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林

重慶市西南大學教授

徠張慶林教授,男,中共黨員,教授。重慶市“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術帶頭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領銜博士生導師,全國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思維心理學方向領頭人,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專家組成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後歷任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院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兼任學校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普通與實驗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重慶市僑聯副主席,重慶市政協委員,《心理學報》編委,《心理科學》編委,《心理科學探新》編委,《西南大學學報》編委。主要從事學習、創造、社會認知及腦科學的研究。近年來的研究興趣主要為探討創造性的認知神經機制。張慶林教授和他的團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截止2013年4月,已在NeuroImage、Cortex、PLosOne、Neuropsychologia、Biological Psychology、Psychophysiology、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心理學報等國內外心理學著名雜誌上發表論文共520餘篇,其中SCI、SSCI收錄70餘篇。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6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4項,其他省部級課題6項。出版著作32部,出版教材多套。

人物關係


人物簡介


主要從事學習、創造、社會認知及腦科學的研究。未來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創造性的腦機制及意識與無意識的相互影響和轉化等領域。張慶林教授和他的團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截止2010年,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6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4項,其他省部級課題6項,發表論文近450篇,出版專著30多本,編寫教材60多冊。一些成果居於國內領先水平,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有45篇論文被國際SCI(科學論文索引)收錄,有13篇被國際SSCI(社會科學論文索引)收錄。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曾憲梓優秀教師三等獎1項,1999年評為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2000年被評為重慶市優秀教師,2001年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的認知方向的學術帶頭人,2002年批准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2006年成為“認知與人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認知方向的學術帶頭人。
張慶林教授曾於1999年、2001年兩次赴美,與耶魯大學教授、美國著名心理學家Sternberg合作研究創造性智力,其工作態度和成果也得到了Sternberg的肯定和讚賞。

