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鎮

重慶市巫山縣轄鎮

廟宇鎮,隸屬於重慶市巫山縣,地處巫山縣西南部,東抵銅鼓鎮,南依紅椿土家族鄉,西接奉節縣,北鄰大溪鄉,距縣政府駐地72千米,區域總面積144平方千米。

1958年4月,長梁、廟宇、大坪、紅合併成立廟宇公社,隸屬大廟區;2003年11月,底大山鄉併入廟宇鎮。截至2018年末,廟宇鎮戶籍人口為56701人。截至2020年6月,廟宇鎮下轄2個社區、1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禹王宮社區。

廟宇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馬鈴薯、油菜為主;畜牧業以銅飼養生豬、羊、以飼養。2018年,廟宇鎮有工業企業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歷史沿革


1958年4月,長梁、廟宇、大坪、紅合併成立廟宇公社。
1961年7月,廟宇公社分為廟宇、長梁、紅椿、大坪4公社。
1962年5月,從長梁公社劃出孫雲大西大隊與大溪劃出部分大隊成立大山公社。
1984年4月,恢復鄉、村建制,村下設組,復置鎮。
1985年2月,廟宇鄉改為廟宇鎮,實行鎮管村。
1992年4月,長梁鄉和大山鄉長房村、孫雲村、長坪村大西村併入廟宇鎮。
廟宇鎮
廟宇鎮
1995年9月,析出部分村,成立大山鄉,隸屬大廟區。
2003年11月,底大山鄉併入廟宇鎮。

行政區劃


2011年,廟宇鎮下轄禹王宮、龍骨坡2個社區,廟宇、長梁、白廟、新城、報豐、南溪、九台、銀礦、水磨、楊柳、小營、水風、水安、柏樹、長坪、長房慶尚、田合18個行政村;下設12個居民小組、145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廟宇鎮下轄2個社區、18個行政村:禹王宮社區、龍骨坡社區、南溪村、田合村、小營村、楊柳村、水磨村、新城村、報豐村、白廟村、廟宇村、柏樹村、永風村、永安村、長梁村、九台村、銀礦村、慶上村、長房村、長坪村,鎮人民政府駐禹王宮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廟宇鎮地處巫山縣西南部。

地形地貌

廟宇鎮地處巫山山脈,境內四周群峰挺拔,山巒起伏,中間是平壩,典型的內陸小盆地;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地形分為盆地、丘陵、山地等;主要山脈有報豐山、九台山等,最高峰大山頂位於長坪村,海拔1451米;最低點錯開峽位於鎖龍村,海拔209米。
廟宇鎮
廟宇鎮

氣候特徵

廟宇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5℃,1月平均氣溫8℃,7月平均氣溫29℃;生長期年平均240天,無霜期年平均250天,年日照時數在1500—1800小時之間;年降水量1267毫米左右。

水文

廟宇鎮境內河道屬大溪河水系,溪河分佈較多;主要有大河溝、廟婭河等河流,其中大溪河境內流長10千米,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廟宇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水災、旱災、風災、低溫、霜凍等;由於特殊的和地形地勢,雹災、山洪頻發。

自然資源


廟宇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石灰岩等,其中原煤儲量508萬立方米,可采儲量為380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


2011末,廟宇鎮轄區總人口6174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500人,城鎮化率41.3%;另有流動人口10455人。總人口中,男性32623人,佔52.5%;女性29117人,佔47.6%;14歲以下10068人,佔16.3%;15—64歲45751人,佔74.1%;65歲以上5921人,佔9.6%;以漢族為主,達61643人,佔99.98%;有土家1個少數民族,共97人,佔0.02%。2011年,廟宇鎮人口出生率10.0‰,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長率5.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28.8人。
截至2018年末,廟宇鎮戶籍人口為56701人。
廟宇鎮
廟宇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廟宇鎮財政收入192.1萬元,比2010年增長1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8萬元,比2010年增長25%。2011年,廟宇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842元。
2018年,廟宇鎮有工業企業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農業

