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灣村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轄村

北灣村隸屬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管轄。從1500年開始就已經相繼有人落戶在這個村裡,北灣是原灣頭鎮人民政府駐地。2014年北灣建成北灣綜合市場,是全灣頭乃至蓮下鎮的市場重要消費地區。2015年建成北灣村文化公園,是澄海區村級最大的公園;2016年起將建成停車場與游泳館,豐富村民生活。

地理環境


北灣位於蓮下鎮東南部,區域面積5.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600畝。截至2009年底,全村共有2660戶11594人。現有陳、李、林、董、張等18姓,陳、李是主姓。陳姓來自建陽,李姓來自蓮陽上巷和李厝宮。

經濟


農業歷史

村民居多務農,主要種植水稻、甘蔗和地瓜,小部分從事海洋捕撈。1978年後,村民主要種植水稻、蔬菜和瓜類等,比較有名的農產品是芥菜。水產養殖面積約1500畝,主要是養殖鰻魚、蝦、蟹和貝類等。1985年在北堤頭建成蔬菜市場,佔地15畝,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年銷售蔬菜萬餘噸。

工業概況

清乾隆年間創辦“明合號布局”,有織布機300多台。1949年前還有油坊、糖寮和火蒜行等。部分村民開始創辦小企業,從事塑料玩具及紡織品加工等行業,玩具禮品產業已走向世界各地。2001年開闢公路南工業區。村內企業主要從事塑料玩具、毛織加工等產業;歷年來占澄海玩具產業比重較大。

社會


教育信息

北灣開智學校
北灣開智學校
清光緒年間(約1907年),在贊祖祠開辦“開智學校”。1994年投資300多萬元建成北灣開智小學新校舍,佔地24畝,建築面積9500平方米。1996年該校被評為汕頭市一級學校。1991年投資110多萬元建成北灣幼兒園,佔地2畝,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

文藝設施

北灣村[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北灣村]
北灣村[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北灣村]
松齡園
松齡園
1949年前,澄海久負盛名的老正順香班和老元正戲班經鄉人陳遂良扶植,成為潮劇界首屈一指的名戲班。1950年成立“北灣劇社”。1982年建成北灣影劇場,共有座位4883個。

文化


古建築

榕奇古廟
榕奇古廟
隴下宮
隴下宮
村內主要的古建築有福慶庵、文明橋、更樓和義園等;另有祠堂12座,廟宇10座,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榕奇古廟。松軒處士陳公墓修於明弘治年間,位於松軒公園。

村名由來

明朝中葉(約1500年),吳、陳、郭諸姓到此定居,後周、李等姓陸續遷入。古與南灣、東灣為同一村落,稱三灣村。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三灣村改稱灣興村。1914年,灣興村分拆為南灣、北灣和東灣三村。1946年屬灣渡鄉。1950年獨立設村。1951年屬海濱區。1953年屬蘇南區。1956年屬東灣鄉。1957年屬灣頭鄉。1958年與南份合稱101團。1959年後獨立設村。

代表人物


北灣比較有名的人物有國民教育倡導者陳伯良,原廣東省科技幹部學院副院長李才進,原汕頭地區戲曲學校副校長陳炳光,原潮州紀委書記陳克昌,中科院高級工程師李自高,水稻育種專家陳坤朝,原泰國中華總商會秘書陳榮鏗,前泰國訪華代表團成員李偉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