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如星

中國男作曲家

高如星,男,1929年出生在晉西北的興縣,作曲家。

代表作有《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嬌》《回民支隊》《野火春風斗古城》等。

1971年被迫害致死。

人物生平


少年時期

1944年,抗日戰爭正在山西大地激烈進行,14歲的高如星參加了一二○師“戰鬥劇社”。剛到劇社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文化,學拉提琴,他的樂感節奏感都很強,隨後正式參加了樂隊演奏。1950年“戰鬥劇社”接受了一項重要任務,要組織一個慰問團代表賀龍司令員、鄧小平政委去慰問在大風雪中艱苦奮戰在康藏的築路大軍。我和孟貴彬帶領一個演出小隊,隨慰問團,一路走,一路慰問演出。高如星是主要演員,他一會兒拉提琴,一會兒敲大鼓,還會跳踢踏舞。過了二郎山、大渡河,來到西康省康定城,康定是座名城,《康定情歌》享譽世界。再往前走,大雪封山,我們只好在康定待命,他把我們同住一座小樓的人召集起來,說:“我和孟貴彬合寫了一首歌,名叫《藏胞歌唱解放軍》,你們聽聽行不行。”唱完之後大家熱烈鼓掌,都說是首好歌。有的說“咱們有了《歌唱二郎山》,現在又有了《藏胞歌唱解放軍》太棒了”。有的說“男女聲二重唱這種形式很少,咱們是頭一家。”《藏胞歌唱解放軍》在築路部隊演出之後,很快在全國傳開,接著在1951年全軍文藝會演中獲獎。這是高如星的處女作,這大大激發了21歲年輕作者的創作熱情。

