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邦惠

萬邦惠

"長期從事作物品種改良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是我國最早參與雜交稻攻關的主要成員,主持過20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研究課題。 1982年後,參入育成雜交稻新組合7個

簡介


男,1936年10月生。1959年畢業於華中農學院農學系,現任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室副主任,曾兼任廣東省種子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農科系統高級職稱評委以及多屆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等職。長期從事作物品種改良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是我國最早參與雜交稻攻關的主要成員,主持過20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研究課題。因參加最先選出恢復系和強優組合,使我國秈型三系實現配套並迅速用於生產,該成果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先進集體獎,並獲1981年度國家特等發明獎。

其他


1982年後,參入育成雜交稻新組合7個,通過審定,其中汕優30選、汕優桂33、汕優34分別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和二等獎2項,育成優質恢復系桂99又獲得1998年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其理論研究在雄性不育的遺傳、不育細胞質的分類及效應、雜種優勢形成的機理、光溫敏核不育特性及雜交稻育種等領域已發表論文60多篇,其中“短光低溫誘導雄性不育水稻種質利用及花藥培養研究”獲96、9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參加編寫專著2本。給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作物育種學”、“遺傳育種專題”、“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等必修和選修課程,1997年“作物育種學課程改革的實踐”獲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0人,其中外國碩士生1人,博士生2人。目前承擔了國家和省重點課題3項,參加和主持了廣東省兩系雜交稻的協作攻關。先後育成了10個雜交稻組合通過省級品種審定,育成了2個水稻光溫敏核不育系通過了成果鑒定(分屬國內領先和國內先進水平),申報發明專利並獲授權1項,近年育成的兩系雜交稻組合“培雜67”、“培雜青珍”等累計在廣東、廣西推廣種植面積巳近500萬畝。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1項,省優秀論文二等獎1項,省期刊優秀作品三等獎1項,華南農業大學教學改革一等獎1項。在國內外刊物先後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參與編寫專著2本,教材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