著作及論文


1985年
1.四川省廣播教育學校主編《心理學》中寫“心理的機制”、“兒童心理發展概述”、“個性及其傾向性”三章(與黃希庭合作)。
2.西南師範大學心理學教研室主編《心理學》中寫“個性傾向性”、“思維”、“想象”、“學習心理學”共四章。
3.黃希庭、張慶林,少年兒童辨認面部表情的實驗研究,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與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1985年學術年會(成都)。
1987年
1.張慶林,關於知覺和表象關係的一些研究,心理學雜誌,1987年第1期,本文獲重慶市科協優秀論文獎。
2.黃希庭、張慶林、張小真,活動對短時距時間知覺的影響,心理學雜誌,87年3期。
3.王維遠、張慶林:人類解決問題原策略及其計算機模擬初探,全國機器學習研討會,1987年黃山。
1988年
1.張慶林、王維遠:試論靈感的心理機制,心理學探新,88年第2期。獲重慶市科協優秀論文獎。
2.張慶林:對專門知識與一般智力的關係的新認識,教育評論,88年第3期。獲重慶市心理學會優秀論文獎。教育文摘88年14期提要轉載。
3.王維遠、張慶林:河內塔問題求解策略及其組塊策略之應用,省首屆人工智慧學術交流會,1988年西師。
4.劉電芝、張慶林:試論直覺的心理機制,教育研究,88年第1期,湖北教育88年11期轉載。獲四川省科協青年優秀論文獎,重慶市科協優秀論文獎。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2)。
5.張慶林:群眾不滿情緒的社會認知分析,重慶市心理學會1988年學術交流會,西師。
6.張進輔、張慶林等譯,《當代青年心理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7.黃希庭主編的《心理學》中寫“個性及其傾向”一章,西南師大出版社,1988年。
1989年
1.張慶林,關於自由回憶中新近效應的幾種解釋,西師學報(自科版)89年第1期。獲重慶市心理學會優秀論文獎。
2.張慶林:頓悟心理機制的實驗分析,心理學雜誌,1989年第2期。獲西師優秀科研成果獎,重慶市科協優秀論文獎。
3.黃希庭、張慶林:個性的系統分析,西師學報(哲社版),89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轉載。獲重慶市心理學會優秀論文獎。
4.張慶林等著:《幼兒心理諮詢和診斷106》,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獲四川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990年。
5.張慶林,心理學研究的外部效度,四川心理科學,1989年第4期。
1990年
1.張慶林等著:小學作文教學心理學,雲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2.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譯:認知心理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年。
3.曾欣然主編的《宣傳心理學概論》中寫“宣傳心理學的教育原則”、“宣傳交往的心理分析”兩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1992年。
1991年
1.黃希庭主編,張慶林、張進輔副主編《人生心理諮詢手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獲四川省第五次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1992。
2.龔自方、張慶林:總分析——運用統計對若干研究結果進行綜合的科學方法,數理統計與管理,1991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統計學》1991第4期全文轉載。
3.張慶林:幼兒教育研究中的“人為產物”,學前教育研究,1991年第1期。
4.張慶林:調查問卷的設計技術,學前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
5.張慶林,教育實驗設計的基本原理,學前教育研究,1991年第5期。
6.張大均、張慶林:《改革的社會心理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獲西南師大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獲四川省第五次社會科研成果二等獎(1992年)。
7.黃希庭、張慶林:兒童和青少年辯認面部表情的實驗研究,載於王更生主編《普通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研究》,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8月。
8.龔自方、張慶林:Meta—分析及其在心理學中的應用,心理科學,1991年6期。
9.張慶林,多元分析,模擬法,《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卷》,1991年9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2年
1.張慶林、黃利,社會推理中的認知偏向,心理科學,1992年1期。
2.張慶林,怎樣學習知識才有利於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中國教育學刊,1992年2期。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1992年6期全文轉載。
2.張慶林,怎樣掌握知識才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教材·教法,1992年8期。
3.黃希庭主編、張慶林副主編,《家庭教育藝術》,科技文獻出版社,1992年7月。
4.張慶林,“學會學習”與非智力因素,四川教育,1992年11期。
5.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譯,《認知心理學》,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3年
1.張慶林、曾海田,解決幾何問題的啟髮式搜索策略研究,《心理科學》,1993年2期。
2.張慶林主編,《最優學習方法》,西南師大出版社,1993年(一版)。
3.邱玉輝、張慶林,歸納推理的信息加工研究,西師學報(哲社),1993年2期。
4.邱玉輝、蒲曉容、張慶林,演繹推理新模式理論的實驗檢驗,西師學報(自),1993年2期。
5.張慶林,謝光輝,25名國家科技發明獎獲得者的個性特點分析,西南師大學報(哲社版),1993年3期。
6.張慶林、張蜀林,認知學習理論的主要特點——談認知心理學對於CAI的指導意義,載於《CAI的理論與實踐》(林建祥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0月。
7.張慶林,架起通向理想的金橋,載於王青山主編,《走進大學》,重慶出版社,1993年9月。
8.黃希庭、張慶林,企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企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研究”專輯1993年。
1994年
1.張慶林,黃蓓,解決學科問題的有效思維策略雛議,課程·教材·教法,94年8期。
2.王振勇、張慶林、蒲曉容,析取推理中的前提語義加工,江西師大學報(自),94年2期。
3.張慶林、楊渝川,學法研究——當代教學觀念轉變的主題之一,西師學報(哲)94年3期。
4.張慶林,《中國青年的政治價值觀及教育》,載於黃希庭、張進輔、李紅《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及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5.張慶林,王振勇、蒲曉容,條件推理中的命題語義加工,心理科學,1994年6期。
6.徐光國、張慶林,伊扎德情緒激活的系統理論,心理科學,1994年第5期。
7.劉邦惠、張慶林、謝光輝,創造型大學生人格特徵的研究,西師學報(自)94年5期。
8.張慶林等主編,《最優學習方法》,西南師大出版社,1994年版(二版)。
9.張慶林等譯,《社會認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1995年
1.謝光輝、張慶林,中國大學生實用科技發明大獎賽獲獎者人格特徵的研究,心理科學,1995年1期。
2.張慶林,連庸華,優等生解決幾何問題的成功思維策略分析,西師學報,95年1期。
3.張蜀林、張慶林,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及其在研究中的運用,《心理學動態》,1995年1期。
4.張慶林,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何向東主編《高師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西師出版社,1995年。
5.張慶林、張映雄,論加強目標教學中認知過程的研究,《目標教學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6.張慶林(校)解答數學應用題的思維過程(上、中、下),《四川心理科學》,1995年。
7.張慶林主編,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如何教學生學會學習和思維,(省政府三等獎)西南師大出版社,1995年12月。
8.張慶林、姚文忠,認知心理學與現代教學論,《四川心理科學》,1995年3期。
1996年
1.楊春燕、張慶林,幼兒思維發展潛力的新估價,《學前教育研究》1996年1期。
2.張慶林、肖崇好,頓悟與問題表徵的轉變,《心理學報》,1996年28卷1期.30-37頁2月。
3.張慶林、王永明,元學習能力及其培養,《中國教育學刊》,1996年3期。
