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勒烏鯊

布希勒烏鯊

布希勒烏鯊棲息於大陸斜坡近底水深275-1000公尺處,可能深至2000公尺處。在太平洋中南部可生活從表層至110-708公尺處。卵胎生。攝食魚卵、燈籠魚、槍烏賊和小角鯊。全長至少47公分,可能達50-100公分,雄成魚長31-39公分,雌成魚長38-47公分。

簡介


命名者:(Lowe, 1839)
科中文名: 黑鮫科
科號科名 031 Dalatiidae
模式種產地: Madeira, eastern Atlantic
棲息環境: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275 - 275 公尺 食用魚類: 否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48 cm 經濟性: 否
世界分佈 全球性 ( 台灣分佈 南部 )
參考文獻 台灣魚類志(沉等, 1993)、李柏峰(2003)碩士論文、中國動物志-圓口綱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Slender lantern shark, Smooth lantern shark, Smooth lanternshark

型態特徵


布希勒烏鯊
布希勒烏鯊
尾短,尾柄無尾前凹窪和側脊;吻寬短,前端鈍圓,眼前吻長約等於眼徑,由吻端到第一背鰭硬棘之距離約等於由第一背鰭硬棘到第二背鰭基底末端之距離;眼大,橢圓形,前後端各有一個三角形缺刻,無瞬膜;眼徑等於口前吻長的1/2;鼻孔大,斜列,距吻端比距口裂為近,前鼻瓣前端具一細尖突起,后鼻瓣稍短,略成三角形,鼻孔間距大於鼻孔長;口裂寬大,淺弧形,口寬約等於口前吻長的4/5,口長約等於口寬的1/3;口角具一斜行深溝,唇褶小;上顎齒側扁,5-7小齒頭,多行在使用,每側每行11齒,下顎齒單齒頭型,齒頭外斜,邊緣光滑,內緣約與下顎平行,基底寬,一行在使用,每側16齒;噴水孔中大,近圓形,位於眼后角後上方,內側前緣具一瓣膜,能開閉,到眼睛之距離約等於眼徑的1/3;鰓裂五對,大小與距離約相等;盾鱗斜方形,頂端低平,不規則排列。背鰭二枚,各具一硬棘;第一背鰭稍小,起點與胸鰭后緣之距離大於眼徑,棘小,側面具溝槽,約等於鰭長的1/2,上角圓,末端距腹鰭起點大於腹鰭基底長;第二背鰭大於第一背鰭,起點與腹鰭后角末端相對,硬棘較長,大於第一背鰭棘長二倍,側面具溝槽,第二背鰭上角尖,后緣稍凹,后角尖突;兩背鰭間距約與吻端到胸鰭基底末端之距離等長;尾椎軸低平,尾鰭上葉發達,后緣有一缺刻;腹鰭低平,起點距胸鰭起點等於或稍大於距尾鰭起點;腹鰭基底末端到尾鰭下葉起點之距離約等於吻端到第一鰓裂之距離;鰭腳圓筒形,末端尖突;胸鰭外角與內角圓鈍。背麵灰褐色,腹面色深,各鰭黑褐色。

地理分佈


廣泛分佈於世界三大洋之部分溫帶暖水域及熱帶水域。本省則分佈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為底拖網捕獲,魚體小型多做下雜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