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2001年侯孝賢執導電影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是由三視影業出品,侯孝賢執導,高捷、舒淇、段鈞豪等主演的一部愛情電影,該片於2001年5月19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女孩Vicky有個吃軟飯的情人豪豪,對方佔有慾強、暴力又猜疑心重,兩人過著放縱沉淪又無法自拔的愛情生活,後來Vicky遇到了捷哥,卻踏上另一種江湖義氣的不歸之路的故事。
台北女孩Vicky(舒淇飾)是個多變而迷離的情感生物,她晚上在一傢俱樂部工作。她和男友豪豪(段鈞豪飾)同居。豪豪時時刻刻嚴密地監視著她,他檢查她的帳單、電話單、行動電話記錄乃至她的體味以確定她的活動,這使得Vicky日夜不寧,甚至連工作也大受影響。這種強烈的佔有慾令她感到窒息。某一天,為了一張7-Eleven的購物發票豪豪不斷地質詢她,Vicky終於無法忍受,毅然離開了豪豪,但很快又被他找到。豪豪乞求她回到他的身邊。經不住他的再三懇求,Vicky心軟了。但這一次她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期限:當銀行帳戶里的50萬用完時,她就結束這段痛苦的關係。50萬元就這麼決定了一段愛情。與此同時,另一個男人捷哥(高捷飾)走進了她的生命。捷哥是個城市冒險家,他進行各種各樣的投資,可他的慷慨大方給他製造了不少麻煩。在經過兩次交往後,Vicky和捷哥之間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在滋長,他們相互吸引,或許這將變成另一段愛情,但也可能只是一段友誼。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舒淇 | Vicky | |
高捷 | Jack(捷哥) | |
段鈞豪 | 豪豪 | |
鈕承澤 | doze | |
Yi-Hsuan Chen | xuan | |
Jun Takeuchi | Jun | |
彭康育 | 客串 |
製作人 | 黃文英、朱天文、Gilles Ciment、Eric Heumann |
導演 | 侯孝賢 |
編劇 | 朱天文 |
攝影 | 李屏賓 |
配樂 | 半野喜弘、林強 |
剪輯 | 廖慶松 |
藝術指導 | 黃文英 |
美術設計 | James David Goldmark、王志成 |
視覺特效 | 杜篤之 |
參考資料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 Vicky 演員 舒淇 是個多變而迷離的台北女孩,因為男朋友豪豪時時刻刻嚴密地監視著她,使得她日夜不寧,甚至連工作也大受影響。與此同時,另一個男人捷哥走進了她的生命。她在豪豪和捷哥這兩個男人之間周旋得心力交瘁。 |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 捷哥 演員 高捷 他是個城市冒險家,一個居所窗明幾淨凡事理解凡事包容周到、冷靜沉穩經濟條件良好的大阿哥。進行各種各樣的投資也從來不拒絕任何人,所有人都找捷哥講話、談事情。可他的慷慨大方卻給他自己製造了不少麻煩。他以一個成熟、穩重、關懷、堅毅的真男人形象,來覆蓋和穩定Vicky心中的迷離。 |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 豪豪 演員 段鈞豪 一位從不工作、終日在毒品、遊戲機、吵耳音樂中無奈無力不願長大的男孩,有著強烈的佔有慾,為了不讓女友Vicky離開他,他檢查Vicky的帳單、電話單、行動電話記錄乃至她的體味以確定她的活動。Vicky無法忍受,毅然離開了他,但很快又被他找到並乞求Vicky回到他的身邊。 |
參考資料
獲獎年份 | 獲獎儀式 | 獲得獎項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2001年 | 第54屆戛納電影節 | 技術大獎 | 杜篤之 | 獲獎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侯孝賢 | 提名 | ||