青年時期

1953年,總政歌舞團以解放軍歌舞團名義出訪蘇聯的東歐各國,全團170多人。為了在國外展顯車容,我讓高如星負責整理全團隊伍。他熱情細緻,把大小車和各車人數,安排得井井有條。為了和蘇聯十幾位司機搞好關係,他又開始學習俄語。莫斯科到處是高樓大廈,地鐵站富麗堂皇,特別是聽了許多歌唱家演唱的民歌和抒情歌曲,如《喀秋莎》、《山楂樹》、《遙遠……遙遠》、《伏爾加船夫曲》等,又聽了柴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伏夏克等大師的交響樂演奏會之後,從山西民歌的小天地,一下子來到如此博大的音樂世界,他震驚了,痴迷其中。他羨慕和崇拜蘇聯當時的音樂、歌曲,把發的一些零用費,全部買了蘇聯唱片。回國后他全身心地學習俄文,反覆聽唱片,連穿衣服也學蘇聯人的樣子,還經常和一些蘇聯留學生聚會。1961年後,中蘇關係惡化,不少戰友提醒他不要和蘇聯學生多接近,他不聽,說:“我們和蘇聯人民還是友好的嘛。”後來有位朋友偷偷告訴他“你被懷疑了,”他說:“真是莫名其妙,我腦子裡全是音符,懷疑我什麼。”在那個年代,他全裝著音符的腦子就是沒裝“階級鬥爭”這根弦。從此開始了他一生的厄運,不久他被留黨察看,調離北京,離開八一電影製片廠,到武漢軍區文工團搞創作。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在北影廠的一次聚會上,高如星相識了電影演員王雲霞。王雲霞曾演過《洞簫橫吹》、《糧食》、《紅河激浪》等多部電影。他了解到王雲霞是黨員,可是她卻不能參加黨的會議,問其原因,王雲霞說:“我參演了一部描寫陝北革命鬥爭的影片《紅河激浪》,受北影領導的指派,把《紅河激浪》的劇本送給習仲勛副總理審查,從此以後就不讓我參加任何活動了。後來才知道,是受‘利用小說進行反黨’大案的牽連,習副總理被送進了監獄,我也失去了自由,變成‘內控’人員。”
燧石相撞時,會發齣劇烈的聲響和耀眼的火花。而心靈的相撞,卻只有火花,沒有聲響。高如星出生在晉西北,是個放羊娃,14歲參加八路軍。1951年,他寫了處女作《藏胞歌唱解放軍》,在全軍文藝會演中獲獎。1953年,他隨總政歌舞團出訪蘇聯。聽了抒情歌曲《喀秋莎》、《山楂樹》、《伏爾加船夫曲》等,又聽了柴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伏夏克等大師的交響樂演奏會之後,他震驚了。回國后,他全身心地學習俄文,反覆聽蘇聯歌曲唱片。1961年中蘇關係惡化,不少戰友提醒他,他不聽。不久,他被留黨察看,調離北京。高如星專註而深情地望著王雲霞,輕聲地對她耳語:“別怕,我也是被留黨察看的‘內控’人員。”
從此,兩人成為患難之交,彼此都認為對方是好人。高如星看到王雲霞的母親卧病在床,生活困難,就把《汾水長流》的全部稿酬送給王母。經過多方努力,他們的結婚被批准了。
那年春節,高如星已回武漢軍區。王雲霞要去武漢完婚,可是北影只批准她三天假。那時,從北京到武漢往返就需要三天。王雲霞到達武漢和高如星相見,二人抱頭痛哭。王雲霞抑止不住內心的委屈和憤怒,大聲呼叫:“我送劇本給習仲勛副總理審查,犯了什麼罪?”
高如星安慰她說:“總會弄清我們是無辜的。”然後他說:“我剛寫完一部歌劇叫《槍之歌》,其中有一段是我專為你寫的,我唱給你聽聽:跟著我,跟著我!咱們夫妻雙雙過黃河。就像一對驚弓鳥,南山上再去搭新窩。……”
時任中南局第一書記的陶鑄同志連看三遍《槍之歌》。看第二、三遍時,他閉眼專聽音樂。他對《槍之歌》劇組負責人說:“你們回武漢不要拍電影了,我出錢買膠片,讓珠影拍舞台藝術片,把全部歌曲都保留下來。”《槍之歌》被調到北京演出,同樣受到熱烈歡迎。羅瑞卿總參謀長看了演出大聲說:“好!歌好,又健康,又好聽,是哪個作的曲?”告訴他是高如星。羅總長又問:“他來了沒有?讓我看看”。高如星趕緊從後排跑過來。羅總長握著高如星的手說:“你很年輕嘛,謝謝你寫了這麼好聽的歌。”羅總長很喜歡這部歌劇,破例請劇組吃了一頓飯,以示祝賀。
不久,“文革”風暴驟起,羅總長和陶鑄同志都被打倒,他們對《槍之歌》的稱讚,又增加了高如星一條新罪狀。造反派晝夜車輪大戰,嚴刑逼供,要高如星交待寫《九九艷陽天》這首靡靡之音的罪惡目的。高如星拒不認罪。《九九艷陽天》是超越一般電影的插曲,成為純樸、真摯、纏綿愛情的象徵。而且歌曲結構簡單,通俗上口,電影放映過程猶如起了教唱作用,觀眾看完電影差不多就可以背唱下來。著名作家白樺說:“高如星小學文化,沒進過音樂學院,也沒有師從過任何名家,可是他懂合聲,會配器,他寫的歌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精神。有些作曲家一生一世也沒寫出什麼動聽的旋律,還有些作曲家只會生吞活剝地使用民間音樂,毫無發展和創新。高如星卻不同,他的旋律隨時都能從他的心中流淌出來。”
1972年,42歲的高如星在彌留之際,讓妻子給他唱《跟著我吧》。妻子哽咽著唱不下去。臨去時,他說:“雲霞,幫我穿上軍裝,釘上帽徽、領章,將來讓咱們的孩子看看,他的父親不是壞人,是一位曾經南征北戰、堂堂正正的解放軍戰士!”

健康狀況

1971年被迫害致死。

個人作品


製作過的電影歌曲

汾水長流(1963)....作曲
野火春風斗古城(1963)....作曲
船廠追蹤(1959)....作曲
回民支隊(1959)....作曲
三年早知道(1958)....作曲
英雄虎膽(1958)....作曲
這決不是小事情(1956)....作曲
柳堡的故事(1957)....作曲
一日千里(1958)....作曲
江山多嬌(1959)....作曲

