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先賢遺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先賢遺址,位於河北省邢台市邢台縣南石門鄉東先賢村及其附近區域,佔地面積在75萬平方米,是商代後期和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
東先賢遺址
東先賢遺址
文物遺存
東先賢遺址第一期,以H6、H3、H1、H10、H18等為代表,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少量泥質灰陶,紋飾以繩紋為主;另有附加堆紋、弦紋等,多為手制,口部輪修,器形有鬲、簋、盆、瓮、罐等;鬲主要是分襠袋足鬲,襠相對較高,簋數量較多,以飾細繩紋及三角划紋為主,多垂腹,腹深;陶器如甲AaI式、乙Aa工式鬲,A、B型簋,Ba工式夾砂盆等,與殷墟四期文化、隆堯雙碑遺址同類陶器特徵一致,時代當為商周之際。
東先賢遺址第二期,以H11、H4、H7、H2、H12、H19、H20等為代表,陶器仍以夾砂灰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少量夾砂陶胎呈褐色,紋飾仍以繩紋為主,繩紋較粗;器形和第一期差別不大,鬲仍以分襠袋足鬲為主,但較第一期有所減少,聯襠鬲數量增加。簋數量減少,和第一期相比腹部略瘦、圈足略高;深腹、淺腹盆的口沿由斜折變;陶器如甲AaⅡ式鬲、乙AaⅡ式鬲、BaⅡ式夾砂盆等,與琉璃河遺址早期、滿城要庄、洛陽北窯早期的同類遺物相近,時代為西周早期。
東先賢遺址一期晚於鄭州小雙橋,早於殷墟一期,與商祖乙遷邢的時段相吻合,為證明祖乙所遷之邢即邢台,提供了珍貴的考古資料,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屬一重要環節,東先賢遺址的發現、發掘,豐富了商文化考古資料,補充了西周考古特別是邢國歷史研究的實物資料。
保護措施
2016年,東先賢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邢台市編製《邢國墓地保護規劃》和《東先賢遺址保護規劃》,劃定保護區範圍,規劃保護區內文物保護、基礎設施、展示路線的設計和管理、宣傳工作。
邢國是西周王朝封建的諸侯國之一,在中國北方佔有重要地位。《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門票
東先賢遺址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
東先賢遺址開放時間為全天。
交通線路
途經東先賢遺址的公交線路有邢台公交17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