚至將《芳華》看作嚴歌苓的自傳性作品。然而,嚴歌苓卻又在小說中不斷地提醒著“我”的作家身份,讓“我”以“作家的想象”為由理所當然地突破第一人稱視角的限制而進入全知視角,迫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思考故事的真實性與虛構性問題,從而創造出了複雜的互文性審美效果。總的來看,嚴歌苓正是通過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向其他視角的多重轉換,令《芳華》呈現出複雜的敘述結構,創造了豐富的審美效果,並一再地建構又消解著小說的真實性幻象,令小說的虛構與現實的映射表現的模糊與含混。
嚴歌苓在《芳華》中想要尋求一種寫作方式上的創新嘗試。敘述者“我”——小穗子既參與記憶之中,又隨時準備跳出故事之外。在娓娓講述后又筆鋒一轉,“我想我還是沒有把這一家人寫活,讓我再試試。”一句話毫不留情地將讀者拽出故事,與講述者一同冷靜旁觀。這種安排頗有布萊希特“陌生化”理論的味道,演員在台上突然跳齣劇情直接面向觀眾講話,使觀眾不會沉浸於劇情之中與角色同呼吸共感受。

作品評價


《人民日報》:《芳華》塑造了一組文藝兵群像。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芽。小說用四十餘年的跨度,展開他們命運的流轉,有著對一段歷史、一群人及潮流更替、境遇變遷的複雜感懷。
芳華
芳華
《西安晚報》:《芳華》涵蓋了嚴歌苓的青春與成長期,她在四十餘年後回望這段經歷,筆端蘊含了飽滿的情感。青春荷爾蒙衝動下的少男少女的懵懂激情,由激情犯下的過錯,由過錯生出的懊悔,還有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嚴歌苓與彼時的小女兵蕭穗子在作品里構成了時空以及理性與感性的對話關係,重新呈現了當時年代里青春的混沌、感性與蒙昧。

出版信息


出版時間出版社ISBN版本備註
2017年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978-7-02-012372-8第一版 

作者簡介


嚴歌苓,小說家,編劇。1986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9年赴美留學,獲藝術碩士學位。旅美期間獲得十多項美國及台灣、香港地區的文學獎,並獲金馬獎最佳編劇獎、美國影評家協會獎。2001年加入美國電影編劇協會。代表作有《扶桑》《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陸犯焉識》《媽閣是座城》《金陵十三釵》《白蛇》等。
嚴歌苓
嚴歌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