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回王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王府遺址
哈密回王府,坐落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回城鄉,原回城東北角,是在原蒙古府的基礎上於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民國19年(1930年)6月,沙木胡索特病故,次年,農民暴動,駐哈密省軍進佔回城,為尋找財寶,亂兵將這座有二百年歷史的回王府“付之一炬,夷為平地。
哈密回王府
光緒八年(1882年),沙木胡索特襲位后,對王府進行了擴建和翻修。擴建后的王府面積占回城四分之一,有房88多間,大小九道門樓。正門樓為中西合璧結構,飛檐起脊,畫棟雕梁,綠琉璃瓦頂。整體建築分為內外二宮,內宮地面與城牆同高,外形是城樓式的宮殿。有數院,做為官員辦公、警衛住宿以及貯藏軍械、招待來賓等用。由於歷代回王皆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因此對清真寺的修建十分重視。在回王府內,有三座規模不同,風格各異的清真寺。自王府西門東折至客廳,客廳后便是王府花園。小花園專供回王及眷屬休息。設計精巧,以花草亭榭為主,具有江南園林之風格。對於王府花園,來過哈密的陳運和等許多文人曾多次在著作中記述。斐景福在《河海崑崙錄》中記載:“廣百餘畝,土上復以磚,有亭館三、四區,結構雅潔,而古木連陰,百花齊放,紅白炫爛,為中土園事所未有”。謝彬在《新疆遊記》中也寫到:“回王花園,亭榭數處,布置都宜。核桃、楊、榆諸樹,拔地參天,並有芍藥、桃、杏、紅蓮種種”。由於哈密回王是依靠清政府維護自己統治的封建領主,也是清代以來新疆維吾爾治區封建王公中維持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在新疆及哈密歷史上產生過很大影響,並與清政府保持著特殊的關係。為向清政府表示忠心,回王還在小花園的東北角,築有一座具有中國古典商宅建築風格的萬壽宮,坐北朝南三麵粉牆,正面是木質嵌花隔扇門窗。宮內陳列著從清世祖到德宗等皇帝的彩色畫像,像前均設台案,上有硃色牌位,上寫皇帝名號和生年卒月,每年春秋雨季,回王及哈密官員均到此祭祀。
哈密回王府
交通便利,有公交車直達。住宿:可住哈密市。
當地特產有葡萄、哈密大棗、哈密的民間刺繡、哈密瓜。