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積翠圖
春山積翠圖
《春山積翠圖》是明代畫家戴進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徠《春山積翠圖》繪一山間小徑,一老者策杖緩行,侍童攜琴隨後,山間深處屋宇隱約。近景岡丘作古松一組,欹斜盤曲,挺立坡側,是畫面上分量最重的部分,而松蔭下山路間,便是畫面的主要人物。此圖畫面呈“s”形布局之特點,諸景交錯,產生深遠感和開闊感。畫中春山染綠,翠色茫茫,展現了春光中的壯麗景色。在技法上,筆墨簡勁粗放,山石以大片渲染為主,加幾筆勾勒和斧劈皴。
春山積翠圖
是圖款識“正統己巳上元日錢唐戴文進為文序至契寫春山積翠圖”,鈐印“文進”、“靜苞”。
明代前期,宮廷內外受南宋院體畫風影響很大,以戴進為首形成“浙派”。戴進所作題材比較廣泛,筆墨功力深厚,以山水畫為最長。戴進畫風面貌甚為複雜,傳世作品也較多,流散在國內外各地,其中真偽混淆。山水畫方面,以其六十二歲所作《春山積翠圖》為代表。
《春山積翠圖》很典型地代表了戴進中晚期畫風的演變。他作此圖時,生活已窘迫不堪,在京難以立足,“乞食南還,既還錢塘,又值俗令票拘畫公署屋樑,遂逃人餘杭山中,卒靡有能物色之者”。畫這種春山積翠,隱士攜琴的題材只能是發抒不得其志的抑鬱之氣,重溫“遂名海宇”的舊夢,表達對自然景色的依戀。
此畫作於己巳(1449),戴進時年62歲,為晚年山水畫的代表作。
《春山積翠圖》的布局與南宋院體水墨豪放一派緊密相承。用斜向切割式表現近、中、遠三個景物層次,十分簡潔明快。近景作一山腳,幾株勁松屈曲盤桓,枝葉茂盛。一老者曳杖緩行,一書僮抱琴跟隨,一前一後走在山間小徑上。前頭不遠處,山樑後面露出茅舍的屋頂,景物與人物活動相呼應。中景和遠景的片山皆從畫外切入,一左一右相互交叉,與近景結合形成S形曲線。這種構圖法是南宋院體的程式。
《春山積翠圖》局部
如果說在構圖上作者沿用了院體樣式,那麼用筆方面則脫出了馬、夏一派的窠臼。從形式上看,筆法基本屬於小斧劈皴和渴筆苔點,但其著法已從馬、夏樸實嚴謹畫格中放筆而成輕快疏放的風采,如近景山坡的皴筆順其勢草草施之,看上去隨意不經心,實則將土石質地表現畢至;中景山岩的用筆更不拘一格,用破墨法皴點交並,成草木生機盎然之狀。頗富“積翠”之意。
此圖是作者遺跡中有年款可考的僅存幾幅之一,因此它是研究戴進畫風演變的一件重要代表作。
此圖曾經清劉恕、近人龐元濟收藏,圖上均鈐有收藏印記。現藏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