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資源
國防資源
可用於國防的物質財富及其來源的統稱。資源通常是指自然界中能夠被人們利用的天然存在物,即自然資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不斷開拓自然界,能夠被利用的自然資源的種類日益增多,範圍日益擴大。國防資源包含的內容,隨著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和生產實踐的深化而不斷發展。對國防資源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按屬性,可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前者如土地、石油、煤、天然氣、金屬礦藏、水力、太陽能、風能等;後者如人力、物力、財力、技術、信息資源等。
從經濟角度看,國防資源同其他資源一樣,具有以下顯著特點:①有限性。由於自然資源的存量在一定時期基本上是一定的,而且許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同時,由於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水平和社會生產能力的局限,資源開發和社會產品量總是一定的,所以生產的發展總趕不上需求的增長,特別是對國防需求有重大意義的稀有金屬等,更明顯地表現出了有限性或稀缺性;即使在經濟發達的國家,資源相對於龐大的社會需求和國防需求,也常常出現明顯的不足。②不斷擴展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在實踐中又總是不斷發現和開發著新的資源。人類從直接利用自然界成果的狩獵和採集逐步發展到種植和冶鍊,又發展到建立多種多樣的產業部門,不斷擴展了資源利用的範圍和種類,如對核能、太陽能、化學纖維等的利用,就是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海洋資源、太空資源、極地資源也成為人類開發的重要領域。新的資源和產品在社會生活和國防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③可替代性。許多不同種類和特性的資源,在社會和國防需求中能起到同樣的效用,可以用一種替代另一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可替代的資源種類越來越多,例如,化學纖維在製做服裝方面可以替代棉花,某些塑料產品可以替代鋼材和木材,太陽能可以替代部分燃料和動力,合成橡膠可以替代天然橡膠等。
國防資源對於國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是國防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從物質基礎方面制約著國防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的規模和潛力。例如,發展國防工業和機器製造業,需要具備鋼材及礦產原料等;發展核工業,需要核燃料及核礦資源;稀有金屬對於高技術武器裝備的製造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國防資源的種類和數量,對於國防經濟結構具有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說,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才能建立發達的石油開採業;海域遼闊和海洋資源豐富的國家,能為艦船工業和以海洋資源為基礎的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技術資源雄厚的國家,高技術產業和尖端武器裝備製造業則比較發達。
鑒於國防資源的特點和在國防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國大都比較重視。從歷史上看,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掠奪資源。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從波蘭、法國、荷蘭、比利時以及巴爾幹半島諸國掠奪了4億多噸煤、2000多萬噸鐵、3000多萬噸石油等,其價值相當於戰前德國一年全國國民收入的兩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從中國和東南亞各國掠奪了大量煤、鐵礦石、石油、橡膠、大米、棉花、木材等多種資源,其價值達1400億日元,幾乎是1944~1945財政年度日本全民收入的兩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中國家大量廉價的資源,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世界許多國家,越來越重視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美國利用國內外礦產資源和技術資源,建立了龐大的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體系;日本雖然是一個自然資源貧乏的國家,但它重點發展科學技術和對外貿易,利用國際交換,加強戰略資源的進口和儲備,以彌補資源的不足;東南亞一些國家,根據海洋資源豐富和交通便利的特點,大力引進技術,發展加工工業,使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得到了提高。
為合理地開發資源,有些國家建立了專門機構;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加強對資源的管理,特別是加強對國防資源的管理和儲備;而且出現了專門研究資源問題的科學-資源經濟學,國防資源的開發、保護、分配的理論研究越來越引起關注。中國國土遼闊,自然資源包括國防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了雄厚的基礎。80年代以來,中國逐步開展了對資源經濟學的研究,促進了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為國家制定資源經濟政策提供了理論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