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英傳Ⅲ

2002年奧汀科技開發的即時戰略遊戲

《三國群英傳Ⅲ》是由奧汀(Odin)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研發的一款即時戰略遊戲。於2002年1月發行。

徠《三國群英傳》系列當中最吸引人的特色,就是在屏幕上表現出的當年三國時代廣闊壯烈的戰爭場面,以及每位武將所施展的華麗的武將技,這些特色都在第三代中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並且加以強化;本作一場戰爭最多一次可出現的兵數增加到800人,每個武將最多可以攜帶400名士兵,一場戰爭若是交戰雙方都帶滿兵,就可以進行八百人的大對決。場面較前作更為壯觀,本作在作戰的地形方面也做了許多修改,不但地形的作戰效果明顯,每種地形也更加漂亮,配上各種造型不同的士兵,每個小兵的跑步、砍殺動作都還是一樣生動,另外,畫面鏡頭可以讓玩家自行調整,方便玩家的指揮。

背景設定


奧汀推出的《三國群英傳3》大受玩家歡迎,而其2.0加強版的遊戲已隨《三國群英傳3必勝攻略本》在台灣上市,其內容為:
1.新增了40個自設武將頭像,男性武將20名,女性武將20名
2.變更自設武將的能力屬性,使武將技、軍師技的分配自由度變大
3.新增“難度”選項
4.增加五種遊戲字型
5.在黃巾賊、猛獸特殊事件可選擇出陣武將
6.新增加特殊寶物
7.加入秘技功能,如無限指令、無限金錢、無限功勛值

特色系統


內政
內政
內政
二代中內政都是以部下的人數來決定工作量,人越多便可做更多事,《三國群英傳Ⅲ》新的回合制則是依照君主的勢力大小而擁有不同的令牌數(即每月可執行指令的個數,顯示於內政畫面的右下角),換言之,勢力越大者才能下更多的指令來讓部屬工作,而原本只能每年作一次內政事務則改為每個月都可下指令,如此一來玩家將會有更多時間來進行統一中國的動作,就連戰爭模式也一起併入內政模式里,免除了多線作戰的煩惱。
隨著遊戲的進行,將會發生許多的歷史事件。遊戲中除了原本精採的戰爭內容外,更增添了一份豐富的人文色彩。新加入的歷史故事模式,將讓遊戲更有活力、使玩家更能陶醉在三國的世界中。遊戲中每年年末都會出現比武大會,玩家可以派自己最強的五名大將去參加比武大會,甚至君主可以親自出戰,取得冠軍之後可以得到諸如功勛、金錢以及經驗值的獎勵。突發事件的出現可以讓武將更有機會得到一些寶物和學會一些必殺技,當然前提是要擊敗猛獸或盜賊。
另外三代新增了眾多玩家期待的“自設武將模式”,玩家可以自行調整多項能力設定和臉譜,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角色,和三國英傑們一較長短、互爭天下,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玩法喔!
野戰
野戰
野戰
在前兩代中,戰爭時雙方軍隊都是排列成兩排然後一對一對地進入戰鬥,這種玩法雖然十分簡單易懂,不過很難表現出真正歷史戰爭中的地形因素,遊戲中的50多個城池及十多個重要據點,都有各式不同的地形,必須搭配不同的陣形才能使戰爭行動更順利。
而在野戰進行中,軍師可以依部隊的需要而施展足以改變戰局的軍師技。軍師施展軍師技每回合以一次為限,對敵我軍團施展軍師技,而施展的成功率多是由軍師的等級決定,等級越高,成功率越高。軍師技的學習和武將技是一樣的,必須經由內政中的整備指令,通過消耗功勛值獲得。
百人戰
百人戰
百人戰
本系列遊戲的重頭戲可以說是在壯觀的兩軍對戰廝殺場面,比前一代中,雙方的帶兵量又再次的增加,達到了400人的上限,不僅數量增多,而且每位將軍還可以率領不同的兵種作戰,加之以不同的陣形,就能在戰場上隨機應變,將每種士兵的長處充分發揮出來,取得良好的實戰效果。例如:可以在前方布置槍兵來作肉搏戰,後方則是用長距離攻擊的弓箭兵,這樣長短攻擊搭配起來士兵就會變很強。
能夠一擊逆轉的武將技一直是群英傳的特色之一,在三代中出現的武將技當然更多、更炫、更有魄力,這一次每個武將可以學習的武將技比前兩代多出很多,
百人戰
百人戰
但由於受到地形、氣候、日夜的影響,武將技施展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例如火箭、炬石轟這一類的武將技在雨天時便不能使用,也就是說在發動戰爭的同時要注意利用對自己有利的條件(氣候因素可以通過施展軍師技“撥雲見日”或“風雲變色”來調節),這些因素很有可能會左右戰爭的結果喔!
除了武將技和軍師技,三代新增了一項武將新的技能:必殺技。必殺技是由武將在百人戰中自動施展出來,並不消耗體力和技力。而武力、智力越高的人,施展必殺技的機率便越高。必殺技的獲得有兩種途徑:一是內政時通過觸發事件擊敗黃巾賊或老虎大象,將有一定幾率隨機領悟到一項必殺技;二是在戰場上單挑帶有必殺技的武將並取得勝利后,可以學習到該武將的一項必殺技(注意:比武大會不能習得必殺技)。必殺技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戰鬥效果,例如即使在百人戰中處於不利的狀況,也有可能因必殺技的出現而逆轉獲勝的。
必殺技名稱作用效果
連刺在短時間內對前方的敵人造成持續的傷害
大喝對前方的敵人造成一定的傷害
拖刀對後方的敵人造成一定的傷害
氣旋對四周小範圍內的敵人造成一定的傷害
挑斬秒殺單個敵人,如果目標是武將則武力要低於自身10以上,血量低於40
一擊對前方的敵人造成一定的傷害
生擒秒殺武力低於自身20以上的武將,而無論他的血量剩餘多少
亂舞對四周較大範圍內的敵人造成一定的傷害,呂布用這個技能則更顯勇猛
必殺技的組合:按照上表的順序選擇連著的兩個或三個必殺技則突顯第一個必殺技的效果,例如選擇“亂舞+連刺+大喝”則增強亂舞的效果(出現的幾率增加)。除此之外,武力越高的武將施放必殺技的概率越大。

