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油劑
以水基質的有機與無機化學品組成的混合物
除油劑是以水基質的有機與無機化學品組成的複雜混合物,是利用“乳化”“皂化”原理而研製的新型工業除油劑。
它無毒、無磷、無刺激性氣味、不燒手、無殘留物,低泡,可完全物降解。它除油、除污能力顯著,本品可清除金屬、混凝土、塑料、玻璃鋼、塗層等多種物質表面的油跡、污物、藻類及黴菌等。其作用是清潔美觀;提高塗料或粘結劑與基層的附著力;在電鍍、焊接、陽極化處理等作業前清潔物件表面油污等。
1.使用前要攪拌均勻。
2.將本品用約4倍的清水稀釋(冬季用熱水效果會更好些)。
3.用硬毛刷或地板刷蘸取稀釋好的除油劑用力從模板的一側以旋轉方式刷向另一側。
4.若除油劑的泡沫減少或無泡沫時,再直接加入適量除油劑即可繼續使用。
5.清洗完畢后鋼模板上會出現些浮銹,待水揮發後用乾燥的布擦拭即可。
檢查表面是否除掉油污的方法
用水沖洗模板應形成連續的水膜,連續水膜在30秒內不破裂,說明清洗工作完成,如果未除盡油污,因表面張力不同,將導致水膜不連續。水膜破裂,需要再做一遍除油、清洗工作,然後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檢測,合格為止。晾乾后即可進行下部操作,刷模板漆、脫模劑等!
除油劑適用於高壓噴淋清洗和超聲波清洗。超聲波清洗可稀釋10-20倍;高壓水清洗可稀釋20-30倍;設備拆封脫油和油污較重零部件清洗可稀釋1-5倍,食品加工車間的植物油、牛奶、醬油等可稀釋10-15倍,清洗汽車等設備外表可稀釋10-20倍,清洗工作服、地板、壁紙等可稀釋20-30倍。
金屬除油劑
依據基材表面油污情況而定。一般為5-50m2/kg。
1、本品在冬季使用時應注意模板的表面溫度,如溫度過低會影響除油效果,所以應做好保溫工作。
2、本品在炎熱夏季使用時也應注意模板表面溫度,溫度過高時會使工作效率降低,影響除油效果。
3、本品與水的配比為1:4,但也要視模板被污染的程度適當降低或升高此比例。
儲存於陰涼處,避免陽光直曬。儲存期為6個月。
說明:本品為高濃度產品,開桶時表面有“浮花”或有沉澱結晶,屬正常現象,不影響使用效果。
除油劑主要是由多種表面活性劑及助洗劑等配製而成。呈液狀清洗劑,因此使用簡便。現代工業清洗中,最新除油劑(2張)一般使用超聲波清洗或噴淋清洗。它完全替代了易燃易爆的石油溶劑,可輕易去除各種物質表面的潤滑油脂、碳劑、霉斑等,使用安全、簡便、經濟、效果顯著。特點:強力滲透乳化,去污速度快;含獨特的銹抑製劑,兼具短期防鏽;不燃不爆;呈弱鹼性,不腐蝕機器和設備。除油劑,有分金屬除油和塑膠除油。成份不一樣。
除油劑的組成根據油脂的種類和性質,除油劑包含兩種主體成分,鹼類助洗劑和表面活性劑。
1,鹼類物質鹼類助洗劑常用的為氫氧化鈉、純鹼、硅酸鈉和三聚磷酸鈉。氫氧化鈉和純鹼作為鹼劑,價格最為便宜,廢水較難處理,有時因為鹼性偏強導致清洗物體受到損傷,另一方面氫氧化鈉和純鹼沒有乳化作用對於礦物油清洗沒有任何效果;金屬除油硅酸鈉與三聚磷酸鈉既能提供鹼性,又能提供一定的乳化力,廣泛的用於各種除油清洗劑中特別是對鹼敏感的除油工藝。使用硅酸鈉最大的缺陷是除油后若不用熱水先洗一道,直接冷水洗很難將殘留的硅酸鈉完全洗凈,殘留的硅酸鈉會與下一道工序的酸反應生成附著牢固的硅膠,從而影響鍍層的結合力;三聚磷酸鈉則主要存在磷污染破壞環境的擔憂。
2,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是除油劑的最核心成分,早期的除油劑是以乳化劑的乳化作用為主,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NP)系列等。過多的使用乳化劑會將脫落的油脂乳化增溶於工作液中,導致工作液除油能力逐漸下降,需要頻繁更換工作液。但是隨著表面活性劑價格的上升,越來越要求降低表面活性劑的使用量,提高除油的速率,這就要求除油劑具有很好的分散和抗二次沉積性能,將脫落的油脂從金屬表面剝離,在溶液中不乳化、不皂化,只是漂浮在溶液表面,保持槽液的清澈與持續的除油能力。另一方面,適合除油的表面活性劑一般為非離子類型的產品,非離子產品普遍價位較高,為了降低除油劑成本,陰離子的產品也會出現在除油劑的配方中,特別是同時具有非離子性質的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鹽(FMES),具有優異的“分散卷離”特點,有助於油脂的非乳化式剝離去除。
發展概述
早期使用的除油劑主要是去除化學纖維(滌綸、維綸、腈綸、錦綸和粘膠等纖維)上的紡絲過程中添加的油劑(即紡絲油劑)和織造過程中添加的油劑(助劑)。化學纖維上的紡絲油劑和織造加工過程中添加的助劑都是必須使用的助劑,因為化學纖維回潮率較低,介電常數較小,而摩擦係數較高,在紡絲和織造過程中連續不斷的摩擦,會產生很大的靜電,必須防止和消除靜電的積累,同時賦予纖維以平滑和柔軟的特性,使加工順利進行,因此必須使用油劑(助劑)。
