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共同體

信任共同體

信任共同體,由命運共同體一詞延伸而來,源自人民日報對2015年天津港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的評論文章,針對事故發生后謠言在網路傳播的現象,黨報呼籲全國人民組成信任共同體,拒絕謠言,共同面對災難。

由來


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
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
2015年8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提出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人們不應被謠言牽著鼻子走,而是要形成“信任共同體”。文章指出:當此之際,信任最為寶貴,我們需要成為一個“信任共同體”,天災人禍我們一起面對,不要被各種“負面猜想”牽著鼻子走。

體現


“信任共同體”一詞並不多見,更多見的是“命運共同體”。字面雖有不同,但大意卻是一致的,因為我們有共同命運,因此共同信任必不可少。
災難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連番對事故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16日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代表習近平總書記趕赴天津,看望慰問消防隊員、救援官兵和傷員及受災群眾,部署下一步救援救治、善後處置和安全生產工作。而在災難現場,一線救援人員不分日益地奮鬥,其他後方工作人員則忙於安頓遇難者家屬,做好相關安撫工作。網路上,人們紛紛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這場災難的關切……這一切說明,這場火災牽動的不僅僅是遇難家屬的心,不僅僅是天津人民的心,而是全國人民的心,從來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我們都是這場災難的受害者。

作用


李克強總理在天津港爆炸現場
李克強總理在天津港爆炸現場
面對災難,只有互相信任才能擰成一股繩,凝聚起強大的力量,以更好抗擊災難;“任人之道,要在不疑”,也只有互相信任,才能讓人們更好地各司其職,更好地利用各自優勢投入救災行動中,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災后“止損”。
這幾年我們一起經歷過一些大災難,建立在互相信任基礎上的團結力量,成為戰勝災難的關鍵因素。無論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還是2010年的玉樹地震,還是SARS傳染病毒防控,人們在抗災、救災過程中形成了一種超越個人利益、突破狹隘觀念的“信任共同體”,讓災害的“威力”得不到施展,讓災后損失降到最低。一些大災害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黨和國家高度關注人民財產安全,專業工作者奮戰一線,相關各方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人們在網路上進行輿論聲援。這是“信任共同體”的側影。

重要性


津港“8·12”火災爆炸事故,在廣大消防官兵奮戰一線、大部分網友表達了對災情的同情之際,網上卻傳出了謠言。“有毒氣體已向北京方向擴散”“方圓一公里無活口”“商場超市被搶”等謠言,讓一些不明真相網友信以為真,進而對相關謠言進行二次傳播,造成了不良影響。而這些謠言實際上也給了我們提醒:任何不實際、不理性的言論都是對“信任共同體”的破壞,任何人都有維護“信任共同體”的義務和職責。
一個真誠、負責的人,才更容易獲得他人信任。一個人要加入“信任共同體”,也要拿出真誠和負責態度來。津港“8·12”火災爆炸事故,在威脅仍然存在、真相仍未明確之際,我們都應該拿出作為一個公民、市民、網友的責任來。我們應當明確,每一份真誠和責任,都是一份寶貴的災后“止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