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運生

中國油畫家

袁運生 江蘇南通人。擅長油畫。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油畫系第四畫室主任。

人物簡介


信息

袁運生
袁運生
袁運生,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四日生於江蘇南通。一九六二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董希文工作室。一九七九年參加首都機場壁畫創作,先後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任教。一九八二年應邀訪美並任教於哈佛大學等幾所大學。一九八八年起在紐約當職業藝術家。一九九六年九月返國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四畫室主任、教授。曾在國外舉辦二十多次個人畫展。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首都機場壁畫《潑水節,生命的讚歌》(一九七九年)、美國塔夫茨大學圖書館壁畫《紅+藍+黃=白?——關於中國兩個神話故事》(一九八三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大型絲織壁掛《人類寓言》(一九九六年),油畫《水鄉的記憶》、《眼睛》、《追— —末班車》等。有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收藏。出版有《雲南白描寫生集》、《運生素描》、《袁運生素描集》、《袁運生畫集》。

代表作品

袁運生 作品
袁運生 作品
袁運生 壁畫藝委會委員
袁運生 壁畫藝委會委員

人生經歷


1962--1982
196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董希文工作室。
1978在雲南博物館舉辦個展。出版“雲南白描寫生集”。
1978年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同時創作北京國際機場壁畫“潑水節·生命的讚歌”。
1980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任教。
1982年應美國政府邀請訪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安排訪問德·庫寧、勞申伯、喬治·西戈等藝術家並在紐約舉辦演講會。
1983--2001
1983年應聘為波士頓塔夫茨大學訪問藝術家。應邀為該校圖書館創作壁畫《紅+蘭+黃=白(關於兩個中國神話)》。
1984年應聘為哈佛大學訪問藝術家,同時舉辦講座和個展。
1985年繼續應聘至1987年為哈佛訪問藝術家,教授素描並多次舉辦講座。參加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壁畫會議。
1987年在紐約蘇荷區畫廊舉辦個展。
1988年應邀參加漢城國際奧林匹克藝術大展,作品為韓國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1988—1996年在洛杉磯、紐約、倫敦、阿姆斯特丹、台北、北京國際藝苑、劍橋等多處畫廊舉辦個展。
1996年應邀參加其創作巨型壁掛“人類寓言”在哈佛大學揭幕儀式。應中央美術學院靳尚誼院長邀請回國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四畫室主任至今。
1997—2001年多次應邀參加國內重要提名展,二十世紀大展,油畫百年展及多項學術研討會。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常委。

人物事件


事件經過

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袁運生
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袁運生
1979年10月,由張仃、袁運生、袁運甫等藝術家共同創作的首都機場壁畫宣告完成。其中,袁運生創作的《潑水節——生命的讚歌》中大膽繪入3個沐浴的傣家女裸體,畫作經鄧小平首肯展出。海外媒體稱,“中國在公共場所的牆壁上出現了女人體,預示了真正意義上的改革開放。”藝術界將機場壁畫與董希文的《開國大典》並稱為建國后最重要的兩件藝術品。壁畫出現后一個多月,首都機場門前的廣場上停滿了載客前來參觀的大巴,人們擁進裸女人體壁畫所在的餐廳,迫不及待地一睹究竟。但是,時隔不久,袁運生與他的壁畫便捲入風波。美術界中開始有人對畫作中出現的裸體表示質疑,贊成者與反對者相持不下,爭論逐漸升級,上升到政治層面。《潑水節——生命的讚歌》中的三個裸體從此不得不披上一層透明的紗衣。1982年,袁運生出國后,機場壁畫前立起一堵三合板做的假牆封住浴女畫面。直到1990年,這堵假牆才被拆除。機場壁畫與袁運生的曲折命運折射著轉型期藝術的處境與觀念的變革。“現代的中國文化缺少整體性。文化史因此充滿各種偶然。外來因素獨領風騷,一次展覽甚至一幅畫便可影響一個時期的風潮。”袁運生說,“機場壁畫本來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壁畫運動。但受到這幅壁畫命運的影響,這場運動隨之走入低谷。”機場壁畫的探索最終也只是曇花一現。

