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曜
五曜
五曜指金、木、水、火、土五星。,源於古代中國人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史記·天官書》中記載道,“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則是在近代望遠鏡和建立開普勒定律、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以後發現的)合起來稱作五緯。緯為織物的橫線。這五顆行星在天空上,象緯線一樣由東向西穿梭行進,故稱作五緯。亦稱作五曜。
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漢 史岑 《出師頌》:“五曜霄映,素靈夜嘆。”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外除 五曜,內守九精。”
《藝文類聚》卷七五引作“外珍五耀”。
《文選·沉約》:“三仁去國,五曜入 房。”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殷 紂 之時,五星聚 房。”三仁,指 殷 之 微子、箕子、比干。房,即 房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提到“五曜”,就要談到“五緯”。“五緯”亦稱“五星”,即太陽系裡的水、金、火、木、土(此處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下同)五大行星的合稱。中國“五星”的稱法最早大約出現在公元前四、五百年,這五大行星古稱分別為“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後來這些漸漸成為古人對這些行星的最常用的名稱。下面分別介紹一下相應的名稱來歷: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從地球上觀測“水星”時,它一般都出現在太陽的兩側,距太陽的距離總保持在三十度內。這裡的“度”,為中國古代的單位,三十度左右約為一“辰”,《新唐書·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說法,所以由運動距離來定“水星”名為“辰星”。“水星”用肉眼是比較難觀測到的,因為“水星”的公轉軌道半徑最小,是地內行星,一般都是隨太陽在天空中劃過,太陽的強光蓋過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幾天的條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觀測到“水星”。
金星,古名“太白”。緣於其反射光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顆。其銀白色的亮光最亮時比淡藍色的“天狼星”還要耀眼。《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大東》中有;“東有啟明,西有長庚。”這裡所說的“啟明”和“長庚”似乎為兩顆不同的星,其實兩者實際上都是“金星”,當其先太陽而出地平線時,就是所謂的“啟明”,而後太陽而出地平線時,就是“長庚”了。“金星”有厚重的大氣層,“金錶”(如果可以這樣叫的話)溫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點的金屬。
火星,古名“熒惑”。由於“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為紅色,所以其反射光為淡淡的火紅色,類似於熒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它與地球的相對運動,使其在地球上自視的運動方向會產生變化,令人迷惑,《後漢書·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熒惑逆行”的記載,所以古人稱其為“熒惑”。“火星”是“類地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最 近,“火星”曾達到距離地球相當近的距離,給對其的觀測提供了良機。
木星,古名“歲星”。因其在黃道帶里每年經過一個“星次”(即歲行一“次”)而得名。我國古代天文觀測認為“木星”的運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部分,每個部分稱為“次”,那麼“木星”每年經過一個“次”,即上面所謂的“歲行一‘次’”。這裡的“十二次”分別為:星紀、玄枵、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我國漢代以後發展形成的“干支紀年法”,其實就源於之前的“歲星紀年法”。“木星”為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紅斑”曾經是天文界一項著名的謎題。
土星,古名“鎮星”。“土星”古人測其約二十八年繞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經“二十八宿”之一,好象輪流駐紮於“二十八宿”,即稱“歲鎮一宿”,所以稱“土星”為“鎮星”。另外,也稱“土星”為“填星”,其中“填”同“鎮”,應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驚異的,就是它的“環”,從地球上觀測,似乎長了兩個“耳朵”一樣。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將“五行”分別與五顆星相配,即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因為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劃過,類似於緯線,所以古合稱“五緯”。“五緯”、“五星”也就稱作“五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