角色設定


文武系統

在徠三國時代以太守為主的軍事體系中無論是文官或武將都非常重要,三代中將出場的文武官總數增加至四百多人,並讓雙方的能力更趨於平衡,而不至於讓玩家覺得武將的用處大於文官,遊戲中的內政模式便是專門為文官所設計的,並讓其加強在戰爭中的帶兵及指揮能力,使軍師更能一展長才,而不會有一面倒認為文官不好用的情形出現。

技能分配

《三國群英傳3》延續了二代的武將在征戰過程中逐漸升級的設定,但這次玩家卻可任意為心愛的將士依自己的需要分配各種不同技能、自由培養手下的武將,較為不同的地方則是武將技與軍師技並不是隨著部屬升級而直接獲取,乃需要用戰爭中得到的功勛值換得。三代同時也恢復了一代才有的將軍官位,用以代表可帶兵數量的多寡,越高階的將軍可帶的兵的數量越多,但也需要相應等級的武將方可擔任。

遊戲指令


下面就經營模式的各個指令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內政

對國家內部進行調整,包括移動、搜索、開發、人才、物品五個指令。
移動:指派某一城市的武將移動到另一城市。2.0版本之前要求目標城市要與派出武將的城市相鄰,2.0以後的版本則沒有此限制,目標城市不可以是空城(緊挨著的空城才可以佔領),不可以是已經被其他諸侯佔領的城市。移動到未被佔領的關口上則可以佔領該關口,如果出發城市與目標城市之間只有一個關口相隔且未被佔領,則移動到或攻打該目標城市時將一併佔領該關口。消耗令牌數1。
搜索:指派某武將在城內搜索,搜索的結果可能是道具,也可能是在城中尚未投靠任何諸侯的武將(稱之為“野將”,詳細信息可查看“名詞釋義”欄)。道具使用之後可以增加能力或者是增加忠誠度;使用相性(詳細信息查看“名詞釋義”欄)接近的武將搜索則可以使目標野將加入到你的麾下並助你圓統一全國的夢想。消耗令牌數1。
開發:開發城市,使城市變得更加繁榮。開發度越高的城市人口越多,當然每年的收入也就越高,有錢了才能征更多兵,有了更多的兵才能讓武將打仗的時候不是光桿司令,所以建議將每個城市都盡量開發到最高。開發城市多用智力比較高的武將執行,腦子不太靈光的武將和腦子好用的武將開發結果可以差幾倍。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城市的開發值最高為999,不要浪費你的行動點數在已經開發到最後的城市上。另外打仗會降低城市的開發度,所以打仗之後一定要記得開發一下以免來年的收入減少。消耗令牌數1。
人才:人才分為招降和招攬。招降是指讓戰場上被你俘虜而關押的武將加入你,忠誠度越低、義理值(詳細信息查看“名詞釋義”欄)越低、和你的君主相性越接近的武將則越容易投降。招降成功的武將將出現在你的君主所在的城市,你需要給他裝備道具物品、冊封官職並徵兵后才可以發揮他的能力;招攬則是是通過贈送寶物、給予金錢和遊說三種手段讓敵方的武將投奔你,招攬對方武將之前一定要事先在該武將所在的城市做過調查並且將他的忠誠度離間到足夠低,招攬成功的武將將保留自身攜帶的物品和官職。消耗令牌數1。
物品:在此可以將搜索來的各種武器以及道具賞給武將,增強他們的能力以及提高忠誠度,部分裝備(武器、坐騎、書籍)有等級限制;另外,將某個武將“斬首”后,可以獲得他身上的所有裝備。不消耗令牌數。

