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洞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狐狸洞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狐狸洞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沙蕪鄉洞口村,安砂水電站庫區內,因相傳古時有狐狸在此成仙而得名。狐狸洞群又稱“八閩歷史第一洞”。
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沙蕪鄉洞口村,安砂水電站庫區內,因相傳古時有狐狸在此成仙而得名。在眾多石灰岩構成的景觀中,主要的有狐狸洞、燕子洞、化身岩、白龍岩、磯頭洞等。
狐狸洞
狐狸洞,洞口朝南,高出附近河床約80米,洞深10多米,最寬處4米,高不及5米。洞深處殘存堆積物約12平方米,厚度約3米。1988年,省文物普查人員在洞內發現一枚更新世晚期的古人類下臼齒化石和華南巨貘、無頸鬃豪豬、熊、鹿、野豬等哺乳動物化石,填補了本省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將福建人類活動的歷史上推到1萬年以前,而且為遠古人類由福建遷徙到台灣的閩台同根研究進一步找到科學依據。這裡因此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燕子洞,規模最大,洞廳可容數百人。洞內有造型奇異的鐘乳石,還有從洞頂鋪瀉而下的小瀑布等。據縣誌記載,太平天國石達開的潰部曾在此屯兵。狐狸洞景區尚未全面開發,已有不少遊人慕名而來。
狐狸洞風景區共分為三個景片,即溶洞群景片、白馬山景片、大峽谷景片,是省內少有的喀斯特地貌與浩瀚湖水交相輝映的風景區。狐狸洞群現已開發三個洞廳,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各洞廳鐘乳石色彩都不相同,千姿百態、維妙維肖,使人無不慨嘆古人類選擇居所的獨具慧眼。
溶洞群景片堪稱“清風無價笑迎八方來客”。因為這裡盛夏特別涼爽,因此古人類常到這裡避暑,當時這裡十分陡峭,他們就靠這些粗壯的古藤上山狩獵、采果和下山捕魚,因為藤蔓披掛,所以此景又叫“古藤洞簾”。
[古人娛樂洞廳]這是個比較寬敞平坦的洞廳,洞中多為米黃色的鐘乳石,適宜古人類在此開展宴會、歌舞、婚禮等大型室內活動。
群雄赴會:這是和平鴿,這是千年山龜、下山猛虎,這是進洞白馬、迎賓仙鶴,那是倒掛金雞、聚首恐龍,也許當時古人類在此開展宴會和喜慶活動,這些動物前來圍觀分享吧。這好象是遠古人類的一對情侶正雙雙進入洞房呢,這些動物難道是前來參加他們的婚禮嗎?這裡好象一個戲台,動物們也許是前來觀看能歌善舞者的表演吧,盛會雖然已散盡數萬年,但這栩栩如生的石鐘乳卻依然留下當時的盛況。
劍齒象鼻:這是與古人類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一種古動物叫東方劍齒象,地球上現在已經滅絕,它的鼻子與我們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大象鼻子有著明顯的不同,特點就在鼻頭比較大,鼻樑直,無法大幅度彎曲,而牙齒卻是直的。
牛承甘露:相傳古人類曾養一頭野牛,可每到夜晚就要吮吸樹上的甘露,不然叫鬧得人們無法休息,於是古人類就把它拴在這形似楊桃樹葉、四季滴水的鐘乳下,從此野牛再不吵鬧了。
天然浴池:冬暖夏涼是溶洞的特點,因此嚴冬時節這裡就成了古人類冬季沐浴的理想場所,瞧,這裡的鐘乳石都被踩踏得光滑並凹凸不平。相傳有隻天鵝聽說人類紛紛到此沐浴,也好奇地前來探密,見此清泉不禁戲起水來。
蓮燈普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裡的洞廳雕琢得像現代人居室的吊頂一樣,似乎料到這個洞中將要有人類的祖先們到此居住,特地設計了這麼個張燈結綵的廳堂,供人們在此舉行婚禮和誕辰洗禮等儀式。
古人休憩洞廳:這是鐘乳石保護得較好而且最白的洞廳,鐘乳石以瀑狀和幔狀為主。由於通風性能好,又有許多平坦乾燥的平台,還有天龍和眾神可供禱告,適合古人類憩棲和向天神祈禱。巨貘(mò))情侶:這是生活在一萬年前的華南巨貘,現在已經在地球上滅絕。這一隻是雄性的,那一隻是雌性的,主要區別在頭部的冠,它們像一對情侶正在相互追逐嬉戲呢。