2011年,廟宇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6億元,比2010年增長7.2%,農業增加值1.8億元。廟宇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馬鈴薯、油菜為主。2011年,廟宇鎮生產糧食2.2萬噸,人均356.9千克,其中水稻5708噸,玉米7586噸。廟宇鎮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饃等。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735畝,產量636.5噸;魔芋種植面積1200畝,產量1017噸;油菜種植面積1.1萬畝,產量1165噸。廟宇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廟宇鎮生豬飼養量6.6萬頭,年末存欄2.4萬頭;羊飼養量1.1萬隻,年末存欄0.4萬隻;家禽年飼養量35萬餘羽,上市家禽26.5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1億元。2011年,廟宇鎮水果種植面積1.5萬畝,主要品種有雪梨、李子、大棗等,其中核桃3000畝,產量120噸;雪梨1200畝,產量80噸;大棗500畝,產量70噸。廟宇鎮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2011年,廟宇鎮漁業總產值150.6萬元。
廟宇鎮
廟宇鎮

工業

廟宇鎮以煤炭、制衣、製鞋、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3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35%,工業增加值780萬元。2011年,廟宇鎮規模以上有工業企業1家,職工3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7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6%。

商貿

2011年末,廟宇鎮有商業網點500餘個,職工3000餘人。2011年,廟宇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億元,同比增長1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5億元,比2010年增長11.5%。

金融業

2011年末,廟宇鎮有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1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比2010年增長12%。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廟宇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1600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13所,在校生3800人,專任教師17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200人,專任教師13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廟宇鎮主要學校有大廟初級中學、廟宇小學。2011年,廟宇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8.8萬元。

科技

2011年末,廟宇鎮有各類科技人オ23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オ20人,經營管理人オ72人,技能人オ44人,農村實用人オ96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廟宇鎮有文藝宣傳隊12個,演職人員160名,年演出場次150場次,觀眾達3萬人次;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0個;有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8萬冊。2011年末,廟宇鎮學校有體育場2處;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2%。2011年末,廟宇鎮有廣播喇叭180隻,通響率100%。2011年末,廟宇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1萬戶,入戶率78%。
廟宇鎮
廟宇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廟宇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3個,另有門診部(所)18個;病床4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8張;固定資產總值17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8名。2011年,廟宇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萬人次。2011年,廟宇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廟宇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37戶,人數461人,支出116.5萬元,比2010年增長50%,月人均210.6元,比2010年增長50%;醫療救助8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210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2010年增長2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51戶,人數1846人,支出246.1萬元,比2010年增長41%,月人均111元,比2010年增長37.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0萬元,比2010年增長39.5%,社會福利費88萬元,比2010年增長21%;有敬老院1家,床位25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3人。

交通


廟宇鎮有省道巫奉公路過境,境內長50千米。2011年末,廟宇鎮有縣、鄉級公路6條,總長42千米;鄉村道13條,總長254千米。2011年,廟宇鎮建成廟宇客運站,面積780平方米,可容納旅客450人,日均發往巫山的班車12班次,日客運量約660人次。2011年,廟宇鎮擁有大小貨運汽車247輛,760噸位;客運汽車22輛,座位320個;客運總量102萬人次,貨運總量783萬噸。

文化


● 地名由來
因廟宇鎮人民政府曾駐廟宇槽而得名。明清朝時期期,廟宇鎮一帶叫坪龍壩。到清朝乾隆中後期,隨著人口增多,商貿活躍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拓修了通往湖北建始縣的騾馬大道。在近1華里的老街上,建立萬壽宮、帝主宮、泰山廟、禹王宮、財神廟、觀音閣等寺廟會館。由於各種廟會名目繁多,寺廟文化氛圍濃厚。由此,“廟宇”便替代了“坪龍壩”的稱謂。
廟宇鎮
廟宇鎮
● 文物古迹
龍骨坡遺址,位於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1996年11月20日,龍骨坡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

旅遊


寶潭寺位於廟宇鎮東,該寺坐落在一山洞洞穴內,面積約1000千平方米,是一處洞寺合一的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