4.Zhang Qinglin et al. Effects of Content’s on Propositional Reasoning: A Representation-based Explanation.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1996,5:505-512.
5.管鵬、段浣雲、張慶林,創造型大學生談高等教育改革,重慶大學學報(社科),1996年2⑶:70-75。
6.黃希庭、張慶林主編,《企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11月,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課題,省哲社“八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重慶市首屆哲社科研成果三等獎(1999年)。
6.張慶林主編,《最優學習方法》,西南師大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三版)。
8.楊渝川、王衛紅、張慶林,中國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結構研究,南京師大學報(社)1996年2期。
9.徐光國、張慶林,習得性勤奮的實驗研究和理論假設,《心理科學》1996年⒆:3.P187-189。
10.管鵬,段浣雲,張慶林,創造型大學生談高等教育改革,《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卷第3期
11.黃希庭、張慶林,《普通心理學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研究》,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7年
1.譚秀麗、張慶林,專家與新手在科學知識掌握上的差別分析,四川師大學報(自),97.20⑵:128-132。
2.童世斌、張慶林,問題解決中的元認知研究,《心理學動態》,97年1期,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全文轉載,97年4期,43-47。
3.張慶林、王永明、張仲明,假設檢驗思維過程中的啟髮式策略研究,《心理學報》,97年第1期。
4.張慶林、劉電芝、連庸華,平面幾何解題思維策略訓練的實驗研究,西南師大學報(哲)97.3。(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5.張慶林、楊雄,四卡問題的內容促進效應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1997年20卷第4期311-313頁。
6.張慶林、王劍斌,解決幾何問題的思維策略訓練,四川心理科學,97.65⑴:26-27。
7.管鵬、張慶林,小學生解答覆雜應用題的困難原因分析,現代中小學教育,97.1.41-43。(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小學各科教學》,97年3期)
8.張慶林、楊春燕,假設檢驗思維策略的發展研究,第二屆國際華人心理學家學術會議,香港,1997年11月9-13日。
9.張慶林、管鵬,小學生表徵應用題的元認知分析,心理發展與教育,97年3期。
10.張慶林、徐展,幼兒元認知研究方法,西南師大學報(哲)97.6。(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11.張慶林、肖建平、童世斌、徐建,中小學生主體性測量維度的初步建構,《西師學報》(自),1997.6.699-703。
12.劉電芝、張慶林,中小學開設學科思維策略課的系列實驗研究,《全國師範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1997年3月獲獎。
13.張慶林主編,《元認知發展與主體教育》,西南師大出版社,1997年8月。獲重慶市首屆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年)。
14.張慶林、楊春燕,幼兒自主性的培養,四川幼教,1997年10期。
15.管鵬、張慶林,學生解決複雜應用題的困難原因分析,浙江教育,1997年2期。
16.楊春燕、張慶林,談談幼兒自主性的培養,學前教育研究,1997年5.6-7。
17.張慶林,《花期情結——走進女中學生的情感世界》,西師出版社,1997年11月。
1998年
1.張慶林、楊春燕,假設檢驗思維策略的發展研究,心理科學,1998.21⑴:13-16。
2.張慶林,試論主體教育,西南師大學報(社),1998.2.43-46。
3.司繼偉、張慶林,意識研究的一種新傾向——元認知模型,山東師大學報(社科版),98.2(3月)。(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98年第10期全文轉載)
4.張慶林,認知心理學與當代教學改革,湖南教育,1998年1期。
5.張慶林,論知識有效學習的條件,湖南教育,1998年3期。
6.張慶林,短時記憶與課堂教學,湖南教育,1998年第5期。
7.張慶林,加深理解的方法——學習策略介紹之一,湖南教育,1998年9期。
8.張慶林,鞏固記憶的方法——學習策略介紹之二,湖南教育,1998年12期。
9.張慶林,構造知識的方法——學習策略介紹之三,湖南教育,1998年14期。
10.張慶林,高效練習的方法——學習策略介紹之四,湖南教育,1998年20期。
11.毛明山、張慶林,解答數學應用題思維策略訓練的實驗研究,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年4期53-56。
12.張慶林、楊雄,大學生解決四卡問題的敘述理由效應,心理學報,1998年30卷3期,348-352。
13.張慶林、王永明,類比遷移的三種理論,心理科學,1998.21⑹.550--551。
14.張慶林主編,《中學生主體教育》,重慶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15.司繼偉、張慶林,寫作過程的研究新趨向——自我監控,四川心理科學,98.4.15-19。
1999年
1.張慶林,成功解題的方法——學習策略介紹之五,湖南教育,99.1.34-35。
2.張慶林,自我監控的方法——學習策略介紹之六,湖南教育,99.3.34-35。
3.司繼偉、張慶林,自我監控策略的培養,學科教育,99.2.47-49。
4.司繼偉、張慶林,自我意識的心理學研究理論進展,西南師大學報(哲社),99,3,63-68
5.司繼偉、張慶林,試論學生學業成就的個體因素,教育理論與實踐,99,19⑼45-49
6.張慶林,王永明,類比遷移發生機制的研究,心理科學,99,22⑵:141-143
7.徐展,張慶林,策略發展的元認知機制和聯結機制的交互作用理論,心理學探,99,19⑵:19-24
8.張慶林,司繼偉,大學生形成析取概念的假設檢驗策略研究,心理學報,99年10月31卷,4期,397-404
9.楊春燕,張慶林,幼兒假設檢驗思維能力發展的實驗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4卷3期357-361,99年6月20日
10.Zhang Qing lin,,XuZhan,Thinking—Strategies Teaching and Metacognitive Training in
Subject Matter Domains. 1999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SARMAC). July 9—11,1999.
11.張慶林,司繼偉,學生的心理差異與因材施教,載於《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2.張慶林,大學生的學習與創造,載於《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童世斌,戴宇,張慶林,初中生解答數學應用題思維訓練,現代中小學教育,1999年第6期,21-23
2000年
1.司繼偉、張慶林,寫作過程的自我監控實證研究,《心理科學》,2000年第23卷第1期111---112
2.鄧鑄、張慶林,青少年元記憶能力發展的認知研究,《心理學探新》,2000年第20卷第1期38—41
3.史慧穎、張慶林,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社會課教學中的應用,《教育探索》,2000年第11期P38
4.張慶林,徐展,小學兒童規則發現的類比遷移研究,《心理科學》,2000年第23卷第2期207—210
5.張慶林,人類思維心理機制的新探索,《西師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第26卷P112--—117,人大複印報刊資料,2001年1期全文轉載。
6.張慶林,黃希庭心理學學術思想探尋,《西師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第26卷P50—55,人大複印報刊資料,2001年2期全文轉載。
7.張慶林,陳敏,小學兒童思維能力團體測驗的初步研究,《西師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8月20日出版,第4期,第25卷P481—486
8.張慶林《中學生思維能力訓練》叢書(5冊)重大出版社,2000年4月
9.史慧穎、張慶林,中學生學習問題、原因及對策分析,遼寧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60-62
2001年
1.張慶林、司繼偉、王衛紅,小學兒童假設檢驗思維策略的發展,《心理學報》,2001年,第33卷,第5期,431—436。人大複印報刊資料,2002年1期全文轉載。
2.張慶林,史慧穎主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西南師大出版社,2001年9月
3.史慧穎,張慶林,斯騰伯格智力測驗觀評述,心理學探新,2001年21卷1期29-32頁。
4.楊柳,張慶林,學生應付學習挫折的掌握取向模式,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27卷6期62-65頁
5.周泓,張慶林,斯騰伯格的智慧平衡理論述評,心理科學,2001年3月24⑵:228-229
