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宓文

王宓文

王宓文(1903.4.18-1972.2.5),字藝初,號惕齋,江蘇省泰縣人。早年負笈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前身),獲英文系文學士學位。

目錄

正文


王宓文(1903.4.18-1972.2.5),字藝初,號惕齋,江蘇省泰縣人。早年負笈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及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前身),獲英文系文學士學位。畢業後曾任南京鐘南中學校席。南來後,先後任吉隆坡尊孔中學,馬六甲培風中學,新加坡華僑中學校教席,印尼泗水華僑中學校長等職。1931年受任霹靂州華校視學官,戰後升任馬來亞教育部華校總視學官。1946年曾回到南京中央大�附中任教,然迫於局�,旋即返回南洋。1955年退休後,曾赴英國倫敦博物院研究中華文化。1959年友出任柔佛州寬柔獨立中學校長,1968年辭職,但仍被聘為顧問。在任期間,苦心擘創,校務猛進。又儘力提高華文程度,極著聲譽。王校長於1972年2月7日因病與世長辭。他生平素愛作詩文。所著詩文為士林所重。已出版的有《王宓文先生燼餘稿》、《惕齋文存》等。
先生是��西�著名教育家,其品德��素�人敬佩。�事教育工作多年,在吉隆坡、�六甲及怡保等�教育界,皆流�著�於他的杏�佳�。1959年王宓文�新山主持�柔中�校政,更是�立��,��中的��水平根基奠下了扎�的基�。
�柔是全�第一�宣布不改制的�文�立中�。正值用人之�,王宓文出任�中校�,��、�立了�柔中�的����。在他掌校的十年�,是�中最�辛的一段�期,王校�力求改革,奠定方向,�力��各方�秀��,在教�方�和�程上都作了不少新�置和�整,使�中更具�前瞻性的�特���格,但�非�新立�,�波逐流或��取�。在�持�文教育的完整性和自主性的原�上,也同�兼��代需求,集理想���於一�。
如今�中的一些重要教�方�都是在王宓文校��代�立下�的,包括文理分科、三�並重、高中理科班�理�用英文�本、免���籍�生就�、多元化��宗旨、注奉自���、品�兼重,�要求高中三�生必�撰�一篇五千字以上的���文,等等。
王宓文是位和�可�的校�,在他�公桌後��著「��善�」的匾�。王校���生的印象是�不�脾�。他�是苦口婆心的��,用�心感化�子,非到�不得已,�不�易���生。
但,所��柔以教,君子和而不流。王校�主政�中十年,�非一帆��。最令他困�的,莫�於1959年至1962年�文中�改制�潮下各�有形�形的外在�力。王校�所承受的�力,非局外人所能理解。可是他始���柔董事站在同一��,�持�校�位,�什�也�法迫他改�立�。
1972年王宓文�世��。出�之日,送�人士超�千人。�送��伍抵�新山市��,突�盆大雨,�柔子弟�持步行。���到�山�,疾雨中,百人踏著泥�,扶著�柩上山,此情此景,莫不�容。
�良�教授�喻王宓文校�是一位古道��的一代「醇儒」。而王宓文之子,�代�者王�武教授�在2002年《王宓文�念集》推介�上如是�:父�王宓文生前多次提起,在�中工作,是他「一生最��的�局」。「一方面父���在�柔的十年,他能�助��的�中教育系�成全�一�社��力,一方面又有��建立他向�重�的�代化教育理想。」�是王宓文的教育理想,「其重�在��生多����人本事的���境,叫他�能在��西�多元民族的社�,掌握最先�的科�理�和精通��或三��言。教育要向外,�本能,�才使�生�校後能�付�代化的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