軍政

三國群英傳Ⅲ
三國群英傳Ⅲ
對國家軍隊及武將進行整備,包括徵兵、訓練、戰爭、整備、調兵五個指令。
徵兵:補充城市的兵源,但是沒有錢的城市不能徵兵,每征1名士兵消耗10金錢,武將一次性徵兵的多少只取決於武將的等級。消耗令牌數1。
訓練:提高士兵的士氣,士氣低於50時,會出現士兵從戰場上逃離的現象。另外如果士氣不足70,雖然不會出現逃兵,但是你的小兵會出現“厭戰”的情況,也即攻擊性不強(可以與士氣100的小兵作個比較),所以保持較高的士氣對於正常作戰還是很有幫助的。一般不推薦使用此指令,因為浪費令牌,完全可以通過戰場上使用軍師技“鼓舞士氣”來提高士氣,而這一技能所有智力不低於30,武力不低於60的武將都可以學習到。另外,打仗獲勝后士氣將自動上升,但是戰敗會降低士氣。消耗令牌數1。
戰爭:攻打其他諸侯佔領的城市,該城市一定要與你的發兵城市相鄰,且中間沒有其他諸侯佔領的關卡。否則就只有先打下關卡再攻打城市。戰爭時可以選擇援軍,援軍必須是來自與所要攻打的城市相鄰的自己或盟友的城市並且中間不能被敵人的關口所阻隔,如果需要請求盟友的支援則需要友好度不低於90、守城武將不低於2人並且你的盟友和要攻打的敵人不是同盟關係。敵人攻打我軍關口時可以選擇第二援軍助陣。另外一旦發動戰爭,兩國的友好度變為0。消耗令牌數1。
整備:查看並調整武將的狀態,其中又分為陣形、兵種、必殺技、武將技和軍師技。不消耗令牌數。
→陣形:調整武將在戰爭中的陣形,武將必須先使用陣法書學會相應的陣形。
→兵種:調整武將在戰爭中的兵種,武將必須先使用兵符學會率領相應的兵種。
【備註】此處可以雙擊某一方陣的士兵圖案用來調節每一個方陣所擁有的士兵數量,每個方陣最多擁有50名士兵,總共8個方陣。例如你最多只能帶100個兵,你完全可以只把他們編入到兩個前鋒方陣中作為突擊使用而使中軍和后軍方陣士兵數為0。
→必殺技:武將天生自帶或者與有必殺技武將單挑勝利后(年度比武例外)領悟到的技能,無法通過學習獲得,最多可以同時使用3個必殺技。
→武將技:雙方武將對陣時所使用的技能,通過在戰爭中不斷獲得功勛來學習,每一種武將技都需要消耗一定的功勛值,越高級的武將技消耗的功勛值越多,所以一定要通過多打仗來積累功勛【戰場上你和你的士兵殺的敵兵越多,獲得的功勛值和經驗值則越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有“經驗加成(軍師技:增加經驗)”的狀態時,通過打仗積累的功勛值也會有相應的加成。功勛值的上限是32767,超過該數值的功勛值將會在S/L后歸零】。
→軍師技:雙方在打仗行軍中軍隊軍師所使用的技能,同樣需要消耗功勛來學習。
調兵:調整一個城市中武將帶兵的數量。不消耗令牌數。

外交

調整國家對外國交往的情況,包括同盟、解盟兩個指令
同盟:與某一諸侯成為盟友,如果二者相鄰,則不會發生戰爭,同時還可以在攻打其他城市的時候和盟友一同出兵(需要友好度≥85),友好度越高則攻擊你的可能性越小,並且對方會在盟約到期後主動和你結盟,提高友好度一是可以在盟約到期后通過繼續結盟來維持,如果同盟成功將增加30點友好度,同盟失敗將增加5點友好度;二是和盟友共同作戰勝利后友好度也會增加;離間盟友的武將會降低友好度,另外攻擊盟友的盟友(不是你的盟友)也會降低友好度。當友好度很低時你的盟友會主動和你解盟。消耗令牌數1。結盟有效期為一年(在不主動解盟的情況下)。
解盟:與同盟諸侯解除盟約,結盟后雙方友好度降低30點並且可以發動戰爭。消耗令牌數1。(注意:如果結盟后我方主動和盟友解盟,則解盟后我方全體武將忠誠度下降10點)

任免

可以對自己國家內武將的官職進行調整,可以任免武將太守、軍師、將軍
太守:指定你所佔領的城中某武將成為太守。但是君主所在的城市就只能由君主當太守。如果城中只有一個武將,那麼該武將自動成為該城太守。不消耗令牌數。
軍師:指定你所佔領的城中某武將成為軍師。如果城中只有一個武將,那麼該武將自動成為該城軍師。當該城池受到攻擊時,被任命為軍師的武將才可以施展軍師技。不消耗令牌數。
將軍:給予達到一定級別的武將相應的官職以提高他的最大帶兵數,每個官職僅限一人,君主是不需要冊封的,他的最大帶兵數隨著等級的提升自動增加。如果某個武將新冊封的官職的最大帶兵數小於他原來的實際帶兵數,則多出來的士兵會自動充到該武將所在城市的預備兵數當中。不消耗令牌數。