6.徐展,張慶林,關於創造性的研究述評,心理學動態,2001年1期,36-40。
7.張慶林,社會心理學回顧和展望,載於《跨世紀中國社會學——回顧與展望》,中國人民大學出班社,1999年。
8.陳麗君,張慶林,中學生主體性調查問卷全國常模的建立,心理科學,2001年第24卷第4期,482-483
2002年
1.張慶林,R.J.sternberg主編,《創造性研究手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2.張慶林,楊東主編,《高效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3.黃希庭,張慶林,李紅,《心理健康教育》(小學一年級——高中三年級,共12冊),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4.周泓,張慶林,創造性生理基礎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2002年28卷1期,33-37頁
5.周泓,張慶林,創造性的生理研究新進展,心理學探新,2002年,22卷,第3期,9——13。人大複印報刊資料,2002年12期全文轉載。
6.張慶林、趙玉芳等譯,成功智力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ROBERTJSTERNBERG,ELENALGRIGORENKO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8月
7.司繼偉,張慶林,估算:來自心理學的聲音,心理科學,2002年第2期,240-241
8.邱江,張慶林,策略性知識教學綜述,教學研究,2002年,第4期,309-312
2003年
1.朱琦,張慶林,國外關於社區兒童和青少年影響的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29卷1期163-169
2.張慶林,楊東,論策略性知識向思維能力轉化的機制與措施,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29卷3期10-15
3.邱江,張慶林,有關推理方式的研究述評,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25卷,第2期,5-8
4.曹歡,張慶林,成就目標研究的新進展,新教職,2003年,第3期,11-13
5.司繼偉,張慶林,六年級兒童的估算水平與策略,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年,19卷,第3期,35-40
6.周泓,張慶林,近二十年國內寫作心理研究述評,心理科學,2003年,26卷,4期,690-693
7.邱江,張慶林,呂健,中小學應對教育探析,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12-13
8.李艾麗莎,張慶林,在線學習的類型及其特點,教育科學,第19卷第1期,49-52
9.邱江,張慶林,假設檢驗策略研究進展述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29卷4期38-41。人大複印報刊資料,2003年10期全文轉載。
10.周靜,張慶林,關於提高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期227-231
11.楊東,曹貴康,張慶林,過程啟髮式教學探析(下)-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法初探,中小學教材教法(中學理科),2003年5期,43-46
12.史慧穎,曹貴康,張慶林,研究性學習選題階段的指導,中小學教材教法(中學文科),2003年5期,40-42
13Qinglin Z et al (2003),In-Proces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Network-based Learning. In: Wanlei Zhou (edu.) Advances in Web-based Learning—ICWL 2003. Berlin: Springer.PP462—472 SCIE收錄
14. Zhan X,Qinglin Z et al (2003),Intelligent characters of web-based Learning platform. In: Wanlei Zhou (edu.) Advances in Web-based Learning—ICWL 2003. Berlin: Springer.PP351--359 SCIE收錄
2004年
1.邱江,張慶林,有關條件推理認知機制德概率理論,心理科學,2004年,27卷,1期,165-167。
2.劉敏,張慶林,推理的啟髮式再認新模式,心理科學,2004年,27卷,2期,493-495。
3.揚柳,張慶林,初一年級學生內、外動機與創造性關係的實驗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29卷,1期,123-127。
4.李慧莉,張慶林,初一學生學習適應過程研究,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2卷,1期,356-359。
5.張慶林,趙玉芳,高效率教學理論概述,摘於: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編,教育心理學進展,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386-403。
6.郭兆明,張慶林,中國數學教學心理研究的十年進展,摘於: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編,教育心理學進展,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258-274。
7.張慶林,曹貴康,創造性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8.師保國,張慶林,大學生學科問題類比遷移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2004年,27卷,3期,606-610。
9.任國防,張慶林,表揚與內在動機關係的三種觀點,心理科學,2004年,27卷,4期,1002-1004。
10.邱江,張慶林,Shavinina的智能測評觀述評,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12卷,3期,416-422。
11.童世斌,張慶林,元認知訓練對提高中學生解答數學應用題能力的實驗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年,20卷,2期,62-68。
12.何瑩,張慶林,李紅,少數民族與漢族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的調查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30卷,3期,44-47。
13.朱琳,張慶林,決策的發展性研究進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30卷,4期,60-64。
14.任國防,張慶林,DéJàVu現象的心理學解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24卷,3期,33-36。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15.任國防,張慶林,西部部分地區青年對若干社會現象的情緒調查,青年探索,2004年,3期,7-11。
16.胡佳怡,張慶林,智能化網路教學中元認知及其培養,現代遠距離教育,2004,3期,43-45。
17.戴冰,張惠,張慶林,家庭及學校教育中的創造性人格培養芻議,教育探索,2004年,6期,81-83。
18.楊東主編,張慶林,朱琦副主編,人力資源管理,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19.劉孝群,李小平譯,張慶林審校,LindaTorp,SaraSage著,基於問題的學習,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年9月。
20.吳鑫德,張慶林,思維策略訓練對高中生化學問題解決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2004年,27卷,5期,1049-1051
21.徐展,張慶林,RJSternberg.創造性智力的驗證性因素分析,心理科學,2004年,27卷,5期,1103-1106。
22.趙玉芳,張慶林,醫生職業倦怠研究,心理科學,2004年,27卷,5期,1137-1138。
23.張慶林,趙玉芳,戴冰,張惠,西部民眾對西部大開發的社會判斷研究,西北師大學報,2004年,41卷,5期,92-97。
24.劉浩強,張慶林,家庭經濟狀況對兒童成長的影響,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25卷,4期,134-136。
25.張惠,戴冰,趙玉芳,張慶林,西部民眾對西部大開發中焦點問題的社會認知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30卷,5期,26-30。
26.師保國,張慶林,頓悟思維:意識的還是潛意識的,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2卷3期50—55頁,2004年9月。
27.郭兆明,張慶林,中學數學智能化網路課程的特色,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10月,第期(總213期),63—65頁。
28.周弘,張慶林,小學生寫作能力測驗的編製報告,心理學探新,2004年11月,24卷,4期,72—77頁。
29.張慶林,邱江,曹貴康。頓悟認知機制的研究述評與理論構思,心理科學,2004年11月,第27卷,第6期,1435-1437。

