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桿

競力運動之一

推桿一般是讓母球在向前運動時,通過與台尼的摩擦,獲得自然的向前滾動,一般在撞擊目標球后,由於母球自身的向前滾動會向前再運動一小段距離。推桿(PUTTER)常常被稱為比賽中的比賽,因為成為一名好的推桿手所需要的技巧中有很多都與其他比賽所需要的不同。並且,研究表明在比較好的高爾夫球手中,推桿占桿數的43%。

介紹


一種競力運動。推桿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用腰腹部、肩窩、雙手互推的,還有用前額、膝蓋推抵的,有兩人之間的推桿,有幾個人互推的,有幾個人推一人的。器械有木杠、竹竿或扁擔。該運動男女均可參加。比賽時,在一塊兩丈見方的平地上,用一根長約一丈,手臂一般粗細的木杆。一人緊握一端,並以兩腿夾騎其上,作為守方。另一人則握著木杆的另一端,用力向前猛推,作為攻方。攻守雙方面對木杆須保持平衡,不能上下搖擺或忽然猛推,嚴禁一端抬高或左右偏擺。比賽時間以裁判拍五下巴掌(約5秒鐘)為一個回合的時間,攻方若能將木杆推過規定界線(距離約50厘米)即為勝,取五局三勝制。因此項比賽對守方較為有利,故攻方亦可增至兩或三人。但推木杆的距離需相應加長,如兩人進攻,需將木杆推過100厘米,三人進攻則需推過150厘米。

使用


托蘭斯的完美擺動
1左手握住推桿頂部,並將其固定在下巴處或胸部,這取決於桿身的長度。
2現在就是簡單地用右手輕鬆握桿,就像握住一支鉛筆一樣,然後平穩地前後擺動桿頭。
3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推桿的重量和動力會幫你完成整個動作。右手對擊球的控制意味著你 的雙手不會因抖動等多種因素而影響擊球的效果。
4這確實是一種奇怪的方法,然而,它卻為山姆·托蘭斯創造了奇迹。也許這正是適合你的方式呢。
羌族是具有優秀文化傳統的古老民族,她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使藏文化具有獨特的特點。下面就介紹一下羌族的推桿。推桿在羌語稱“吾勒澤澤”,是兩人或多人之間進行的角力比賽活動。

比賽方法


以一根長約3米,手臂粗細的木杆為器,一人緊握一端,將木杆挾騎於兩腿間,作為防守,進攻者握著另一端用力前推。攻守雙方面面相向,木杆保持水平線,不能上下擺動或突然猛推。進攻方將防守方推出兩尺開外的界限就算獲勝。裁判由村寨的長者或威望者擔任,以擊掌五次為一個攻守回合的時間。攻守雙方要交換位置,實行五局三勝制。

起源


羌族尚武傳統和武士間比武較量。已發展為羌族全民體育活動,青年婦女也參加比賽,增添了推桿的娛樂性。

機械工學


機械工學專有名詞英文:push r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