計略

對外國使用計略,查看外國的情況,包括調查、離間、情報三個指令
調查:打探敵國城市的詳細情況,為離間敵將和查看情報做好準備。消耗令牌數1。
離間:離間敵國的武將,降低敵國武將的忠誠度,為招攬做好準備。消耗令牌數1。
情報:查看你佔領的城市和敵方的城市(但必須是已經被我方調查過的城市)的詳細情況,包括城市人口、資金、開發度、兵力以及城中武將的詳細資料,為出兵做好準備。不消耗令牌數。

系統

對三國群英傳3的系統調整
進度存檔:儲存當前的進度。
進度讀取:讀取之前儲存的進度。
設定調整:設置遊戲的音樂、音效聲音大小,是否開啟效果、暴力和歷史事件,自設武將是否登場。
回主選單:結束遊戲並回到最開始的畫面。

休息

結束這個月的所有行動觀看外國的發展。

戰鬥指令


部隊行進

部隊中的每個主講在每回合都有一次行進機會,行進只能在部將行進的範圍內行進每軍每回合均可行進一次。其行進指令有:攻擊、單挑、陣形、待命、撤退、軍師技
攻擊:攻擊與主將在9V9格範圍內的敵將,所有士兵全部參戰,攻擊后該回合行動結束
單挑:向對方提出兩名主將單挑,士兵不參戰。如果單挑雙方能力差別比較大,則對方可能會不予同意,如果不同意單挑會降低士氣;如果單挑獲勝,己方主將可以學會對方主將的必殺技。單挑后該回合行動結束。
陣形:更改主將帶兵的陣形
待命:主將行進完畢后原地待命,結束本回合行進。
撤退:該武將撤退到其他城中,退出本場戰爭
軍師技:城中的軍師在行動完畢后可以施展軍師技,施展軍師技后該回合無法行動,但仍可以實行其他戰鬥指令。
PS:在行進中主將上單擊滑鼠右鍵可以觀察主將的整備情況,觀察己方主將時可以更改陣形
右單擊除主將外任意地區,可以選擇“全軍待命”和“全軍撤退”

戰場指令

戰鬥指令菜單可以在戰鬥中單擊滑鼠左鍵調出
前/中/后/左/右軍行動:可以指定自己陣形中某一區域的士兵行動,可以選擇“前進”、“後退”、“中央集中”、“上下分散”、“上方移動”、“下方移動”,選擇“全軍衝鋒”命令后不可再使用。
全軍衝鋒:命令士兵衝鋒,選擇此項全軍士氣提高5點,士兵自動攻擊敵人,不再受玩家控制。
全軍待命:命令全軍停止行動,原地待命,選擇“全軍衝鋒”命令后不可再使用
武將技:施展主將的武將技,只有當主將集氣滿后才可使用
全軍撤退:命令全軍撤退,選擇全軍撤退後主將與士兵全部後退,主將與士兵之間可能會發生自相殘殺,主將集氣下降,並且降低士氣30點。選擇全軍撤退主將撤退成功后算作戰失敗一次,離開戰場。

釋義攻略


名詞

(1)S/L大法
所謂的“S/L”是英文單詞“save(儲存)/load(讀取)”的縮寫,含義為通過反覆的存儲、讀取操作來實現某個目的的手段。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控制隨機事件產生的效果,主要是“強制搜索”,即出現滿意的搜索結果時保存進度,否則讀取進度重新搜索,這樣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理想的搜索效果,在實戰中是很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並不違背遊戲規則;二是學習技能所需,任何一名武將所擁有的技能是由他的武力/智力值決定的,裝備可以改變武力/智力的道具則可以改變武將可以學習的技能,只是不能立刻實現,需要重新讀檔后才可以看到該武將在新的武力/智力值下可以學習的新技能,通過這樣的手段可以增加武將的軍師技/武將技的個數,而已經學會的技能則永久存在,不會因為武將屬性值的改變而消失。
(2)野將
三國群英傳Ⅲ
三國群英傳Ⅲ
所謂的“野將”是指存在於某個城市但尚未投靠任何君主的武將,在遊戲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有很多的“野將”,有的野將是一開始就有的,有的則是到達某個時間或者觸發某個劇情后才在某個城市出現的,他的概念和“戰俘”恰恰相反,“戰俘”是有君無城,“野將”則是有城無君。使用相性接近的武將搜索則可以讓他加入,否則會出現“人各有志,您請回吧”的局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父子關係的武將,除非殺了父親,否則是不能搜索齣子女的,因為這些武將通常是通過歷史事件由他們的父親帶出來的,比如196年8月馬騰說“馬超已經成年,可以為國效力了”,另有與袁術結親事件由呂布帶出呂雯等等。另外,電腦佔領一座城池后,會自動搜索出所有相性接近的野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電腦的武將越來越多的原因(玩黃巾之亂你會發現中後期張角、何進的武將多達三四十人這是因為張角、何進軍相性複雜,可搜索的武將範圍自然多而廣)。遊戲中,我們不但可以讓野將加入到我們的麾下,還可以讓已經加入某個諸侯勢力的武將成為野將,方法是消滅該諸侯的所有勢力,釋放所有最後抓到的戰俘,被釋放的武將(包括君主)會成為該城池中的野將,我們可以自己把他們搜索出來直接利用他們(不必經歷先俘虜而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招降才可以收服他的漫長過程),也可以讓電腦佔領該城池讓電腦把他們搜出來,而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俘獲到敵人的君主比如曹操、劉備、孫堅這些文武雙全的奇才,何樂而不為。除此之外,被滅亡的君主在滅亡之前所擁有的戰俘會全部成為野將,更能豐富玩家遊戲樂趣。
(3)相性(Personality)
相性是武將屬性值的一種,代表的是該武將所接近的勢力範圍,以曹操、劉備、孫權三大派系作為參照,相性相差低於30的兩個武將可以相互搜索,相性值的範圍是1-150,曹操勢力相性為25,劉備為75,孫權為125。相性1和相性150相差1而不是149(相當於相性151),例如董卓勢力相性為1,他可以和曹操勢力以及孫權勢力之間相互搜索。具體每個武將的相性值則可以參考史實得出(比如馬騰勢力是接近劉備勢力的,因為馬超是五虎上將之一,而呂布的相性接近於曹操,是14)。
(4)義理值(Justice)
義理值也是武將屬性的一種,代表的是該武將是否容易叛變的屬性值,義理值的範圍是1-100,義理值越高,武將越不容易背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呂布容易被離間而顏良文丑這些大將不容易被離間的原因。另外,被關押的戰俘最後投降時的忠誠度上限也是由義理值決定,除此之外也由相性決定。舉個例子:同樣的招降呂布和夏侯惇,可能呂布剩餘30忠誠就投降了而夏侯惇說不定要等到個位數(極個別武將忠誠只剩1了還不肯投降真是硬漢);另外如果君主是曹操招降夏侯惇和君主是孫堅招降夏侯惇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攻略