隨著化纖品種的發展,化纖油劑和織造工藝的改善,留余在化纖織物上的油污(即紡絲油劑、織造油劑)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各廠使用的紡絲油劑、織造油劑都不相同。特別是近年來,紡織機械向高速化發展,油劑使用量也隨之增加;部分化纖針織物片面追求克重大,油劑使用量增加;有些化纖織物放在室外,沾滿了大量污物與油污,這些都給染整前處理的除油工序帶來了一定難度。因此,近年來除油劑的使用量和開發的除油劑的品種越來越多。
除油原理
纖織物除油劑的除油原理除油劑亦稱去油劑或去油靈,英文為Deoiling Agent。應用除油劑的行業很多,在金屬清洗行業使用也很廣,但這一類除油劑與紡織行業使用的除油劑完全不同。前者是去除金屬表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油劑的油污、油漬,但該類油劑、油漬只粘附在金屬表面。而紡織行業使用除油劑主要為去除化纖在紡絲和織造加工中留下的油污,並已經織成織物,因此必須有良好的滲透性並對織物沒有損傷。不同行業的除油劑,應用不同,要求也不同,因此組成也完全不同。
除油劑除油的原理是表面活性劑與助洗劑的綜合效能,即潤濕、滲透、乳化、分散和洗滌。除油劑是利用多種表面活性劑中的親水基團和親油基團的加和性和協同增效作用,獲得適宜的HLB值的(Hydrophile-Lipophilic Balance number,親疏平衡值)。當其吸附於溶液和油污之間的界面上,除油劑的親水基團指向溶液,而親油基團指向油污(油污在織物上)並定向地排列,使得油液界面的表面張力大大降低,藉助機器攪動作用,使留在織物上的油污鬆動,並分散成細小的油珠而脫離織物表面。表面活性劑與助洗劑又通過乳化和分散作用,使油珠之間不能相互合併或重新粘附與織物表面,從而實現去除油污的作用。
低溫除油原理
需要清洗的油種類按大類分為皂化類油和非皂化類油。皂化類油主要是動植物油,他們能在鹼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種溶於水的脂肪酸鹽;這個作用過程通常稱為皂化反應。家庭廚房一般都是這種油污。
工程機械製造在鑽孔、攻絲時也常使用菜油提高效率。這一類油污也需要在研製低溫除油劑中予以考慮。非皂化類油主要指礦物油(有機碳氫化合物)。這一類油不溶於水,與鹼不發生皂化反應,在工件上粘附比較牢固。這類油需要通過置換卷離方法去除。
針對這兩類油,對浸泡其中的工件,本除油劑以其所具備的很低的油水界面張力,迅速將緻密的油膜撕開,活性劑滲透到油和金屬件之間,一方面發生乳化作用;另一方面產生卷離作用,使油污徹底脫離金屬表面。
優點
使用成本低:不需加溫,不耗費能源,不需要增添設備投入,因此使用成本可大大降低。使用成本遠低於加溫費用;
環保:不含磷,磷是影響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物質;
安全:因為是水基型材料,不燃不爆,有效成分不揮發,無氣味,對員工身體不具危害性,對空氣環境不會造成污染;
對環境友好:材料降解性達到99%,遠超過國家標準(≥90%)
1、用於清洗機械設備、機床表面的頑固重油污
2、用於清洗鑽井平台上的原油油垢和油泥,原油管線、儲罐
3、用於清洗焦化廠各類煤焦油管道和間冷器、油氣分離器
4、用於替代各類碳氫清洗劑(易燃易爆)
5、用於電鍍行業的脫脂清洗
6、用於汽車行業脫脂清洗
7、用於超聲波清洗
8、用於清洗各類常見油脂(潤滑油、防鏽油)
9、用於洗潔精等日化洗滌去油劑
除油劑產生泡沫的多少通常可用于衡量其除油能力的高低,但現代工業與民用洗滌中低泡清洗劑的使用量越來越大。清洗劑達到低泡沫的要求有2種方法:一是在清洗劑中添加消泡劑;二是採用低泡表面活性劑,如聚醚型表面活性劑。然而,含有消泡劑的清洗劑,其消泡能力往往隨時間的延長而降低。薛萬博等[2]通過大量實驗,發現皂基、烷基苯磺酸鹽和平平加按適當比例進行復配可製得低泡、破泡快、洗滌效果好的除油劑。聚醚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L64、F68等相對於常用的抑泡組合肥皂──ABS複合體系,也具有更好的破泡速度。電鍍工業中,基體金屬在電鍍前必須進行表面除油,所使用的除油劑若產生過多的泡沫,會影響生產過程的進行。
除油是金屬零件電鍍和塗裝前的關鍵工序, 除油效果會直接影響鍍層和塗層的質量。傳統的高溫化學除油、有機溶劑除油、電化學除油、高溫鹼液除油等工藝因成本高、能耗大、污染重、操作環境差等原因逐漸被水基金屬油污清洗劑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