科研方面


張慶林堅持把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結合起來,面向基礎教育,致力於知識學習與思維發展的研究。曾主持《問題解決的啟髮式策略研究》、《兒童解決問題思維策略的發展》、《兒童動作邏輯推理能力的早期發展研究》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九五”規劃課題一項《知識學習與思維發展》、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一項《中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及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課題一項《大中小學生學習問題研究》。目前在研課題3項,包括一項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一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教育部重點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創造性發展的研究》、及一項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張慶林的研究成果被國內同行專家評價為國內“比較領先的水平”,其研究工作在國際上也得到好評。例如,張慶林教授的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在結題時,鑒定組專家們認為,“在國內的同等研究中處於比較系統和領先的地位”(沈德立),“最大的特點是有新意,創造性突出”(林崇德),“從方法到內容都有創新和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一空白”(楊治良),“大膽地對思維研究權威專家Simon的觀點進行了修正”(朱瀅)。又例如,張慶林教授於1999年、2001年兩次赴美,與耶魯大學教授、現任美國心理學會的主席R.JSternberg合作研究創造性智力,1999年,Sternberg對他在美國期間的工作評價中說到,“Very hard-working and diligent,very productive. Had many creative ideas and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as generated the basis for an ongoing collaborative project”。2001年對他近兩年研究成果評價時說,“I’m most improssed with all you’ve done in so little time!”。
近五年中,除給本科生講授實驗心理學、心理學研究方法之外,張慶林主要擔任研究生教學任務,講授《思維心理學》、《創造性心理學》、《認知學習心理學》、《網路教學研究》。在教學中堅持進行教學改革研究,關於研究生教學改革的一項研究成果獲四川省政府頒發的優秀教學科研成果二等獎。

教書育人


張慶林從1998年開始至今共招收碩士研究生46人,從1999年開始至今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8人,對學生嚴格要求,據不完全統計,研究生至今發表的論文及著作數達到60;在治學之餘,張慶林還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由於張慶林顯著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成績,近年來,連續四屆被評為原西南師範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一次被評為原西南師範大學“優秀教師”,一次評為重慶市“優秀教師”,被四川省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光榮稱號,於93年受到國務院表彰並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研究領域


張慶林教授主要從事學習、思維與創造的心理學研究。學術興趣指向學習策略、思維策略和創造性的實驗研究。基本的研究思路是:通過成功者和不成功者完成同一個任務的認知過程的對比,總結出成功的認知策略,然後設計一整套策略訓練方案進行訓練有效性的嚴格對比實驗,以探索智能開發的有效途徑。未來的研究將集中在以下方面:學習機制、思維機制(特別是創造性思維機制)的心理學研究,運用現代網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的研究,結合綜合實踐課(特別是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創造性發展的研究。

學術成就


張慶林近年共發表論文120多篇,出版著作25部(不包括參編的著作和論文集),出版學生教材多套。其中《心理學報》論文4篇以及被SCI收錄的論文2篇,近年來主要著作有,《創造性研究手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高效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創造性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至今獲得四川省政府頒發的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另外,獲重慶市政府頒發的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科研項目