(1)兵種相剋
三代的三國群英傳中,士兵的作用非常突出(一個武力只有30的文官如果用兵得當,完全可以擒獲攜帶相同數量士兵的諸如呂布、趙雲這樣的猛將,甚至可以以寡敵眾),但並非帶的兵越多就一定越強。兵種相剋原理是基於某一類型的士兵對另一類型的士兵的平均攻擊命中率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A類型士兵對B類型士兵的平均命中率為M%,那麼B類型士兵對A類型士兵的平均命中率為1-M%,根據這個原理參照下表的數據,就可以得出結論。
初級兵種朴刀兵弓箭兵短槍兵輕騎兵武鬥兵蠻族兵藤甲兵女兵弩兵
進化兵種大刀兵弓騎兵長槍兵鐵騎兵馴獸兵象兵藤騎兵近衛兵強弩兵
初始生命10121011813101510
生命加成211243211
初始攻擊646666665
攻擊加成111111111
對朴刀兵(%)502060806060604010
對弓箭兵(%)805050607070957060
對短槍兵(%)405050206060406065
對輕騎兵(%)204080503060302060
對武鬥兵(%)403040705020608040
對蠻族兵(%)403040408050202080
對藤甲兵(%)40560704080404020
對女兵(%)603040802080605040
對弩兵(%)904035406020806050
對武將(%)504050505050505045
從上表不難看出:某些兵種幾乎可以完克(命中率≥90%)另一兵種:比如藤甲兵完克弓箭兵;刀兵完克弩兵。上表僅為理論數值,然而在實戰之中,我們所能得到的結論遠遠不止這些。比如從表中你可能會猜想:怎麼沒有完全能壓制槍兵的兵種?弓箭兵有什麼用,他幾乎被所有兵種壓制?這正是遊戲的奧秘所在,因為弓箭兵完克槍兵,如果微操到位,甚至可以在400vs400的戰場上,一兵不死,全殲敵兵。
根據部分網友的實戰經驗,總結出如下的表格:
vs首選克制兵種次選克制兵種
刀兵騎兵短槍兵、武鬥兵、蠻族兵、藤甲兵
弓箭(騎)兵藤甲兵、刀兵騎兵、蠻族兵
槍兵弓箭兵武鬥兵、蠻族兵
騎兵槍兵蠻族兵、弓箭兵
武鬥(馴獸)兵弓箭兵騎兵、藤甲兵
蠻族(象)兵武鬥兵弓箭兵
藤甲(騎)兵蠻族兵騎兵、槍兵
女(近衛)兵騎兵
弩兵同“弓箭兵”處理方法
(2)弓箭兵的利用和陣型的選擇
下面講解弓箭兵:弓箭兵屬於遠程兵種,雖然他對各種兵種的命中率都較低,但是由於他可以遠程攻擊,因此對於部分近戰兵種(尤其是命中率相當的槍兵)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有人或許會問:弩兵和女兵也是遠程兵種呀,為什麼不用他們?答案很簡單:(1)女兵的射程遠不及弓兵;(2)弩兵是水平向前攻擊,前排的士兵會阻礙後方的士兵的攻擊,因此攻擊效率大大降低。而對於弓箭兵,箭弩幾乎是以近似“拋物線”的運動軌跡給予敵軍以打擊,因此攻擊效率大大增強且互不干擾,升級為弓騎兵后,移動速度加快,而對於一些徒步的兵種而言,雖然命中率上佔優,但是由於機動性太差,所以仍然被弓箭兵尤其是弓騎兵所壓制,典型的如武鬥兵(升級為馴獸兵后移動速度變得更慢但是血量增加)和蠻族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弓兵只能攻擊同一水平線上的敵人,並且靜止時的攻擊頻率要遠大於移動時的頻率,因此要讓弓箭兵攻擊時處於“待命狀態”。
再說陣型,遊戲中共有8個陣型,其中魚麗陣、雁形陣、鉤形陣屬於凹形陣,而方形陣、圓形陣、錐形陣、玄襄陣、箭矢陣則屬於凸型陣。因為是遠程攻擊,所以為了使攻擊效率最大化,應當在敵人近戰兵種靠近之前,最大限度的延長其行走的路程,所以基本原則就是凹形陣對凸型陣。由於敵人的近戰兵種一開始都是保持整齊的隊形前進的,因此我軍也應當按兵不動,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每一個士兵的能力,由於弓兵移動時會自動攻擊,所以陣型勢必會被打亂,出現火力空檔就會在所難免。因此對付敵人近戰兵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一直按兵不動,如果敵兵靠前了,則可以武將出擊吸引火力,或者在此之前搭配1-2個方陣的近戰兵種(如藤甲兵)在前面當肉盾,陣形以圓形或錐形為佳,效果也是很好的。而如果你的武將有“八門金鎖(需要武力80-89,智力80+)”技能,你就偷著樂吧;而對付敵人的遠程兵種,與其對射顯然不是良策,故宜選用藤甲兵和大刀兵這樣的近戰兵種。
使用弓兵的注意點:(1)陣型很重要,打完一仗記得變換陣型對付其他敵人;(2)切不可對戰藤甲兵,如果遇到藤騎兵,你只有逃跑的份。
(3)武將的培養
武將的培養其側重點只有一點:最大限度地提高武將的體力、技力尤其是技力的最大值。體力、技力值都很高的武將將會在實戰中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魅力。比如趙雲,初始技力48,如果從1級開始就重點培養,50級的趙雲在不吃靈芝不裝備太平要術或遁甲天書的條件下,技力值就可以達到195的極限,加上遁甲天書30點的加成,一個擁有225技力的趙雲(軍師技“恢復技力”每次可以補充56點)無論是群戰、單將攻城還是比武大會上,都會擁有相當驚人和持久的作戰能力。
