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化寺

華嚴道場廣化寺

廣化寺是五台山的一處歷史久遠,從昔日的華嚴道場,轉而成為章嘉活佛“五處”之一的黃廟。

寺院結構


廣化寺
廣化寺
廣華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3200平方米。現有殿堂6間,房間60餘間。南北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天王殿,三開間,單檐歇山頂,內供面善口笑的彌勒佛,背後為韋馱菩薩,兩山牆間為單檐四阿頂,前出廊。佛壇上,中供文殊,側為普賢,觀音,合稱“三大士”。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裡的十六尊者石刻,每位尊者均雕刻於一塊石板之上,高1米,寬0.5米,黑底白線,異常醒目,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後殿為二層樓房,單檐硬山頂,五開間,面寬12.4米,進深9.6米。兩旁為耳房,原為供奉五方文殊的殿宇,現正在按照原樣恢復。廣化寺昔為華嚴道場,繼為章嘉佛爺的六處之一,在阿旺金巴的住持下將變為一座新興的黃教寺廟。

主要景點

廣華寺歷史悠久,是五台山著名的華嚴道場,在其後殿後至今還保存著一座北宋元豐三年(1080)的一座八角單亭閣式石塔。塔身正面下部刻一方門,門之兩側下方還雕有兩位金剛,門之上方為一豎匾,上書“宋故金壇郎十宮德之塔”,字體剛勁有力,似為瘦金體。該塔通身由青石雕成,雕刻華麗細膩,十分典雅精緻。具有頗高的學術價值。

主體建築


後殿為二層樓房,單檐硬山頂,五開間,面寬12.4米,進深9.6米。兩旁為耳房,原為供奉五方文殊的殿宇,現正在按照原樣恢復。
廣化寺昔為華嚴道場,繼為章嘉佛爺的六處之一,在阿旺金巴的住持下將變為一座新興的黃教寺廟。

歷史沿革


廣華寺歷史悠久,是五台山著名的華嚴道場,在其後殿後至今還保存著一座北宋元豐三年(1080)的一座八角單亭閣式石塔。塔身正面下部刻一方門,門之兩側下方還雕有兩位金剛,門之上方為一豎匾,上書“宋故金壇郎十宮德之塔”,字體剛勁有力,似為瘦金體。該塔通身由青石雕成,雕刻華麗細膩,十分典雅精緻。
廣化寺,具有頗高的學術價值。

寺內管家


海水師父法名:索那嘉木措,俗名 齊海水,五台山佛教協會代表人選,現擔任五台山佛教協會理事,廣化寺大管家,其於1993年出家於五台山菩薩頂。受戒於1998年。宗派;格魯。2002年-2016年出任於鎮海寺二管家。
2016年任五台山廣化寺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