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質層
皮膚的保護層
角質層(stratumcorneum,Latinfor'hornylayer')是表皮最外層的部分,主要由10至20層扁平、沒有細胞核的死亡細胞組成。當這些細胞脫落時,底下位於基底層的細胞會被推上來,形成新的角質層。以人類的前臂為例,每平方厘米表皮在每小時會有1300個角質層細胞脫落,形成微塵。會脫落的角質層外層又稱為分離層(stratumdysjunction)。
角質層是表皮最外層,由已死亡的無核角質細胞(cornocytes)組成。角質層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其皮下組織,防止皮下組織遭受感染(infection),脫水(dehydration)以及抵抗化學(chemical)和外力(mechanica)所帶來的壓力。角質層的細胞內含有角蛋白(keratin)。它有助減少水份蒸發,甚至能吸收水份,使皮膚保持濕潤。由於角蛋白的吸水作用,不少動物(包括人類在內)的皮膚在浸泡於水中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起皺的現象。角質層一般介乎10至40微米不等,取決於其對應的身體部份需要多少保護。例如手掌、腳掌等與外界接觸、磨擦較多的部位,角質層會較厚。爬蟲類動物的角質層屬永久性組織,只會在高速生長期間(如脫皮)才會脫落、更換。它們的角質層含有β角蛋白,使其表皮遠較其他動物堅硬。
角質層(stratumcorneum)由10~20層已經死亡的扁平角質細胞組成,細胞間隙中充滿角質小體顆粒釋放的脂類物質-板層脂質。當表皮外部有角質層時,蒸騰作用會變得較弱(如松樹)。
同所有的動物一樣,昆蟲必須從它們的周圍呼吸氧氣,進行血液循環,以使它們的肌肉和其他身體系統起作用。但與其他陸地動物不同的是,昆蟲沒有肺或類似的呼吸器官來將氧氣輸送到血液中那麼,它們是怎樣來呼吸的呢?原來它們的身體表面覆蓋著被稱作呼吸孔”的小孔,這些呼吸孔能建立與昆蟲血液的聯繫。大部分昆蟲的外骨骼都是由防水的、似蠟的、像貝殼一樣的幾丁質(又名“甲殼質”)的物質組成的,這給了它們獨一無二的防身武器。幾丁質可以防止它們柔軟的組織擴張,大多數昆蟲生長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加新的物質來擴張它們角質層的結構,或者在脫殼的過程中完全脫去外骨骼。在新暴露在外的內層幾丁質變硬之前,它們體形變大了。許多昆蟲,例如上圖中的虎蛾,當它們從幼蟲化蛹變成成年形態時都要經歷這個過程。但其他一些昆蟲,例如蝗蟲,它們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脫殼來成長的。
角質層(stratumcorneum)由5~10層已經死亡的扁平角質細胞組成,其細胞核和細胞器已經完全消失。電鏡下,角質層細胞內充滿密集平行的角蛋白張力細絲浸埋在無定形物質中,其中主要為透明角質所含的富有組氨酸的蛋白質。細胞膜內面附有一層厚約12nm的不溶性蛋白質,故細胞膜增厚而堅固。細胞膜表面折皺不平,細胞相互嵌合,細胞間隙中充滿角質小體顆粒釋放的脂類物質。靠近透明層的角質層細胞間尚可見橋粒,而角質層表層細胞的橋粒消失,因而容易脫落形成皮屑。組成角質層的重要化學成分是角質,它是一種含16~18個碳的羥基脂肪酸。角質層常分兩層,緊靠表皮細胞外壁,是由角質和纖維素組成的角化層;細胞壁外面是一層較薄的,由角質或與蠟質混合組成的角質層。角質層的厚度受環境影響較大,在乾旱、陽光充足條件下生長的葉片,角質層較厚,含蠟質也較多;而生長在水中或陰濕環境中則較薄或甚至完全沒有。
在角質層自動脫落(desquamation)或人為脫落後,表皮層會迅速增殖(proliferat)角質形成細胞(keratinocytes)並將角質形成細胞轉化為已死亡的無核角質細胞(cornocytes)向皮膚表面運送,總過程需要14天左右。過度去角質層,會導致角質層變得很薄,肌膚敏感,嚴重會出現紅血絲。如是單純用去角質的產品造成的,停用后,不治自好。紅血絲部位,角質早已不在,被破壞掉了。紅血絲有外源性、內源性的類型。就外源性紅血絲,是由於激素、抗生素、果酸等成分的產品造成的。
紅血絲皮膚的日常預防:
1、增強皮膚鍛煉,經常用溫水洗臉,增加皮膚的耐受力;
2、盡量不使用含重金屬的化妝品,避免色素沉積,毒素殘留表皮;
3、盡量不做一些激光美容項目,不破壞皮膚角質層;
4、局部皮膚過敏少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藥膏;
5、平常多開窗通風使空氣流通,減少皮膚悶熱刺激;
6、經常按摩面部,促進血液流動,有助於增強毛細血管壁彈性;
7、日常注意給皮膚補水滋潤、防止皮膚乾燥脫皮;
8、飲食忌辛辣刺激,煙酒等。
(1)在充分洗凈的臉龐上塗抹適量的去角質產品,然後利用指腹以畫圓的方法在臉部四周來回滑動。
(2)在容易出油的T字部、鼻翼兩側及唇周,特別加強按摩,務使容易堆積污垢的死穴能徹底被清潔到。
(3)用大量的清水沖洗臉龐,使臉上的所有臟污、老廢角質都一併被清除,白皙光彩的肌膚於是呈現。
(4)接著用沾取大量化妝水的化妝棉輕拍臉部肌膚,可使肌膚紋理變得細緻,毛孔縮小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