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條詞條名為張耀明的結果 展開
張耀明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張耀明,1959年生於山東諸城,現居北京。字淡之,號聽風堂,一壺,心遠,澹翁。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鳳凰嶺書院龍瑞工作室畫家,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央視書畫頻道特邀藝術顧問,齊魯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張擇端書畫研究院院長,北京香山畫院常務副院長,諸城市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國家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貼。
藝術生活剪影
山水作品
寫生作品
主要作品有《舞春》、《瑰寶》、《後盾》、《夏》、《海風》、《陽光總在風雨後》、《海邊拾趣》、《島城歐韻》、《海灘》、《春趣》、《水上人家》、《假日》、《海邊》、《雨打瑤池》、《喜有魚》、《夥伴》、《趕海》、《童趣》、《夏日海邊》、《春意十笏園》。
紫砂壺、青花瓷作品
2009年第七屆全國體育美展中,張耀明創作退出了力作《陽光總在風雨後》,引起很大反響和關注,博得了一致好評,獲得了展覽的最高獎。作品表現足球運動員在取得勝利瞬間歡聚擁抱,相互慶賀鼓舞,有歡笑、有淚水、更有回味。勝利來之不易,陽光來之不易,歡笑來之不易,需要多少風雨搏擊,需要多少汗水傷痕,此時此刻更令人回味,這勝利是靠一次又一次的不氣餒,不罷休贏得的,實事驗證了那句話:經風雨方見彩虹。在表現技巧上,畫家大膽的以紅色統攬基調,採用斑駁水墨畫法,大筆觸,大色塊的沒骨法,達到色彩明快,富於張力,更恰當的表現了陽光總在風雨後這一主題。在形式上突破了傳統的筆墨形式,賦予了中國水墨畫新的視覺語言。開創了中國斑駁淡彩水墨畫的先河。
榮譽歷程
張耀明繪畫涉獵廣泛,酷愛山水。性情中有一種難得的自信,視畫畫為最重要的事情。中國自古講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的確,山水可居、可游,更能體現畫家的真性情,展現畫家的文思修養。
張耀明的山水畫有著深厚的傳統根基。在繼承傳統藝術風格的過程中兼收並蓄,集宋元明清之大成。綜觀他的作品,有沈周、貌。
“畫由心而發”是張耀明山水畫所具有的最重要創作理念和審美特質。張耀明畫畫注重對客觀物象的認知和理解,並將畫家的主觀認識與大自然客觀形象融會貫通其中。因此,張耀明的山水畫注重心靈意象的抒寫,但絕沒有脫離對客觀自然山水的認識和感受,也沒有做傳統筆墨程式的簡單組合。他不斷從大自然中獲取新的審美感受,使自己的藝術創作永葆生命活力。他走出畫室,去南北大山寫生,直接體驗自然給予的啟迪。在大自然中體察造化之妙,探尋真山真水的內在精神。在走入自然的過程中,張耀明的確升華出了更多的藝術感悟,畫面更加沉鬱厚重,表現形式上卻更加自由灑脫,逐漸形成了更具自己時代特徵的筆墨程式。
出版著作
1978年考入山東省輕工美術學校;
1984年中國畫《老琢磨》獲山東省“主人翁”風貌美術展覽三等獎;
1989年中國畫《瑰寶》榮獲首屆全國職工美術評獎展中國畫一等獎;
1994年《舞春》榮獲第五屆全國年畫大展三等獎;
1997年中國畫《寒江水暖》榮獲迎香港回歸全國詩書畫展優秀獎;
2000年中國畫《夏》入選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01年中國畫《海風》入選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01年中國畫《後盾》榮獲山東省建黨八十周年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2001年藝術評論《譚延闓跋劉墉家書》在收藏家第54期發表;
2003年藝術鑒賞《安氏木刻孫過庭書譜》在收藏家第85期發表;
2005年中國畫《海邊拾趣》入選第十六屆世界美術大會美術特展;
2006年被中國美協批准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2006年中國畫《島城歐韻》入選全國城市山水畫展暨第五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
2006年中國畫《海灘》入選“遠大杯”北京雙年展資格展;
2007年中國畫《假日》入選“齊白石獎”中國畫作品展;
2007年中國畫《海邊》入選全國首屆“草原情”中國畫作品提名展;
