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

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副所長

張越,男,1962年7月出生。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歷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史學史,研究重點是中國近現代史學。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張越個人照
張越個人照
在《史學理論研究》《史學史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史學月刊》《光明日報》等學術雜誌和有關報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中國清代思想史》一部。講授中國史學史、史學概論、中國近現代史學、中國歷史編纂學等門課程。
目前主持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研究項目《五四時期的史學思潮與史學方法》,參加數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研究項目、教育部重大研究項目的研究。入選“北京市培養新世紀(2001-2005)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人選”。
專著
《新舊中西之間——五四時期的中國史學》,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史學史通論與近現代中國史學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五四時期中國史壇的學術論辯》,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
《中國史學史·明清時期》(第五卷)(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編著
《史學史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中國史學史資料彙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20世紀二十四史研究叢書——〈後漢書〉、〈三國志〉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李大釗·青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史學概論文獻與資料彙編》(合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代表性著作
《20世紀中國古代史領域重要理論問題研究述論》發表在《學習與探索》2011年第3期。
《從提倡國學到再倡國學——國學與“國學熱”芻議》發表在《人文雜誌》2010年第4期。
《對〈十批判書〉的評論與爭議之回顧與認識——一個關於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評價問題的個案研究》發表在《學術研究》2010年第2期。
《史學史:學科建設與研究方向》發表在《史學理論研究》2009年第3期。
《近代新式中國史撰述的開端——論清末中國歷史教科書的形式與特點》發表在《南開學報》2008年第4期。
《〈古史辨〉與“古史辨派”辨析》發表在《學術研究》2008年第2期。
《“新史學”思潮的產生及其學術建樹》發表在《史學月刊》2007年第9期。
《20世紀前半期中國史家對古代史學理論的總結與認識》發表在《人文雜誌》2006年第5期。

教學成就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史學史,研究重點是中國近現代史學。

社會活動


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學部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學術顧問、《史學理論研究》雜誌編委、《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副主編、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史學會史學理論分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