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 最佳攝影獎 | 李屏賓 | 獲獎 | |
最佳音效 | 杜篤之 | |||
最佳原創音樂 | 林強、黃凱宇 | |||
最佳女主角 | 舒淇 | 提名 | ||
最佳原創歌曲 | 林強 | |||
第14屆歐洲電影獎 | 環球熒幕獎 | 侯孝賢 | 提名 | |
2002年 | 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最佳女主角 | 舒淇 | 提名 |
參考資料
為尋找該片的靈感,導演侯孝賢在他的個人網站上開展了徵集故事的活動,以此鼓勵年輕人寫下自己的故事。該片為《千禧曼波》系列的第一部電影,沿用了侯孝賢電影的原班人馬,比如攝影師李屏賓和編劇朱天文與侯孝賢都有過合作。
製作公司 | 製作地區 |
3H Productions | 其他地區 |
Orly Films | 法國 |
Paradis Films | |
三視影業 | 中國台灣 |
發行公司 | 發行地區 | 發行時間 |
Bitters End | 日本 | 2001 |
Filmmuseum Distributie | 荷蘭 | 2002 |
Océan Films | 法國 | 2002 |
Palm Pictures | 美國 | 2003 |
Vértigo Films S.L. | 西班牙 | 2003 |
上映地區 | 上映日期 | 上映地區 | 上映日期 |
中國台灣 | 2001年11月17日 | 荷蘭 | 2002年1月29日 |
法國 | 2001年10月31日 | 阿根廷 | 2002年4月18日 |
法國 | 2001年5月19日 | 美國 | 2002年6月3日 |
加拿大 | 2001年5月19日 | 捷克 | 2002年7月5日 |
加拿大 | 2001年9月29日 | 西班牙 | 2002年7月12日 |
美國 | 2001年10月8日 | 澳大利亞 | 2002年7月12日 |
比利時 | 2001年10月15日 | 荷蘭 | 2002年11月21日 |
美國 | 2001年11月2日 | 墨西哥 | 2003年3月21日 |
美國 | 2001年11月4日 | 丹麥 | 2003年4月5日 |
韓國 | 2001年11月13日 | 日本 | 2003年4月12日 |
英國 | 2001年11月21日 | 韓國 | 2003年5月23日 |
泰國 | 2001年11月25日 | 美國 | 2003年12月31日 |
比利時 | 2001年11月28日 | 保加利亞 | 2005年11月4日 |
義大利 | 2001年11月30日 | 希臘 | 2005年11月21日 |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
該片講述的是一個無序的故事,倒不如說它形成的更像一種節奏。於是,該片在敘述的處理上似乎有意遵循了一種重複,跳脫出鏡頭的聲音與後來出現的場景常常講述同一件事情,而人物簡單的台詞在瑣碎的重複中,營造的竟是一種不經意的幽默效果。這是侯孝賢為將來拍攝的一部電影,它的姿勢是回顧。該片從回憶開始,到回憶結束,其間的波瀾不過構成回憶的一個過程,散亂無序的敘述偶有令人意外之處,最終仍歸到揮之不去的憂傷里,看似隨意的故事卻流露侯孝賢一貫的感傷風格。通過對鏡頭焦距出色的把控,全片的影像風格透露出迷濛的瑰麗色彩,勾勒出的人物也瀰漫著朦朧飄逸的味道。如同片中時刻不停燃燒著的煙捲,故事和人物最後的歸宿,也只是記憶中的一縷輕煙。(南方都市報評)
與侯孝賢前期拍攝的自然寫實風格有所不同,該片有華麗考究的視覺效果,在美工等方面力求精緻。失去沉默的長鏡頭,失去雋永敘事的劇本,中年的侯孝賢試圖超越自己,試圖尋找新的起點。即使運動、凌亂的鏡頭反覆出現,侯孝賢仍然是侯孝賢,不會化做王家衛的分身。該片的凌亂不等同於必須附帶保質期的愛情,兩者不發生在同一時空。日本的雪和香港的夜也不能相容。(網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