2007年《海灘》入選第四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2008年中國畫《春趣》入選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08年中國畫《水上人家》榮獲“相約奧運、楊帆青島”山東省美術作品大展二等獎;
2009年中國畫《陽光總在風雨後》獲第七屆中國體育美展優秀作品獎(最高獎);
2009年中國畫《落潮》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山東省美術作品展覽”二等獎;
2009年中國畫《陽光總在風雨後》在《美術》雜誌刊登;
2010年中國畫《陽光總在風雨後》榮獲山東泰山文藝獎美術二等獎;
2010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個人專輯《走近畫家張耀明》;
2010年《舞春》入選《回顧與展望1949-2009》中國年畫回顧展;
2011年中國畫《大海》入選“明德。和融”——第一屆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11年中國畫《期待》、《海邊》入選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2011年全國中國畫作品邀請展;
2011年中國畫《瑤池夏日》入選中國當代花鳥畫展;
2012年中國畫《春意十笏園》入圍齊魯頌三個一百美術創作工程百處山東重要名勝古迹作品展並被永久性收藏;
2012年中國畫《童趣》入選八荒通神——哈爾濱中國畫作品雙年展;
2012年中國畫《假日海邊》入選“美麗家園·魅力新疆”第七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作品展;
2012年中國畫《趕海》入選2012吳冠中藝術館開館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2年中國畫《喜有魚》入選“翰墨新象”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2年中國畫《夥伴》入選“話說武當”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2年中國畫《春意十笏園》入圍齊魯頌·“三個一百”美術創作工程——百處山東重要名勝古迹作品展;
2012年中國畫《水上人家》榮獲山東省美術作品展覽銅獎;
2013年中國畫《放假的日子》入選201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3年中國畫《心弦》入選“明德。和融”——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13年中國畫《雛鳳》榮獲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山東預選作品銅獎;
2013年中國畫《水鄉》四幅作品參加東方墨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展;
2014年木板年畫《舞春》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4年中國畫《漁季》入圍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照片參評作品;
2014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名家雅集—張耀明畫集》;
2014年選入北京鳳凰嶺書院龍瑞工作室;
2015年上海朵雲軒出版社出版發行《當代國畫大家—張耀明》;
2015年木版年畫《舞春》榮獲山東泰山文藝獎美術三等獎;
2016年作品簡歷被收入《中國當代美術家精品集》;
藝術需要吸收和交流
在當今世界藝術格局走向多元化的變化中,作為藝術家來說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面對各種思想的衝擊要立足民族傳統藝術,只有傳統的才是世界的。立足傳統不等於排斥他山之石,也不等於關門自樂,不吸收先進的外來藝術,不進行各民族藝術的交流,就不能更好的繼承和發展自身民族藝術,關鍵是怎樣去把握,我以為,要主動的去吸收學習,目的是更好的為中國畫藝術增加新的視野和角度。藝術是無國界的,也是無民族習慣隔閡的,真正的藝術是能夠放之四海而皆美的。就造型藝術而言,只要有益於豐富中國畫創作的表現領域,有益於拓寬中國水墨畫的視覺角度,我們完全應該拿來,完全應該吸收並變為己有的藝術語言。
藝術就在生活中 美就在生活中