古人盼曉:這裡彷彿是一位卧床的古人正在等待黎明的到來。古人生活在這漆黑的洞穴中,漫漫長夜只有月光為伴,而沒有月光的日子,怎不盼望黎明早點到來呢?所以老天爺似乎知道古人的這種心思,特地在此開一個天窗,好給人們一點希望。
古人卧榻:這一帶可以看到許多平台,都是古人類休息的地方,這些地方不僅平坦,而且乾燥,避風保暖性好,所以古人類選擇了這種場所做卧室。
生命之源:這裡反映的是生命誕生的過程,這是“生命之根”,那是“生命之門”,那是“生命之果”。從古至今,人類都是通過這種程序繁衍生息綿延萬代的。
望子成龍:相傳古人類在孩子誕生滿月後,母親都要背著自己的孩子到這裡來拜訪天龍,大概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象天龍一樣飛黃騰達吧。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崇拜龍,還自命為龍的傳人,也許我們遠古穴居在此的人類就是以此為圖騰來膜拜的吧。
古冰川:在公元一萬年至七萬年前的漫長歲月中,地球處最後一次冰川期。根據地質學分析,隨著這次冰川期的到來,大量古人類為避寒而南遷,台灣海峽也由海水消退變成陸地,因此台灣的古人類就是這個時期從祖國大陸遷移而去,台南縣也發掘了與狐狸洞同一時代的古人類化石,叫“左鎮人”。
神聚龍宮:這是耶穌,那是太上老君,前面的是觀音,上方是如來與彌勒,相傳眾神發現這裡祥雲籠罩,紛紛前來探個究竟,原來龍鳳在此呈祥,把整個宮殿照得金碧輝煌,眾神便前去為它們祈福。大家一定會發現這個洞廳的鐘乳特別白,也許居住在此的古人類就把它當作神聖的殿堂,時常到這裡來祈禱還願吧,因此給予特別保護。各位男士不要對這裡龍在下,鳳在上有意見,也許生活在此的古人類正處於母系社會,鳳是他們心目中至尊的象徵,後來人類逐步進入父系社會,才開始了對龍的獨尊。
古鐘長鳴:當時古人類到龍宮祈禱就到此敲鐘,聽到鐘聲,居住在此的古人類便俯首禱告。悠悠古鐘扣擊了數萬年,如今已有裂痕,請大家注意保護,不要再扣擊了。空心古樹:也許古人類為了營造禱告的氣氛,將這根空心大樹搬來敲打,與我們現在寺廟中的木魚有異曲同工之妙吧。?仙人橋:眾神為了去龍宮修下此橋,後來古人類利用此橋在上層洞廳穿行,也許某天從中得到了啟示,他們發現了造橋技術,此後便有了人間萬千橋樑。
雄鷹回首:據說當時生活在這裡的古人類養了一隻勇猛的雄鷹,當古人類外出狩獵時,它就在此看守門戶。
古人起舞:這多象個古人在林中奮臂起舞呀,引得這些動物目不轉睛地觀看呢。中國犀牛:這又是一種與古人類生活在同一時代,現已經滅絕的古動物“中國犀”,它的角就是這樣的,比現代犀牛的角長而帶彎鉤。
古人燒烤洞廳:這是鐘乳石最黑的洞廳,說明古人類在此燒烤較多,鐘乳石以柱狀為主,大家可以看出這洞中的鐘乳石和洞壁都較黑,這裡與廣闊的後山緊連,古人上山打獵歸來,便在此燒烤。
酋長坐化:據說古人類從洞中遷出時,他們的老酋長不忍離棄這世代繁衍生息的熱土,決心要與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相依為命,後來就在此坐化仙逝了,你看他眼中還帶著淚水。
殺威棒:相傳這是酋長用的權杖,有不服規矩的人,首領召集會議對其進行處罰,這是當時至高無上的權利象徵。
木石滿壁:這些木頭化石,大概是當時古人類為了燒烤,將木棍扛進壁洞用以懸掛野味、架火燒烤,露在外面的已腐爛,而深陷在洞內的因空氣阻隔便成了化石,隨地質變動,現在又顯露出來了。
空中飛人:相傳有個好事者,看到鳥在天上飛翔,羨慕得不得了,別出心裁,把大鳥的羽毛收集起來,製作成翅膀捆綁在自己手上,希望能飛向藍天。後來跑到白馬山頂上試飛,不慎翅膀脫落,墜崖而亡。這也許是人類最早的飛天夢想,後來古人類為紀念他而塑造了這個空中飛人。
鯉跳龍門:這是兩根盤龍柱支起一道龍門,大概這裡是酋長的餐廳吧,那麼莊嚴神聖。相傳酋長看到一條捕來的紅鯉魚十分漂亮活潑,不忍拿去燒烤,就說:“如果這條鯉魚能從龍門跳出,就把它放生吧!”話音未落,只見那魚便一躍而起從龍門飛出,酋長大驚,說是神魚,便帶著部落的全體成員到九龍溪邊舉行了隆重的放生儀式。
燒烤天鵝:這多像被古人類捕獵來架在此燒烤的天鵝呀。瓜果滿堂:這些多像古人類從山上採摘下來,懸掛四壁的瓜果呀。
千層古塔:據說這洞中曾妖風肆虐,古人類就造了這座寶塔鎮住了妖風邪氣,這大概就是自古以來造塔鎮邪的原由和啟示吧。看,這裡還有兩個古人正在護塔呢。