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教育部重點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創造性發展的研究》,DBB010510,2002.4。
主持重慶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研究,02—GJ—31,2002,12,
主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的民眾社會認知和社會行為研究》,01BSH013,2001.5。
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課題:企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研究。項目負責人,經費0.5元(學校劃撥)已結題(教科規辦,1991年、6號)。
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八五”規劃課題《語義豐富領域問題解決的思維策略研究》,項目負責人,經費1.2萬元,已結題。
1993——1996、6(教社科目,1993年、2號)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八五”規劃重點課題《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對策研究》,主研(負責“大學生的學習和創造”子課題),經費0.8萬元(主持人劃撥),已結題。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八五”規劃重點課題《廠礦子弟校教育改革研究》,項目負責人,經費4.0萬元(廠礦校籌集),已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解決問題的啟髮式思維策略》,項目負責人,經費5.0萬元,已結題。1994、1——1996、12(批准號397025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兒童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的發展》,項目負責人,經費8.0萬元。
1998、1——2000、12(批准號39770268)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中小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理論與實驗研究》,項目負責人,經費1.5萬元(重慶市南開中學撥1.0萬元,西南師大心理系撥0.5萬元。1997)。
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九五”規劃課題《知識學習與思維發展》,主持,經費2.2萬元。1998、10。
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教委重點課題《中小學生個性發展的理論與實驗研究》,主研(負責“主體性發展與主體教育”子課題),經費0.6萬元(主持人劃撥)。
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中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品質與教學模式的相關優化研究》,主研(負責“學習心理與CAI”子課題),經費0.6萬元(主持人劃撥)。
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課題(主持)《大中小學生學習習題研究》,經費0.6萬元,1998、8。
張慶林教授成果目錄(按時間排列)
張老師在國際心理學大會(ICP2004)上的論文目錄
Number1: Qinglin Zhang,Min Liu. New breakthrough in intelligent web-based instruction research..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2: Baoguo Shi,Qinglin Zha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Undergraduates’Analogical Transfer of Disciplinary Prooblem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3: Dong Yang,Qinglin Zhang,Xuerong Song. On Construc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 Model for Children’s Resolution of Practical Mathematical Problem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4: Guikang Cao,Qinglin Zhang,Huiying Shi,Jing Li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of 5-Grade pupil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5: Hong Zhou,Qinglin Zhang. The Study About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Pupils ’Writing Ability.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6: Huiying Shi,Qinglin Zhang,Guikang Cao. A Research on Tacit Knowledge of Teachers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7: Jun Huang,Qinglin Zhang.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 in Music Appreciation.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8: Jiang Qiu,Qinglin Zhang. Cognitive Process of Insight: Representation Change or Progress Monitoring.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9: Jiwei Shi,Qinglin Zhang. The Sixth Graders’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bout Computational Estimation in Primary School.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10: Jiwei Si,Qinglin Zha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rithmetic Computational Estimation Competence During Primary School Stage.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11: Jing Liang,Qinglin Zhang. Study on the Sex Difference of Undergraduates’Choices When Online.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12: Xiaorong Wu,Dong Yang,Qinglin Zhang. On Construction of Thinking Process Model for Children’s Resolution of Practical Mathematical Problem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13: Xiulin Zheng,Qinglin Zhang. The Effects of Physics Examples With Strategy on High School Students’Academic Achievement in Web-based Self-learning.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14: Xinde Wu,Qinglin Zhang,Xiangyang Che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inking Strategy Training About the Effect on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Solving Chemical Calculation Problem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15 Yufang Zhao,Qinglin Zhang. The Prediction of Western Development Among People of West China.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16: Zhan Xu,Qinglin Zhang. Exploring to Scale of Creative Intelligence.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17: Zhaoming Guo,Qinglin Zhang. Creating Effective of Worked Example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Number18: Zhaoming Guo,Qinglin Zhang. Developing of Intellectualized Net-course o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Beijing,China,August 8-13,2004.

發表文章


2011年

(英文題目論文略)
5.張燁,劉強,張慶林(通訊作者).視覺系統中類別信息加工區的特異性。心理科學進展,2011,10⑴,1-8.
6.田燕,羅俊龍,李文福,邱江,張慶林(通訊作者).原型表徵對創造性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啟發效應的影響。心理學報.2011,43⑹,619-627.
7.楊娟,侯燕,楊瑜,張慶林。特里爾社會應激測試(TSST)對唾液皮質醇分泌的影響。心理學報.2011,43⑷,403-409.
8.楊娟,張慶林。自尊水平與評價信息的選擇性記憶。心理學探新.2011,31⑴,36-40.
9.邱江,張慶林。創新思維中原型激活促發頓悟的認知神經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11,19⑶.312-317.
10.張鳳華,張華,曾建敏,張慶林(通訊作者).意識思維和無意識思維對複雜決策的影響。心理科學.2011,34⑴,88-92.
11.徐瑩,張慶林(通訊作者).不同程度吸煙者內隱態度測量範式下的ERP研究,心理科學.2011,34⑶,709-713.
12.雷鳴,戴艷,肖宵,曾燦,張慶林(通訊作者).心理復原的機制:來自特質性復原力個體的證據,心理科學進展.2011,19⑹,874-882.
13.喬艷陽,張慶林(通訊作者).記憶編碼之後的情緒對中性詞語記憶鞏固現象的影響,心理學探新.2011,2(31),133-137.
14.夏晨,張慶林(通訊作者).不充裕加工時間對高於平均效應和低於平均效應的影響。心理科學.2011,34⑵:301-305.
15.張慶林,朱海雪,邱江,羅俊龍。頓悟的原型啟發機制的研究。寧波大學學報.2011,33⑴,45-49.
16.崔帥,張慶林(通訊作者),代天恩,李文福。記憶信息錯誤重組中熟悉性加工和回憶提取。寧波大學學報.2011,33⑴,54-58.
17.沈承春,張慶林(通訊作者).字謎問題解決中的策略調用。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6⑴215-219.

