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長鼓
瑤族長鼓
瑤族長鼓,因鼓身細長而得名。又稱花鼓。瑤族拍徠擊膜鳴樂器。瑤語稱郭咚郭、槁。於宋代已流傳,當時稱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作鐃鼓。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及其湘、桂、粵毗鄰之廣大瑤族地區。
瑤族長鼓於宋代已流傳,多以燕脂木製作,工藝精細,主要用於舞蹈伴奏。瑤族長鼓: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
古時稱為“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作鐃鼓。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多以燕脂木製作,鼓身呈一長筒形,長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體彩繪著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圖飾,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腰間系著8個小銅鈴。
在廣西大瑤山下,在粵北、湘西南,聚居著勤勞聰明的瑤族人民,自古以來,瑤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人人喜歌,個個善舞。流傳在民間的長鼓舞、傘舞等舞蹈,動作矯健而抒情,表現出瑤族人民勇敢而樂觀的精神面貌。瑤族舞曲美麗動聽。每逢節日或喜慶,瑤族人民必挎長鼓而舞,舞蹈有雙人舞、四人舞和集體舞等。
關於長鼓的起源,在瑤族民間流傳著一段動人的傳說:很早以前,瑤族人民決定選舉一位領袖,率領大家抗禦外族統治者的侵略。一天,一聲巨響,空中直降一道白光,插入一塊巨石之中,變成一柄長劍。人們議定,能將劍拔起的人,將是全寨首領。多少人躍躍欲試都失敗了,只有一名叫冬比的青年將長劍輕輕拔起。於是,他被全寨推舉為首領。他率領大家為反擊外來侵略、保衛瑤山打了無數次勝仗,最後負傷犧牲。瑤族人民在包頭布上插上一根長長的白雞翎,象徵那閃光的長劍,從深山砍來梧桐木,製成長鼓,以手拍擊,發出“咚比、咚比”的音響,寄託懷念冬比的哀思。多年以來,長鼓已成為瑤族人民十分喜愛的民間樂器之一。
歷史悠久,長鼓起源於古代細腰鼓,從其形制特點、流行地域和使用場合等方面考察,它與黃泥鼓有許多共同之處,它的鼓形和公黃泥鼓尤為相似。故歷代史籍文獻記載瑤族所用此類鼓時,又稱其為腰鼓、長腰鼓、長篌、長鼓等,概是同出宋代、同出一源的姊妹樂器。
明清以前長鼓形制較多,有普通長鼓和特大長鼓,在普通長鼓中又有長鼓和短鼓之分。明代顧炎武徠《天下郡國利病書》載:“衡人賽盤古,……以木為鼓,圓徑一斗余,中空兩頭大。四尺者謂‘長鼓’;二尺者謂之‘短鼓’。”?
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人民已能製作長鼓。但不相送、不出售,並且寨寨都有。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鐃鼓,瑤人樂,狀如腰鼓,腔長倍之,上銳下侈,亦以皮鞔植於地,坐拊之。”亦為古代細腰鼓類樂器之變體。流行於廣西、廣東等瑤族聚居地區。主要用於舞蹈伴奏。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鼓身細長,多以燕脂木製作,整段原木經車旋而成,鼓身用整段泡桐原木挖制或旋成,內腔挖空,兩端相通,外形呈兩個倒接的喇叭狀,兩端鼓口較為粗大、稍粗而空,形成兩個共鳴鼓腔。中間鼓腰較為細小。
瑤族長鼓
瑤族長鼓
在瑤族的民間舞蹈中,《長鼓舞》是最為聞名的。長鼓既是伴奏的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瑤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這天,人們便會如醉如痴地跳起長鼓舞。也可繫繩斜掛於肩上,雙手拍擊,或左手執鼓中部,用右手拍擊,邊擊邊舞,或左手執鼓中部,用右手拍擊,邊擊邊舞。長鼓既是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瑤族長鼓演奏
首當其衝的是先要掌握良好的“手法”。同時,必須要有正規的、通俗易懂的演奏手法和演奏技巧。當然,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領奏符號及“指揮手勢”在蒲劇鑼鼓演奏行進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司鼓演奏者引導其他打擊樂器進入演奏所敲的鼓點,演奏過程拾遺補差,演奏的速度由慢到快、由快漸慢的漸變過程中指揮變化的‘點法’的總稱。它是司鼓演奏過程中第二個重要環節,也是‘底棰’之後,司鼓者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領奏符號,打擊樂器的演奏就無法開始,演奏便不能順暢地展開。
瑤族長鼓
這種領奏方法在司鼓演奏中較為普遍。定點、定位領奏法是指由於秦腔傳統型的鑼鼓點是一次完成,沒有反覆的餘地和必要,鑼鼓點和演奏方法都是原來編排設計好的程式,領奏和“加花”的點法常規布局也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用規定的點法在規定的部位和時間段內完成領奏任務,這就是定點、定位領奏法的概念。移動型的領奏方式是指領奏點法在鑼鼓演奏中不定位、不定時,只有當鑼鼓點出現偏差時,司鼓採用一系列糾偏補差的點法,或者根據劇情的發展變化,鑼鼓需要加快或減慢時司鼓所敲出的一系列點法。
瑤族長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