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出東方

2021年王舸總導演的舞劇

《五星出東方》是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北京演藝集團聯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和田地委宣傳部共同製作,北京歌劇舞劇院、新疆新玉歌舞團演出的舞劇,於2021年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展開首輪演出。該劇由王舸總導演、許銳編劇、楊帆作曲、劉科棟擔任舞美設計及陽東霖擔任服裝設計等。

《五星出東方》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劇目,借在古絲綢之路新疆和田段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

2021年9月3日,2021年服貿會首鋼展區三號館內,第六屆“炫彩世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動開幕式上,北京演藝集團大型舞劇《五星出東方》的精彩片段絲路魅影之《燈舞》首次在劇場外上演。

劇情簡介


舞劇《五星出東方》由北京演藝集團製作,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借在古絲綢之路新疆和田段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在這部劇中,國寶不再是靜靜躺在博物館里的陳列品,而是傳奇的見證者、講述者。劇中穿越歷史的時空大門打開,再現西域戍邊的漢族校尉與匈奴在精絕古城經過種種變故、化干戈為玉帛並建立深厚友誼的動人故事,詮釋了新疆自古以來就在祖國的懷抱中,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結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主題。
五星出東方
五星出東方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劇的構想和題材來源於在古絲綢之路新疆和田段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在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古墓中發現織錦“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該織錦長18.5厘米,寬12.5厘米,上有八個篆體漢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現為國家一級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出土也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文物就是安安靜靜地待在那裡,要讓它說話,就需要主創團隊付出大量的心血。”《國寶檔案》主持人的任志宏對文物有著深刻的理解:“文物是會說話的,文物所蘊含的價值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文物身上所凝聚的,不僅僅是文化形象,更是文化的傳承,所以我們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推動文物活化。”為了更好地突出文物的文化內涵,《五星出東方》的主創人員通過器樂、歌舞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將和田文物、服飾、樂舞等文化元素有機置入不同的時空與情境,讓珍貴文物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在舞台上生動鮮活地展示出來,以文物魅力寓於舞蹈,串聯北京與新疆之風情,綻放千年織錦的無窮魅力。

創作過程

《五星出東方》講述了各民族和諧共處的故事,創作也是京新兩地合作的產物。該劇主創中不僅有來自北京的創作者,還邀請到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副教授古麗米娜擔任女主角。此外,和田新玉歌舞團也精心遴選了編導及舞蹈演員共6人,已於3月12日到京,融入排練工作。
創排初期,《五星出東方》的題材雖然得到各方認可,但史料素材極為有限,為具體創排帶來較大難度。
採風過程中,主創團隊從和田地區考古史實、當地民情、民族服飾、民族音樂等方面,提煉藝術語彙,了解少數民族音樂樣態,了解當地各具民族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積累了珍貴的創作素材,明確了創作的藝術方向與特點。
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排練,《五星出東方》上半場舞段已基本完成,作曲、舞段編排、舞美設計、造型服裝設計、項目宣傳等工作都在有條不紊推進中。計劃於5月底前完成舞美、服裝、道具等全部製作工作,6月進入劇場進行合成、綵排。6月下旬,本劇將在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進行首輪演出。7月,計劃赴新疆進行首輪巡演演出。
舞劇《五星出東方》歷時兩年創作,進行六次專家研討會,易稿十餘次。為了凸顯文物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主創團隊曾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去往千年前絲綢之路上的精絕古國。雖然歷史僅留下隻言片語,但採風的直觀感受對主創有著極大衝擊。
總編導王舸從“小人物”入手,以小見大,讓觀眾在舞劇《五星出東方》看到更為真實的歷史,生動展現了西域地區風土人情。
在特色樂器的運用上,楊帆也用了許多心思。舞劇《天路》中,渲染藏地風情有許多現成的特色樂器,但到了《五星出東方》,哪怕是常常令人聯想到西域的琵琶,也要“改造”一番。“漢代的琵琶肯定不是唐代胡旋舞中用到的琵琶。”為了營造更加深邃久遠的效果,有時候,楊帆需要在現有琵琶音色的基礎上疊加中阮等樂器。楊帆還看過舞美、服裝的設計過程,從中尋找“氣質”上的靈感。
《五星出東方》北京站演出演員陣容已經確定,由古麗米娜飾演精絕首領之女春君,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員羅昱文飾演漢朝戍邊將領奉,索朗群旦飾演北人首領之子建特。此外,程一帆、張劍斌、高德瑞分別扮演奉和建特的助手。據介紹,該劇演員總數超過60人,陣容龐大。

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演出場館
2021年9月3日服貿會首鋼展區三號館
2021年6月19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2021年9月25日至9月27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2022年1月28日至1月30日上海文化廣場
2022年2月8日至13日國家大劇院
2022年2月11日至13日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作品評價


該劇意在‘讓文物講故事’,詮釋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新疆自古以來就在祖國的懷抱中,各民族心向東方,結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時代主題。體現不可磨滅的至親摯愛之情,不可拋卻的守護家國之志和不可割裂的民族融合之魂。(中新網評)
該劇把和田文物、服飾、樂舞等文化元素有機置入不同的時空與情境,通過器樂、歌舞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讓珍貴文物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在舞台上生動鮮活地展示出來。(中新網評)
舞劇以一件織有“五星出東方”字樣的漢代文物織錦為引子,引領觀眾回到被無垠黃沙掩埋的遙遠西域,勾勒出漢朝戍邊將軍奉、北人首領之子建特、精絕古城首領之女春君的一段傳奇。劇中,有命運交織、至愛至深的真性情演繹;有天香國色、搖曳生姿的胡姬與漢舞;有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武將忠義魂……《五星出東方》服裝從顏色、樣式、紋樣等設計都結合了出土文物中的元素和色彩;舞美設計也在研究史料的基礎上,通過藝術化處理,在舞台上還原歷史真實場景。燈光設計同樣以護臂的顏色為著力點,以此貫穿劇情發展。(文匯網評)
《五星出東方》講述了困在沙暴中的漢朝戍邊將領奉與北人首領之子建特,被救至精絕古城后邂逅首領之女春君,彼此化干戈為玉帛、結下深厚情誼的故事。從三人命運講到民族大愛,以小見大,是總編導王舸標誌性的切入手法。“這部作品包含著‘大主題’的概念。”楊帆與王舸、編劇許銳深聊過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情感的力量”是音樂創作的支點。因此,雖然要寫西域音樂,楊帆並沒有將思路局限於某個特定的民族或地區,只是在風格上加以必要的借鑒。(今日頭條評)
該劇以新疆和田尼雅遺址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為題材,講述了漢朝戍邊將領奉在精絕古城與北人首領之子建特、精絕首領之女春君之間,從劍拔弩張到並肩攜手、從素不相識到深深認同,結下深厚情誼的動人故事,詮釋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結成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主題。(今日頭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