而要獲得最大成長值,只要將武將的武力、智力值的任意一項提高到120及以上就可以了,對於武力過百的武將,只需要一個等級≥40,擁有“增強將攻”軍師技的軍師輔助即可(需要連續施展兩次),被培養的武將則等級越低越好。
(4)俘獲君主
詳細參考“名詞釋義--(2)野將”中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戰場上自己逃跑的君主將在交戰後永久消失。
(5)軍師選擇
遊戲中軍師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雖然後期單憑呂布、趙雲這樣的猛將就可以一人橫掃千軍,但是倘若有一個好的軍師相隨,往往會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不乏遊戲趣味性,避免了重複機械化的戰場動作。
軍師技共有23個,學習的條件是由武將的武力、智力值來決定的(23級的時候就可以學滿),具體可以參照下面的表格:
技能名稱智力上限智力下限武力上限武力下限目標類型技能說明
撥雲見日99960999獲得“晴朗”的天氣
風雲變色99999960獲得“雨雪”的天氣
降敵士氣9999060敵方降低敵軍的士氣
鼓舞士氣9993099960己方提高我軍的士氣
增強行軍9099980己方提高我軍的行動能力
亂敵陣型9280999敵方使敵軍陣型混亂
金蟬脫殼99987999己方使“無法退兵”無效
減緩集氣9998299950敵方減緩敵將的集氣速度
減敵將攻958369敵方降低敵將的攻擊力
加速集氣938649己方提高武將的集氣速度
恢復體力9998559己方恢復武將的體力
恢復技力9998699950己方恢復武將的技力
增強將攻978949己方提高武將的攻擊力
恢復行動969049己方使某個武將恢復行動能力
離間敵將9999199950敵方降低敵將的忠誠度
十面埋伏907499950敵方使敵將“無法退兵”
勸降敵將99993999敵方勸使敵將歸降
無法行動9999449敵方使敵將無法移動
強迫單挑9999549敵方使敵將被迫接受單挑
增加經驗9999699950己方提高武將戰鬥經驗的積累
補給兵力99996999己方將兵力轉移到另一武將
吸兵大法99998999敵方從敵將那裡吸取兵力
封武將技9999899950敵方使敵將無法使用武將技
要想讓一個武將擁有所有的軍師技是不可能的(除非藉助修改器實現)。比較實用和常用的技能主要有:恢復體力技力、加攻、離間+勸降、強迫單挑、增加經驗、吸兵大法、封武將技等,由於武將可以通過裝備物品改變武力、智力的方式來改變可學技能的類型和數量,因此對於軍師的選擇標準的探討,也突顯其意義所在。
下表是基於正常遊戲下(不修改遊戲規則,不藉助於任何修改器),衡量一個軍師好壞的標準:
(1)從軍師技數量的多少評定:
標準初始武力初始智力遊戲中的人物代表
完美軍師4990
極品軍師43-4988-90孔融
優秀軍師43-4990+(數值越大優勢越小)楊修、陳群、荀彧、郭嘉
全能軍師84+88+姜維、趙雲、張遼、曹操、呂蒙、孫權、鄧艾、郝昭
【人物分析】在非修改版本中,最多只能裝備武力+8(裝備劍的武將最多武力+7)的武器和智力+10的書籍,而孔融在這樣的條件下仍然可以將武力控制在≤49和≥50,將智力控制在89-99之間,依據軍師技的學習條件,他可以學到除“風雲變色、鼓舞士氣和增強行軍”以外的所有20個技能,是所有武將中最多的;而楊修、陳群等人,由於智力過高,所以和孔融相比,會漸漸不滿足“十面埋伏”、“亂敵陣型”、“加速集氣”、“恢復行動”、“增強將攻”這五個技能的學習條件導致無法學習,不過由於這5個技能在實戰中應用得並不是很多,所以他們仍不失作為優秀軍師而存在!
然而實際運用中,這種關係會發生微妙的變化:由於智力+8的“孟德新書”和智力+10的“兵書24篇”這兩種高級書籍出現的概率很小,所以在沒有高級書籍的條件下,陳群(裝備“史記”后智力就能達到98)就成為了首選極品軍師!
而對於全能軍師,其定義是:具備以少勝多的能力,甚至是那種可以單將攻城、一人足以定天下的超強武將。所以需要滿足武力≥84(準確點說是:裝備武器后,需要武力≥91)、智力≥88(最好88-90之間,可以學習“增強行軍”),這樣不但可以作為高級軍師的存在,還可以學到“回天術”、“伏兵連陣”這兩個全能軍師必備的技能。
(2)從單軍作戰能力評定
標準遊戲人物
超級軍師趙雲、張遼
一流軍師曹操、孫權、呂蒙、鄧艾、姜維
二流軍師郝昭、周瑜等
三流軍師諸葛亮、司馬懿、龐統等
【人物分析】單軍作戰,趙雲和張遼是完美的,武力超高的同時,軍師技也很齊全;而一流軍師中,孫權和呂蒙要略勝於曹操和姜維,因為後者缺少了“增強行軍”這個必需的技能,而二流和三流的軍師,由於本身武力就不高,再加上“伏兵連陣”和“回天術”技能的缺失,漸漸淪為雞肋武將。
上面從遵循原版遊戲規則的情況下分析了軍師的好壞;然而在擁有“奧汀神槍”、“幻世錄”這些超級裝備的遊戲規則下,上面對於軍師的評定標準會發生改變,即對武將武力和智力的要求會放寬,一一對照即可。