壁畫的準備

雲南寫生
1957年7月,二年級暑假,去海島體驗生活,那會兒報上常鼓吹鳴放,沒機會大鳴我只和親密的朋友小鳴,常有即席議論。誰知道被人報告上去,就變成了學生右派。
一九七八年袁運生與小女兒
一九七八年袁運生與小女兒
頭兩年因為問題性質不那麼嚴重,所以繼續跟著上課。只不過,學校的臟活累活全要右派干。我當時和比我大兩級的朱乃正、傅小石關係特別好。我們幾個右派經常被派在一起勞動改造。有一回叫我們打掃圖書館。我們卻在那三個月,乘機把圖書館里的日文畫冊研究了個遍。要不是右派反倒沒這個機會了。 1960年,我被扣上個拒絕改造的帽子,和同樣被打成右派的美院老院長江豐等一同下放到雙橋農場勞動,在勞動的時候畫不了畫,只能在放羊的時候偷偷畫點素描。不過現 在回想,下放勞動這兩年,比上課開心多了,被打成右派反倒叫我交上了好多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我那時和江豐、李宗津、王炳召等住在一個房間,勞動回來大家無所不談,夜裡就一塊海闊天空侃藝術。
1962年,我重新回到學校,完成畢業作品《水鄉的記憶》。我畫的是當時在江南常見的集市場面。採用了中國式的白描手法。董希文老師很欣賞這幅畫。但左派們卻大做文章。說我醜化工農兵形象。不是蘇式的畫法,要給我的畢業成績打二分。雖得到一些知音,胳膊也扭不過大腿,我離開北京去了長春。分配到文化宮畫些宣傳畫。白天人家讓我畫什麼我畫什麼,晚上才能做自己的事。長春的條件很艱苦,5口人住15平米的小平房,根本不可能再搞創作。跟美術圈也基本斷了來往。只和董希文、張仃、朱乃正等保持著點聯繫。去北京看他們的時候,也會帶幾張自己的畫過去。所幸我在單位的上級市工會主任賀瑛很同情我的遭遇,在我最困頓的時候經常幫助我。我這個摘帽右派在這十幾年中,居然得到了三次遠行寫生的機會。
最長的一次是在1978年,當時,雲南想出版一本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畫冊。因為有賀瑛支持,為雲南出版社畫一套組畫。好朋友費正送給我僅有的幾百塊錢,買了顏料、宣紙,還做了一個90公分高,60公分寬的大木頭箱子。裡面放了6張三合板分割成的18塊油畫板,用擔子挑著去了雲南。在雲南8個月,我畫了很多油畫,白描人像,大量風景寫生,這些畫在客觀上為《潑水節———生命的讚歌》那張壁畫做了充分的準備。
這批白描作品出了本畫冊,在美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不久,這部畫冊居然成為中央美院國畫系的教材。有的地方,可能直到現在還在使用。就在我在雲南寫生的同時,接到張仃先生的一封電報,要我去北京一同創作機場壁畫。