磐壁生根:人類生命的繁衍生息,就像這磐壁生長的根須一樣頑強,在與大自然的奮鬥中不斷延續、壯大。
古木化石:這一堆石塊,就像完整的一棵大樹被分割成幾段,據考證這是一億多年前地殼變動時,被沙土覆蓋沉入海底,經數千萬年的沉積風化形成的。也許是個偶然的機會,被古人類發掘出來,當作神物堆放在這裡供奉天地吧。
猛虎巡洞:據說這是古人類馴化的一頭猛虎,日夜在此巡邏守護,讓古人類安心休息,時刻等待著抗擊入侵者。
閩台同根樹:這是並蒂而生的參天古樹,就像我們狐狸洞發掘的古人類化石與台灣發掘的同根同源,據專家考證,清流狐狸洞化石的發掘,進一步證實台灣古人類是從福建遷移過去的。所以說,閩台自古同根同祖,台灣從遠古開始就是祖國大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凡是研究兩岸關係學或交流史的都要從這一歷史淵源說起。
遠古梯田:這片原始森林是生長在層層梯田上的,大概是古人類學習耕種糧食時開墾的試驗田吧。
後山大坪:這個小盆地是自古以來人類活動的結果,遠古人類常常集會,或共同商議抵禦外來入侵、解決自然災害的辦法,或群聚開展娛樂、祭禮活動,在自己的家門口有這麼開闊的廣場,當然是很理想的場所。以後這裡因地處閩西、贛南通往福建沿海的水上交通要道,前面又是水道最險要的“九龍十八灘”,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軍士依此山勢設置關隘(ài),以洞穴為屏障把守這一要塞,所以現在許多山上還有不少古兵寨的遺址,有史可查的就有南宋文天祥部、元末陳有定部、太平天國石達開部在此駐紮並利用這個廣場來操練兵馬。據史料記載,現居廣東、東南亞一帶的客家人,是客家第三次大遷徙從閩西去的,這次遷徙與前兩次不同的是,前兩次為避難逃荒而南下,這次是隨文天祥護駕勤王而去,進居香港的第一代客家人就是這個時期到達的,因文天祥兵敗而散居荒無人煙的海島,據說香港九龍名稱的來由與“九龍十八灘”有關。
化石發掘遺址:這是當時考古學家發掘化石的遺址之一,保留原貌供大家觀賞。狐狸洞古人類化石的發掘,證明福建在2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根據福建歷史記載,最早的先民是以蛇為圖騰的七個部族,叫“七閩”,所以福建又簡稱“閩”,後來古干越人遷入,合稱“八閩”。在閩江沿岸已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有數十處,最有名的是與台灣鳳鼻山長濱文化遺址同一時代的閩侯縣曇石山文化遺址,距今7000—8000年。這與狐狸洞古人類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因為古人類從穴居走出,便沿河遷移尋找山間盆地或平原轉向原始部落農牧群居的生活。那麼這些閩人後裔都到哪去了呢?其實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體,歷史證明落後的民族,總是被先進文明的民族所同化,由於中原人口大舉南遷,帶來了中原漢人的先進生產方式和優秀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滲透、同化,原閩人也都漢化了,成為漢民族的一部分。
考古人員在洞內更新世晚期的灰黃色砂土層中,先後發現人類牙齒化石6枚,以及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哺乳動物化石的種屬有華南巨貘、中國犀、東方劍齒象、獼猴、野豬、獐、水鹿、西藏黑熊、無頸鬃豪豬、水牛、山羊、竹鼠、黑鼠、普通鼩鼱、南蝠等8目17種,屬更新世華南“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據洞內堆積層岩性和伴生動物化石種屬推斷,確定人類牙齒化石為更新世晚期,距今約1萬年。洞內堆積層系自然力沖積形成,從而判定人類牙齒化石為異地埋藏。
1989年在福建清流狐狸洞發現的五枚人類牙齒化石,全部出自晚更新世地層,伴生的動物群表明其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晚期。這五枚晚期智人的牙齒在形態上無異於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