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村

金殿村

桃源小鎮落座於博山姚家峪生態旅遊度假區,特色鮮明的U型谷地貌,在全國實屬罕見。

金殿村概述


金殿村地勢平坦,省道臨夏線貫穿村南北,交通十分便利。金殿村有十個村民小組,530戶,2600餘人,有住房2520間;境內主河流3條,橋3座,耕地面積1294.9畝,土地肥沃,旱澇保收。
金殿村黨支部現有正式黨員55人,其中女黨員6人,支部班子成員5人;村委班子成員5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重點,由黨支部書記杜臨鋼、村委主任馬旭輝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以改善群眾生產條件、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提高村文明程度為重點,整合各類資源,千方百計的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富裕和金殿村繁榮,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建設成果


穩中求進,抓活經濟。逐步探索出“穩步發展傳統養殖業、創新發展特色養殖、大力發展商品貿易”的經濟發展路子。現已成立博濤養雞合作社、兔娃養豬合作社,茂金甲魚養殖合作社。現養雞存欄約1300多隻,養豬存欄約600餘頭,年創收共計200餘萬元。茂金甲魚養殖合作社的主導產業為養殖中華甲魚,投資了千萬元,同時附帶養殖娃娃魚、鯉魚、草魚、大鯢、鰱魚等魚類;並對產品深加工,修建了茂金甲魚生態園,實現了自產自銷。大力發展商品貿易,集貿市場現有攤位120餘戶,臨街商鋪100餘家,年創收400餘萬元。

強科技、抓文明、樹新風。建成金殿鎮一流的中心小學,獲得區委區政府頒發的“重點工程建設獎”,實現了學校亮化、美化、綠化,強抓教育,被堯都區評為“課改基地示範學校”;新建了農民科技學校,農家書屋,實現了遠程教育,為群眾提供了農家信息平台。修建了老年文體活動中心,建成金殿村百人鑼鼓隊,多次開展健身操、柔力球扇舞培訓等,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開展“九九重陽節”尊老、敬老、愛老活動、“五好家庭”評選等活動,樹文明新風尚。

強基建,促新農村建設。安全飲水工程全覆蓋率達90%;路燈安裝覆蓋率達到50%以上;解決近百起拆遷、佔地補償糾紛,確保了臨夏線拓寬改造—金殿段工程的順利完工;村戶戶通工程投資140餘萬元,硬化村巷衚衕2萬餘平米;通過多方協調、籌集資金200餘萬元,使老臨夏線 14000平米修復完工通車。

綜合治理,促和諧建設。開展對外來人員的管理及對“歸正人員”的幫教工作,密切關注和嚴厲打擊、防範各種邪教組織的違法犯罪活動,以及利用宗教名義進行的各種非法活動。並結合我村實際,每兩個月採取召開專門會議、自學等形式,組織村幹部學習相關法律知識。認真做好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堅持“零報告”制度。村兩委充分發揮調處功能,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百餘起,調處成功率達到100%。同時,以解決群眾上訪的焦點問題為突破口,大力推進村級組織建設。
經過金殿徠村兩委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村兩委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齊心協力、精誠團結、開拓創新,努力把金殿村建設成經濟強村,寬裕小康村,實現金殿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