人物評價


白樺的評價

說到音樂,在武漢和高如星同時受到批判的著名作家白樺說:“中國有些作曲家一生一世也沒寫出什麼動聽的旋律,高如星的旋律隨時都能從他的鉛筆中流淌出來。還有些作曲家只會生吞活剝地使用民間音樂,毫無發展和創新,高如星卻不同。”人常說旋律是歌曲的靈魂,歌曲沒有旋律就沒有了靈魂,就不好聽,就沒人唱,好聽的旋律是首要的,是無法用任何作曲技巧所替代的。
我很奇怪,高如星14歲參加八路軍,小學文化,他沒進過音樂學院,也沒有師從過任何名家,可是他懂合聲,會配器,他寫的歌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精神。他還曾說:“我腦子裡有取之不盡的優美的旋律。”他自學俄文,不久就能流利地對話。

訪問

為了進一步了解高如星,我最近訪問了他的夫人王雲霞。
王雲霞同志是北京電影廠演員,曾演過《洞簫橫吹》《糧食》《紅河激浪》等多部電影。1964年高如星借到北影寫《汾水長流》的音樂,在一次聚會上二人相識,高如星了解到王雲霞是黨員,可是不能參加黨的會議。高如星問其中的原因,王雲霞說:“我參加了一部描寫陝北革命鬥爭的影片《紅河激浪》,受北影領導的指派,把《紅河激浪》的劇本送給習仲勛副總理審查,從此以後就不讓我參加任何活動,當時不知是什麼原因,後來才知道,是受‘利用小說進行反黨,是一大發明’大案的牽連,習副總理被送進了監獄,我也失去自由,變成‘內控’人員。”高如星說:“別怕,我也是被留黨查看的‘內控’人員。”從此兩人成為患難之交,彼此都認為對方是好人,不是壞人,高如星看到王雲霞的母親卧病在床,生活困難,就把《汾水長流》的全部稿酬送給王母。兩人相知越來越深,經過多方努力,他們的結婚被批准了。那年春節,高如星已回武漢,王雲霞要去武漢完婚,可是只批准她三天假,從北京到武漢路上往返就需要三天,那時竟有這種毫無人性的荒唐事。王雲霞到達武漢和高如星相見,二人抱頭痛哭,王雲霞抑制不住內心的委屈和憤怒,她大聲呼叫:“我們犯了什麼罪。”高如星安慰她說:“總會弄清我們是無辜的。”然後他說:“我剛寫完一部歌劇叫《槍之歌》,其中有一段是我專門為你寫的,我唱給你聽聽:
跟著我,跟著我!咱們夫妻雙雙過黃河。
就像一對驚弓鳥,南山上再去搭新窩。
聽不見槍,聽不見炮,開塊荒地也能過生活。”
春節剛過,高如星就被突擊審訊。造反派瘋狂逼高如星交待“蘇修特務”罪行,交待寫《九九艷陽天》這首靡靡之音的罪惡目的。高如星拒不認罪,他們就晝夜車輪大戰,嚴刑逼供。高如星的肋骨被打斷插進肺裡面,他忍住劇烈疼痛,憤怒反駁,說“這是誣陷”。不久,肺部感染化濃,創傷部位發生癌變,發現時已是肺癌晚期。這時允許高如星去醫院看病,但是必須戴著手銬去。他忍受不了對他人格的屈辱,大聲說:“我不去,我寧願死。”在高如星臨終前三天,他讓王雲霞攙扶著去附近一家小照相館,照了一張夫妻合影。臨去時他說:“雲霞,幫我穿上軍裝,釘上帽徽、領章,將來讓咱們的孩子看看,他的父親不是壞人,是一位曾經南征北戰、堂堂正正的解放軍戰士。”高如星在彌留之際讓妻子給他唱唱《跟著我吧》,那首歌,妻子哽咽著唱不下去。剛從家鄉來照顧他的小侄女,眼淚汪汪地看著叔叔,輕聲說:“叔叔,我給你唱個歌吧。”她看見叔叔的頭微微動了一下,他輕輕地唱起“九九那個艷陽天啦哎嗨喲,十八歲的哥哥來到小河邊……”

悼念

42歲的高如星踏著他那優美的旋律,靜靜地……永遠走了……
“文革”結束以後,高如星追悼會在北京召開。武漢軍區代表鄭重宣布高如星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為他平反昭雪,推倒一切不實之詞,恢複名譽。
我親愛的小戰友,這顆明亮的小星,很快就從天空消逝了,但是他優美動聽的旋律,將長久要飄揚在人們的生活之中,飄揚在祖國的艷陽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