遊戲秘籍


在遊戲中輸入ods3on啟動密技,在行政命令中按F4可無限使用指令,不過不能存檔或攻城。
command=無限令牌(不扣內政令牌)
distinctive=我方所有武將功勛值加10000
money99999=我方所有城市金錢加99999
treasure擁有所有物品
bl###=百人戰時可自由使用武將技(###為001~125,代表不同的武將技)
在作戰畫面按F4可重頭再打一次
輸入bfdie1敵主將墜馬
無限升級及金錢
在每年一月參加武鬥大會獲勝可得金1000及功勛100
連按F4可重複得到金錢及功勛
額外秘籍
自我開發addvalueexp加編號人物增加100000經驗
下面是人物編號:
001丁奉002丁原003于吉004于禁005兀突骨006士燮007大喬008小喬009公孫度010公孫恭011公孫康012公孫淵013公孫越014公孫瓚015卞喜016太史慈017孔岫018孔融019文欽020文聘021文鴦022文丑023木鹿大王024毋丘儉025毛玠026牛金027王子服028王允029王平030王甫031王朗032王真033王基034王累035王渾036王桀037王頎038王浚039王雙040司馬孚041司馬炎042司馬昭043司馬師044司馬徽045司馬懿046左慈047左賢王048甘寧049田豐050田疇051申耽052伊籍053全琮054全端055向朗056向寵057忙牙長058朱治059朱桓060朱異061朱然062朱雋063朱靈064朵斯大王065何進066何儀067吳班068吳綱069吳質070吳蘭071吳懿072呂布073呂虔074呂翔075呂義076呂蒙077呂范078呂曠079宋憲080李典081李恢082李異083李肅084李傕085李儒086李鵬087李嚴088杜遠089步鷺090沙摩柯091車胄092辛毗093辛評094邢道榮095典韋096卓膺097周昕098周倉099周泰100周瑜101周魴102孟達103孟優104孟獲105武安國106法正107沮授108沮鵠109金旋110金環三結111阿會喃112候成113姜維114皇甫嵩115紀靈116胡車兒117胡班118范疆119凌統120凌操121夏侯玄122夏侯和123夏侯尚124夏侯威125夏侯恩126夏侯敦127夏侯淵128夏侯茂129夏侯德130夏侯霸131孫仁132孫朗133孫桓134孫乾135孫堅136孫翊137孫登138孫皓139孫策140孫韶141孫靜142孫禮143孫權144徐晃145徐庶146徐盛147徐榮148徐質149桓范150祖茂151祝融夫人152秦宓153耿紀154荀攸155荀彧156袁尚157袁胤158袁紹159袁術160袁熙161袁譚162迷當大王163郝昭164馬休165馬良166馬岱167馬忠168馬玩169馬超170馬謖171馬騰172馬鐵173高沛174高定175高順176高幹177高覽178帶來洞主179張允180張任181張角182張松183張虎184張昭185張英186張苞187張郃(合)188張飛189張紘190張梁191張紹192張溫193張達194張衛195張魯196張勳197張橫198張燕199張遼200張濟201張翼202張嶷203張綉204張邈205張闓206張寶207曹仁208曹丕209曹休210曹性211曹昂212曹芳213曹洪214曹真215曹純216曹豹217曹爽218曹植219曹彰220曹操221曹羲222曹睿223梁興224淳于瓊225笮融226許子將227許攸228許靖229許褚230逢紀231郭汜232郭奕233郭嘉234郭圖235陳式236陳武237陳宮238陳泰239陳琳240陳登241陳群242陳震243陳橫244陳矯245陸抗246陸