2010年

(英文題目論文略)
9.劉強,胡中華,趙光,陶維東,張慶林(通訊作者),孫弘進。通道估計可靠性先驗知識在早期的知覺加工階段影響多感覺信息整合。心理學報,2010,42(02):227-234.
10.張燁,張慶林(通訊作者).識別電位認知功能探析.心理科學進展,2010,18⑴:28-33.
11.王麗麗,羅躍嘉,郭亞橋,張慶林(通訊作者).面孔方位對返回抑制的影響。心理科學,2010,33⑴:100-103
12.李小平,張慶林,崔立中。前景理論能否解釋花生瓣形效應。心理科學,2010,33⑴:126-129(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2010年第6期第56至60頁).
13.王寶璽,向玲,張慶林(通訊作者).條件推理的抑制效應再探。心理科學,2010,33⑵,286-288.
14.羅俊龍,邱江,懷章翠,張慶林(通訊作者).範疇三段論推理中信念偏差效應的ERP研究。心理科學,2010,33⑵,299-302.
15.黃礫卉,張鳳華,楊群,張慶林(通訊作者),湯永隆。條件推理的“去兩元效應”.心理科學,2010,33⑶,552-555.
16.楊娟,張慶林(通訊作者).特里爾社會應激測試技術的介紹以及相關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10,18⑷,699-704.
17.楊文靜,張慶林(通訊作者),伍澤蓮,賈磊。情緒記憶的主動遺忘。心理科學進展,2010,18⑹,871-877.
18.史滋福,王香香,陳姣,張慶林。貝葉斯推理研究的三個層次。心理科學進展,2010,18⑵,230-236.
19.任國防,王金娥,張慶林(通訊作者).認知神經科學關於表象的研究。心理學探新,2010,30⑴,32-36.
20.賈磊,劉春雷,張慶林(通訊作者).群體實體性在社會認知中的作用。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32⑵,30-34.
21.劉春雷,賈磊,高樹玲,張慶林(通訊作者).反饋負波的強化學習和情緒/動機的分離。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2⑵,151-155.
22.王敏,劉春雷,張慶林(通訊作者).創造想象的半球偏向是左還是右.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2⑵,156-159.
23.賈磊,羅俊龍,肖宵,張慶林(通訊作者).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10,12⒅,1909-1918.
24.李明芳,張燁,張慶林(通訊作者).面孔識別中腦電成分N170的研究綜述。心理科學進展,2010,12⒅,1942-1948.
25.戴天恩,王敏,張慶林(通訊作者).創造性思維新穎性的腦機制:來自ERP的證據,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⑻,174-177.
26.陳培峰,張慶林(通訊作者).認知閉合需要結構的探討。心理科學.2010,33⑷,988-990.
27.雷鳴,戴艷,張慶林(通訊作者).不同復原類型貧困大學生人格的差異分析。心理學探新.2010,30⑷,86-90.
28.楊群,張鳳華,張慶林(通訊作者).不同視角條件下條件推理任務和選擇任務的反應模式.心理學探新.2010,30⑷,39-44.
29.劉強,周柳,邱江,王琪,陶維東,張慶林(通訊作者).不同規則下“異同”判斷的加工特點分析。心理科學.2010,33⑸,1084-1088.
30.陳培峰,張慶林(通訊作者),心理賬戶對財務認知的影響。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6(32),46-48.
31.張鳳華,邱江,楊群,張慶林(通訊作者),傳遞推理的ERP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25⑷,68-73.
32.張慶林,朱海雪,邱江,羅俊龍。頓悟的原型啟發機制的研究.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33⑴,45-49.
33.崔帥,張慶林,代天恩,李文福。記憶信息錯誤重組中熟悉性加工和回憶提取.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33⑴,55-58.

2009年

邱江,李紅,張慶林(通訊作者),黃礫卉,郭亞橋,塗燊,位東濤。創傷事件(汶川地震)對個體選擇性注意的影響:一項ERP實驗。中國科學,2009,39⑶,237-332.
崔茜,張慶林(通訊作者),邱江,劉強,杜秀敏,阮小林.P300和CNV在GKT的延時反應範式中測謊效果的分離。心理學報,2009,41⑷,316-327.
劉春雷,王敏,張慶林(通訊作者).創造性思維的腦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09,17⑴,106-111.
劉春雷,張慶林(通訊作者).錯誤加工的神經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09,17⑵,341-348.
雷鳴,張慶林(通訊作者).創傷后心理復原的生理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09,17⑶,616-622.
阮小林,張慶林(通訊作者),杜秀敏,崔茜。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研究回顧與展望。心理科學進展,2009,17⑷,836-844
張華,劉春雷,王一峰,張慶林(通訊作者).錯誤相關負波在精神病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心理科學進展,2009,17⑹,1211-1219.
楊娟,張慶林(通訊作者).不同自尊者在賭博情境下的風險規避行為。心理發展與教育,2009,25⑴,61-65.
張鳳華,邱江,楊群,張慶林(通訊作者).傳遞性推理的ERP研究。心理學發展與教育,2009,25(4,68-74.
楊娟,張燁,張慶林(通訊作者).外顯自尊腦機制研究實驗材料的篩選。心理科學,2009,32⑴,44-47.
吳真真,邱江,張慶林(通訊作者).頓悟腦機制的實驗範式探索。心理科學,2009,32⑴,122-125.
史滋福,張慶林(通訊作者).“錨定參照錯誤”偏向對貝葉斯推理成績的影響。心理科學,2009,32⑵,446-448.
楊群,邱江,張慶林(通訊作者).演繹推理的認知和腦機制研究述評。心理科學,2009,32⑶,646-648.
李明振,喻平,張慶林。數學建模的認知差異研究。心理科學,2009,32⑷,926-928.
楊東,金釗,黎櫻,張進輔,張慶林。漢族社區少數民族的文化疏離感研究。社會學研究,2009,3,187-210
任國防,王金娥,張慶林(通訊作者).“學習-再認”範式下漢字錯誤記憶的ERP研究。心理科學,2009,32⑸,1127-1130.
楊群,張鳳華,張慶林(通訊作者).條件推理和選擇任務的關係:選擇任務中的條件推理邏輯。心理學探新,2009,29⑷,30-35.
胡發軍,張慶林(通訊作者).大學新生SCIL-90調查結果的元分析。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⑵,152-155.
徐瑩,張慶林(通訊作者).不同原因吸煙者的內隱態度研究。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⑵,161-164.
崔茜,張慶林(通訊作者),任國防。假設生成和任務結構對假設檢驗的影響.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⑷,165-170.
劉強,胡中華,趙光,張慶林(通訊作者).目標探測範式中顏色類別知覺效應的產生機制探討.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⑷,171-175.
何瑩,趙永樂,張慶林(通訊作者).發展性閱讀障礙學生的視覺認知能力研究.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⑷,176-180.
韓燕,賈麗娜,徐穎,張慶林,徐芬。整體呈現模式下語境和動詞在句子中的作用.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⑽,165-168.
戴冰,張惠,張慶林(通訊作者).類比問題解決中圖式歸納的多維效應實驗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4⑸,201-204.
徐瑩,張慶林(通訊作者).吸煙者內隱態度的ERP研究。心理學探新,2009,29⑵,33-37.
寧盛衛,張慶林(第二作者).瓊南地區黎漢族中學生學習動機的對比研究。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1⑵,57-62.
張勁梅,張慶林。少數民族文化適應的分類學研究——對西南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抽樣調查.思想戰線,2009,35⑵,21-26.
張燁,邱江,張慶林(通訊作者).鏡像漢字早期識別過程的神經機制研究。心理研究,2009,2⑴,23-27.
沈伊默,袁登華,張華,楊東,張進輔,張慶林(通訊作者).兩種社會交換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組織認同和自尊需要的不同作用。心理學報,2009,41⑿,1215-1227