藝術要隨時代。藝術家要站在社會發展的前沿,要把視野放寬,要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從而能才能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藝術作品。人的思想不斷會變化,人的審美取向也會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就像中國隋唐以胖為美,清朝以瘦細為美一樣,不同時代有著不一樣的審美標準。所以,作為藝術家,特別是作為造型藝術家,要抓住時代的脈搏,深入生活,深入社會,用發展的眼光審視生活,不斷尋找適應傳統審美與現代審美之間的變化和關聯的東西。同時,要加強自身藝術修養,這裡包含兩個方面的修養,一是對藝術法則的修養,再是對生活的修養,生活本就是藝術,真正的藝術就是生活本身,作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永遠不會脫離生活,藝術就在生活中,美就在生活中。
中得心源——淺談藝術與生活
藝術是生活的客觀反映,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同時,生活又得益於藝術感染而進步、文明。藝術實踐證明,藝術絕不能與生活脫節,否則藝術會失去生命的養分與光華;而生活永遠是藝術可參照、借鑒和推陳出新的動力與靈感的來源。人類生活正是因為有藝術的存在,才豐富了精神世界,思想變得愈加文明、充實,而藝術的審美觀念,在推進著社會向更高的文明層次發展。只有來源於生活的藝術作品才能與觀眾產生共鳴,因為每一個觀眾都是生活的主體,他們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就是與生活對話、與生活交流、與生活碰撞的過程,優秀的美術作品往往依賴於藝術家敏銳的觀察力和對生活的理解力。生活是藝術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藝術家之所以能被稱為藝術家,因為他們觀察到了普通人觀察不到或者是很少關注的一些方面,他們比其他人多了不止“一雙”眼睛,他們的眼睛所看出來的東西,都異於、高於常人,所以才能敏銳地察覺出生活中許多美好的東西。
生活與藝術之關係正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國畫家常懷“林泉之心”,澄懷觀道。畫家只有走進生活,感悟自然造化的秀美與神奇,方能用手中的畫筆抒寫心中的逸氣,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在“心”與“物”、“技”與“道”、“情”與“理”的相融統一之間進行著不懈的探索。“搜妙創真”,由表及裡,去粗取精,將生活中的“形”與“神”與畫家的認識感受想融合,創造出藝術的生命及反映其自強的精神,給觀者以審美的精神家園,這亦是畫家永遠的追求。
1989年中國畫《瑰寶》獲全國首屆職工美術大展國畫一等獎。1994年《舞春》獲第五屆全國年畫大展銅獎。1997年中國畫《寒江水暖》獲“迎接香港回歸”中國書畫作品展優秀獎。2001年中國畫《後盾》獲山東建黨八十周年美展一等獎。2009年中國畫《陽光總在風雨後》獲第七屆全國體育美展優秀作品獎(金獎)。2010年中國畫《陽光總在風雨後》獲泰山文藝獎美術二等獎並收藏。
1997年中國畫《清風》被香港冠京中國畫廊購藏。2008年收錄《百名畫家百家畫廊》。2008年中國畫《春》在美國萊爾集團舉行的國際書畫藝術巡展中榮獲二等獎並被美國萊爾集團永久收藏。2011年中國畫《山水》被宋慶齡基金會收藏。2012年中國畫《百世風流》被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收藏。
耀明的畫基於傳統而富於創新,大膽吸收運用廣告畫、水彩畫的表現技法於中國水墨畫創作,期望沿著這條路堅持走下去並不斷突破。 (——劉大為)
於淡彩中見神韻。 (——袁運生)
張耀明的《春意十笏園》採用沒骨淡彩的畫法表現了北方園林的盎然春意。 (——王鏞)
張耀明的畫中那些斑斑駁駁的用筆、用色,在畫面上產生一種特殊效果—金石味,使他的畫面顯得沉著而不輕浮,凝鍊而不鬆散。而這種金石味,正是許多國畫家們最孜孜以求的。 (——顧森)
當然,更主要的是他有著紮實而全面的基本功素養,在他的畫幅中,他把異質文化中的諸多語言形式,譬如,結構素描、寫生色彩學,以及,類似於水彩和木刻那樣的不同種類的技術性語言,都轉化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語言形式。在他的畫面中,宣紙和毛筆所可能運用出來的筆墨肌理之美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他的繪畫中的意象性也被鮮明地凸顯出來,而畫面的精神境界,就在這樣的“意象”式的表現中,顯現出了充滿迷人魅力的基本特徵。 (——傅京生)
張耀明的國畫作品語言清新、時代感強,已經脫離了傳統筆墨的程式,通過平塗或點染等方式來塑造形象,墨色與紙張材料揮灑了一種新的視覺樣式,作品具有較強的現代意味。 (——潘魯生)
觀張耀明的畫,有時讓人浮想聯翩。因為那斑駁陸離的景象,人們既陌生,又似曾相識。他的畫,為現實的赤裸直觀,披上了月色的朦朧;為自然的生動,幻化出霓彩。 (——李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