凱247陸遜248陸績249陶謙250傅士仁251傅彤252傅巽253傅干254傅嬰255喬玄256喬瑁257程武258程秉259程昱260程普261程遠志262程銀263華佗264華雄265華歆266貂蟬267費禕268軻比能269雅丹270馮習271黃忠272黃祖273黃蓋274黃權275楊松276楊秋277楊修278楊祚279楊彪280楊儀281楊鋒282楊懷283董允284董卓285董和286董承287董旻288董昭289董荼那290董衡291董襲292虞翻293賈充294賈逵295賈詡296賈范297鄒靖298雍闓299雷銅300雷薄301廖化302徹里吉303滿寵304管亥305管輅306臧霸307裴元紹308趙弘309趙統310趙雲311趙廣312趙范313蒯良314蒯越315劉巴316劉岱317劉表318劉封319劉度320劉焉321劉備322劉循323劉琦324劉琮325劉辟326劉璋327劉賢328劉曄329劉禪330劉繇331審配332樊稠333樂進334潘鳳335潘璋336潘浚337蔣欽338蔣琬339蔣干340蔣義渠341蔣濟342蔡中343蔡和344蔡邕345蔡瑁346諸葛均347諸葛亮348諸葛恪349諸葛瑾350諸葛誕351鄧艾352鄧忠353鄧芝354鄧茂355鄧賢356魯肅357盧植358閻圃359霍峻360駱統361鮑隆362糜竺363糜芳364薛綜365鍾會366鍾繇367韓玄368韓忠369韓浩370韓嵩371韓當372韓遂373韓暹374韓馥375簡雍376顏良377魏延378魏續379龐統380龐義381龐德382譚雄383譙周384關平385關羽386關索387關鳳388關興389禰衡390嚴白虎391嚴政392嚴畯393嚴綱394嚴輿395嚴顏396蘇飛397闞澤398顧雍399龔都400龔景401呂雯402諸葛芸403張寧404甄洛405趙葳406芙蓉407鄒玉408曹華409天香410士壹
《三國群英傳3》敵武將落馬秘籍:
在任何遊戲畫面上(戰鬥畫面除外),輸入ODS3ON(大小寫都行),如果成功,畫面上會出現'debugon',在戰鬥時輸入bfdie1,之後敵軍武將就會落馬。
武將技對應編碼:
000施放失敗001飛箭002拒鹿角003地泉004命療術005赤焰006刺輪007雪崩008御飛刀009地雷010雷擊011炎龍012后伏班陣013落月弓014連弩015屍兵115神鳶空襲116炬石煉獄117日月輪斬118心劍齊發119鐵騎突擊120神鬼亂舞121劍輪斬122五嶽華斬123飛龍在天124神鬼共憤125鬼哭神號
其他作戰秘籍:
SL***軍師技
AI*交給、取消由電腦控制,0自己,1對手
以上信息為作戰快捷鍵

配置要求


處理器賽揚1.5G以上
顯示卡GeForce6200以上
存貯器64M
佔用空間1G以上硬碟空間
系統軟體DirectX8或以上版本

製作團隊


宇峻奧汀科技自1995年成立以來,即以PC遊戲開發為專精研發領域,廣泛製作發行跨越角色扮演、策略模擬、休閑益智等各類型遊戲,並素以質量兼重聞名於台灣市場。2004年,宇峻奧汀以遊戲「幻想三國志」,榮獲台灣地區國家級獎項「遊戲之星」壓倒性肯定,一舉取得六項大獎,並獲得NihonFalcomCorp.青睞,成功打入日本市場。2005年,宇峻奧汀科技全力投入缐上遊戲研發,先後推出「新絕代雙驕Online」、「三國群英傳Online」,創造300萬人會員規模與15萬人同時上缐的搶眼佳績,並以此氣勢持續自我突破,連續席捲2005、2006遊戲之星13項大獎,儼然確立宇峻奧汀科技為台灣遊戲研發商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