著作


張慶林主編.《健康心理學再思考》系列叢書.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
張慶松,張慶林.《大學生智慧學》. (大學生素質教育讀本). 中國出版集團 現代教育出版社,2008.
張慶林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導引.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7月。
張慶林,邱江主編.思維心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張慶林,趙玉芳主編.心理發展與教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年9月。
趙玉芳,張慶林等著.西部大開發的社會認知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年7月.西南師大國家級重點學科基金項目(批准號:0300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01BSH013)。
張慶林主編.兒童作文思維策略超前訓練.重慶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邁達軟體科技有限公司製作,2006年。
張慶林、李艾麗莎主編.創造性培養與教學策略.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年1月。
[美] D A Bensley著,李小平等譯,張慶林審校.心理學批判性思維.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5年9月。
黃希庭,張慶林,靳玉樂,心理健康教育(32開版本,小學一年級——高中三年級,共24冊),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黃希庭,張慶林,靳玉樂,心理健康教育(16開版本,小學一年級——高中三年級,共24冊),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張慶林主編,楊東、曹貴康副主編,華萊超級學習方略,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劉孝群,李小平譯,張慶林審校,Linda Torp,Sara Sage著,基於問題的學習,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年9月。
楊東主編,張慶林,朱琦副主編,人力資源管理,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張慶林,曹貴康,創造性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張慶林、趙玉芳等譯,成功智力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ROBERT J STERNBERG,ELENA L GRIGORENKO 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8月。
黃希庭,張慶林,李紅,心理健康教育(小學一年級——高中三年級,共12冊),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張慶林,楊東主編,高效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張慶林,R.J. sternberg主編,創造性研究手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張慶林,史慧穎主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西南師大出版社,2001年9月。
張慶林《中學生思維能力訓練》叢書(5冊)重大出版社,2000年4月。
張慶林主編,《中學生主體教育》,重慶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張慶林,《花期情結——走進女中學生的情感世界》,西師出版社,1997年11月。
張慶林主編,《元認知發展與主體教育》,西南師大出版社,1997年8月。獲重慶市首屆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年)。
張慶林主編,《最優學習方法》,西南師大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三版)。
黃希庭、張慶林主編,《企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11月.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課題,省哲社“八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重慶市首屆哲社科研成果三等獎(1999年)。
張慶林主編,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如何教學生學會學習和思維,(省政府三等獎)西南師大出版社,1995年12月。
張慶林等譯,《社會認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張慶林等主編,《最優學習方法》,西南師大出版社,1994年版(二版)。
張慶林主編,《最優學習方法》,西南師大出版社,1993年(一版)。
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譯,《認知心理學》,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4月。
黃希庭主編、張慶林副主編,《家庭教育藝術》,科技文獻出版社,1992年7月。
徠張大均、張慶林:《改革的社會心理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獲西南師大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獲四川省第五次社會科研成果二等獎(1992年)
黃希庭主編,張慶林、張進輔副主編《人生心理諮詢手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獲四川省第五次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1992。
曾欣然主編的《宣傳心理學概論》中寫“宣傳心理學的教育原則”、“宣傳交往的心理分析”兩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1992年。
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譯:認知心理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年。
張慶林等著:小學作文教學心理學,雲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張慶林等著:《幼兒心理諮詢和診斷106》,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獲四川省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990年。
黃希庭主編的《心理學》中寫“個性及其傾向”一章,西南師大出版社,1988年。
張進輔、張慶林等譯,《當代青年心理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西南師大心理學教研室主編《心理學》中寫“個性傾向性”、“思維”、“想象”、“學習心理學”共四章。
四川省廣播教育學校主編《心理學》中寫“心理的機制”、“兒童心理發展概述”、“個性及其傾向性”三章(與黃希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