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0條詞條名為石塘村的結果 展開

石塘村

安徽省舒城縣舒茶鎮石塘村

石塘村地處舒茶鎮街道東部、東邊與廬江縣湯池鎮毗鄰,西邊與清水河為界,北邊與本鎮梅心驛村相連,南邊是佛教名山二古尖,國土面積10.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97畝(其中水田3300畝,旱地97畝),山場面積8407.5畝。全村轄50個村民組,77個自然村莊,1089戶,2007年年末總人口4127人。

全村通過清水河大橋,陶庄大橋與舒茶街道相連,茶湯路(舒茶至廬江湯池)、茶石路(舒茶鎮至石塘村部)貫穿境內。農業耕作較傳統,主要以生產水稻、玉米、油菜、茶葉為主,兼種一些其它農作物,人均可耕面積較少。

概括介紹


石塘村地處舒茶鎮街道東部、東邊與廬江縣湯池鎮毗鄰,西邊與清水河為界,北邊與本鎮梅心驛村相連,南邊是佛教名山二古尖,國土面積10.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97畝(其中水田3300畝,旱地97畝),山場面積8407.5畝。全村轄50個村民組,77個自然村莊,1089戶,2007年年末總人口4127人。全村通過清水河大橋,陶庄大橋與舒茶街道相連,茶湯路(舒茶至廬江湯池)、茶石路(舒茶鎮至石塘村部)貫穿境內。農業耕作較傳統,主要以生產水稻、玉米、油菜、茶葉為主,兼種一些其它農作物,人均可耕面積較少。
石塘村兩委積極響應黨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偉大召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富民興村為主線,積極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進全村經濟和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一、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發展養殖業,初步形成了以孫長平為代表的三黃雞養生產基地,全村共有三黃雞養殖戶23戶,年出售商品雞80多萬隻,總產值1000多萬元,是舒茶鎮的養殖大村。茶葉是石塘村的支柱產業。村兩委組織和發動廣大村民改造低產茶園,推廣種植國家級茶樹新品種—“舒茶早”。現如今,經過改造的茶園面積佔總面積的70%,新品種茶樹已佔居主導地位。同時村兩委對原的兩個村辦茶廠進行改選,承包給個人,這樣既盤活了集體經濟,又帶動了茶葉加工業的發展和壯大。
二、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加快。針對交通狀況落後的現實,兩委多方籌資,修通了山邊大橋、教山大橋和花窪大橋,解決了11個村民組村民出行難的問題。同時投資5萬多元對全村所有通組道路進行全面整修,做到全村道路晴雨通車。2008年初,村兩委規劃實施茶石、茶湯兩條主幹道硬化工程,此項工程總造價約120多萬元。項目實施后,大大方便了舒城與廬江縣的交往和交流,有利於加強舒城縣對外交往。
三、文教衛生穩步推進。2005年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德國施耐德電氣公司援建的希望小學在原石塘小學落成。新建的小學教室寬敞明亮,校內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為全村的少年兒童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衛生事業初具規模,村內有兩個村級衛生室,2008年全村95%以上民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14年以來,該村作為市委組織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繫點,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三個注重”為要求,從基礎設施、環境整治、興業富民三方面入手,大力推進美好鄉村建設,致力打造“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美好鄉村。
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注重提高群眾參與度。該村成立了村民理事會,對各項目建設進行監督和指導,並發動群眾自籌資金12萬元,整合400多萬元的“一事一議”專項資金,修建通組水泥路3條計4.9公里,拓寬2.5公里的村村通主幹道至4.5米,清淤加固合作支渠4.6公里,新建汪庄大橋1座,為群眾實施農業生產夯實基礎條件;新建文化廣場2個,安裝健身器械1套,實施了村村通主幹道2.5公里的亮化工程,安裝太陽能路燈49盞,高桿燈2盞,在中心村設立文化牆200多平方米,為群眾休閑、健身等業餘生活帶來方便。
二、在環境整治方面,注重建立常態化的環境治理長效機制。以村成立一支由6名保潔人員組成的保潔隊伍,承擔全村公共場所保潔任務及環衛知識宣傳,逐步實現環境治理範圍向全村覆蓋,並劃定道路、村莊、河道、溝渠等責任區,實行包片負責制、年終目標績效考核制。結合“三線三邊”環境治理,開展了以“乾淨、整潔、有序、美觀”為目標的環境整治工程。1、拆除中心村道路兩側的危舊房屋,清理殘垣斷壁,清除周邊雜物、垃圾;2、修建沖水式公共廁所2座,合理規劃垃圾收集點20處,配備1輛保潔車和垃圾桶16個,為村莊凈化提供設施保障;3、對電力桿線、廣播電視線路、光纖光纜等實施整理、更換,確保桿線走向規範、美觀、安全;4、開展沿石塘河河道疏浚整治,清淤河道1600米,達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效果;5、實施了村村通主幹道2.5公里及中心村2800平方米的綠化工程,實現綠化基本覆蓋。
三、在興業富民方面,注重加強對主導產業的扶持。明確了以發展茶葉帶動群眾致富的思路和規劃,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註冊了“舒茶蘭花”茶葉商標,新建了一座佔地300平方米的集製作、加工、檢驗和儲存為一體的名優茶標準化廠房,投入名優茶清潔化生產線一條;加強對茶農和大戶的技術培訓,支持大戶新建有機無公害花園式茶葉基地500畝,名優茶試驗示範基地20畝,規範修剪茶園900畝,一個依託茶葉產業帶動發展的石塘村正逐步形成。同時,該村扭轉群眾1000多畝的山場,發展了以周家俊為龍頭的油茶大戶;扭轉群眾1200多畝的耕地,培育種糧大戶3個。
下一步,石塘美好鄉村建設將重點抓好六項工作:一是加強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建立便民服務中心一座;二是加強生活污水環境治理,建設污水處理設施一座;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拓寬5.1公里的“村村通”主幹道至4.5米,新修通組路約2公里,修通至“二古尖”景點的旅遊登山道路;四是加強環境整治,進一步建立完善環境治理長效機制;五是加強主導產業扶持,進一步推動以茶葉為主導的產業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六是加強集體經濟發展,利用村集體近500畝的2個茶林場、1個名優茶加工廠、2個茶葉初制廠、1個精製油廠等,逐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