壁畫繪成

“潑水節”壁畫:在“秘密”中繪成
袁運生創作的壁畫《潑水節——生命的讚歌》
首都機場航站樓是文革后北京最重要的工程。機場壁畫的任務主要交由工藝美院,由張仃主持。我在美院上學的時候,張仃就很關注我的畫。他對我這個學油畫的學生醉心於白描很吃驚,我們之間產生一種藝術上相知的親切感,所以想到邀我加入。
潑水節壁畫局部
潑水節壁畫局部
在雲南的寫生恰好為我創作機場壁畫提供了素材。我選擇了傣族最具代表性的“潑水節”。“潑水節”的傳說很有趣:據說在很久以前,有個惡魔統治著傣族人的地方,可以隨意抓走年輕漂亮的傣族姑 娘作妾。沒有人能制服它。惡魔只有一個弱點,只有用它自己的頭髮才能割下它的頭,他最小的妾十分勇敢,灌醉惡魔,割下了他的腦袋。但是,惡魔的腦袋不能亂扔。否則,還會長成一個新的惡魔。於是,與小姑娘一同殺死惡魔的姐妹們一天天輪流把惡魔的頭顱抱在懷中看守。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傣族人每年用水清洗她們被魔鬼骯髒的頭顱玷污的身體。
這就是潑水節。我的畫作其實就是表現這個傳說。可是,要畫沐浴的場景,人是不能穿著衣服的。為了通過審查,我在草稿上一直多畫了條線,這樣看上去就成了穿著衣服的。在壁畫就要完成的時候,我偷偷把線去掉,完成了裸女。等發現了,也已經沒辦法了。
記得當年的李瑞環是總指揮,壁畫的事歸他管,他化解了一些頭頭兒們因畫中有幾個裸體怕出事的緊張心態,他說等小平同志看了再說,小平同志看了說道,“我看可以”。就這樣《潑水節》展出了。
機場壁畫問世后,引起巨大反響。來看壁畫的上到將軍,下到普通百姓,我們每天應接不暇。在文代會上,人們給機場壁畫很高的評價,將它與董希文的《開國大典》並稱為建國后最重要的美術創作成果。
“潑水節”在宣傳中成了改革開放的標誌。這麼大的影響是我所始料不及的。隨後,中央美院成立了壁畫系,我轉入壁畫系任教,當時,我感到,藝術的春天真的來了。機場壁畫掀起了一場不可阻擋的壁畫運動。但誰也沒想到,有人開始拿機場壁畫做文章。

節外生枝

裸女穿上透明紗衣
壁畫文章越做越大,終於演變成政治問題。一位美協領導多次提出撤掉“潑水節”。但在美協一把手江豐及許多領導的反對下,“潑水節”終於艱難地保存了下來。
但是,為平息矛盾,三個裸女的身前竟被蒙上一層薄薄的紗衣。參觀的人們可以透過紗衣看到裸女,也可以掀開紗衣一窺究竟。最後用木板將有人體的這部分封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壁畫創作受到很大影響。連一個普通的科長都可以干預藝術家的創作自由,藝術家們只好創作些相安無事的作品,藝術創作重新變得平庸流俗,壁畫運動後繼乏力,很快為“市場”所收編。因為怕擔責任,沒有人敢叫我去做壁畫。我基本處在無事可做的狀態中。後來,連江豐都因為這件事受到衝擊,我有些萬念俱灰。
1982年,8月,我應邀訪美,同時接受幾所大學邀請做訪問藝術家,時間會比較充裕。同時,我想充充電,思考一些根本問題。我帶著強烈的失望心情離開了中國。
在我出國后不久,機場壁畫前立起一堵三合板做的假牆封住浴女畫面。1990年,我哥哥袁運甫帶領一群工人為機場壁畫塗進口的保護液。遇到假牆工人覺得麻煩,也沒請示誰就把牆拆了。裸女就這樣重見天日,她的色彩顯得比周圍壁畫的色彩都要新。這真是一個非常中國式的結局啊。2002年,機場航站樓裝修,許多媒體關注機場壁畫的命運,呼籲留住機場壁畫,但並沒得到機場呼應。我一直以為壁畫就這樣被拆掉了,誰知,航站樓裝修后,壁畫還是保存了下來。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因為吊頂的緣故,潑水節的頂部被蓋住了50公分。張仃的壁畫前則安了個大影壁。袁運甫的壁畫前巨大S型的隔間,擋住近三分之一的畫面。機場壁畫完全成了一次裝修的犧牲品。如今看來,機場壁畫就像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各時期的鏡子,折射著文化的尷尬處境,它的命運令人啼笑皆非。

藝術排名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度畫家100人。
2021年6月,位列《2021胡潤中國藝術榜》第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